太史第,是封建时代朝廷太史官员的宅邸。 太史,官职名。传夏代末已有此职。 自
西周、
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
祭祀等,是为朝廷大臣。秦汉时设
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修史的任务划归了
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隋时改称太史监,唐改称太史局,肃宗时又改为
司天台,五代同。宋代又有太史局、
司天监、
天文院等名称。辽称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元代时改称为太史院,与司天监并立。而推步测算之事都归太史院,司天监仅余空名。 明、清两代,太史令所在的衙门均称作
钦天监。修史之事,则归于
翰林院。所以清朝的翰林学士,亦有“太史”之称。翰林学士的故宅,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作为“太史第”。
靖安太史第
百年古建市级文保江西靖安太史第座落于江西省靖安县城西清湖巷系马桩后,是一座五幢(重)直进、两层砖木结构、占地约为49×62m2、成不完全对称设计的古宅。由舒懋官领次子舒恭受建于清道光戊子(公元1828年),因舒恭受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而得名,距今近两百年。
太史第大门呈八字形,门额上端的门匾是青石雕刻的阳文“太史第”三字,字的笔画胖呼呼的,不是颜体,倒有点象赵体风韵,劲而且柔,柔中带刚。大门两侧各连着约二十米长的高墙,墙沿砖雕凹凸有致,小巧玲珑。门前坪地用条石砌成,对面一堵高高的屏墙将坪地与菜地隔开,屏墙上写有硕大的红底黑字“鸿禧”。屏墙后还有碾米的牛拉石碾槽。旧时没有碾米机,三日两头有邻近村民到此碾米,那牛拉着碾盘打转发出的咿呀声,是那样的轻柔和富于节奏,在儿时的记忆里,有如母亲的催眠曲一样亲昵。坪地两旁各矗立着高矮两对条石雕成的旗杆,靠西边还有一个六棱柱形大理石系马桩。
推开两扇厚重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第一道屏门,绕过屏门,是一口用条石铺砌的大天井,前边是二门口,门额上的花雕古色古香,上首原有赠匾镌“祖德弥彰”四字。两旁隔着两小天井,分别是屏风隔着的轿子间和冲茶间。轿子间经常摆放着一些过时的轿子架,只有娶亲嫁女时,那些轿架子才搬去蒙上轿衣供使用。平日这里则是小孩们捉迷藏的好地方。冲茶间长年有人烧开水,也是一般外人歇息的地方,邻近的中老年人空闲时,常聚在这里一边品茶,一边聊天。大门内左侧还设有一大客厅,内有雅致的摆设,大人们又管它叫“花厅”。
进二门,绕过第二道屏门后,又是一番天地:首先入目的是前幢天井、前厅,两侧是过口房和厢房,四间正房一字排开。柱旁雕花雀替、过口房、厢房、正房的花格窗上的鸟兽虫鱼,栩栩如生。
前厅名曰“静观堂”。舒恭受在任时,因政绩卓著,受到道光帝的接见。由于舒恭受与叔叔舒懋修曾同榜登科,且舒懋官与舒恭受父子同为进士,相传道光帝曾赠其一匾:叔登科,侄登科,叔侄同登科;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此匾就悬挂静观堂。从前,厅堂左右两侧各分别摆着四把太师椅和两个茶几,栋柱上挂着木刻楹联。这里是喜庆的日子接待宾客的地方。平日里则是小孩们活动的重要场所,白天在这跳房子,晚上在这捉迷藏。正房前的横巷则是人们夏天纳凉的胜地,一到傍晚,每家正房的门口,都摆着竹床、矮凳,大人们在这拉家常,小孩们在这听故事、唱歌。阵阵凉风,带来纺织娘的叫声,把全身暑气一扫而光。后厅房与前厅房设计相仿,不同的是,后厅设有神龛供奉先人牌位,还供有几尊说不上名的菩萨,只记得一尊骑着老虎的叫“座虎”,一尊手举铁鞭的“财神”,还有一位观世音菩萨。每遇喜庆的日子,大门、二门、屏门尽开,前厅后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大院内生活设施齐全,一出脚门,便有砻米房、水井、柴房、厨房、油盐房,读书屋(爱馀斋)。遇寒冬腊月,小院腊梅迎雪开放,那五瓣的黄花,赏心悦目,幽趣的清香,沁人肺腑。晚清秀才,人称“瘦道人”的舒信宝在抗日逃难途中曾作诗念道:吾家墙角老梅树,每届隆冬便著花。今日不知仍旧否,主人久已叹无家。
古建筑的结构、质量极为可靠,虽历经近两百年风雨,高高的主体墙依然不倾、不斜、不裂,古朴壮观,远远望去,其白色装饰线条依然威风凛凛,尽显本色。
良好家教人才辈出据《靖安县志》记载:舒恭受,字再萸,号后庵,太史第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中举,二十五年为进士。道光二年(1822年)补应殿试,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清掌撰著记载。从四品。满二人,汉三人组成)。先后任浙江西安、嘉善、鄞县知县,石浦同知,主持定海政事,署理宁波府知府等。曾授军功赏戴花翎。
舒恭受知府的骄人成就,正是在其父舒懋官的教育熏陶下获得的。舒懋官,字长德,号萸房,太史第人,其父麟祥,靖安县“木门楼”(《白香词谱》的编纂者舒梦兰的出生地)人,是当地著名学者,舒懋官受其影响,学业颇有造诣。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中进士,嘉庆五年(1800年)开始,先后任广东英德、丰顺、新安、香山等县知县。
清定海同知舒恭受抗英卫国功勋卓著;
清新安知县舒懋官主修的巨著《新安县志》千古流芳;
舒恭行清四川候补知县、舒信孚清四川宜陇知县、舒篪民国江苏某县补用知事等《靖安县志》均有记载。
舒宽宇,清道光乙未中举。
舒宽诏,清光绪乙亥中举……
抗日救亡教育先驱舒荔堂,评为靖安县模范干部,教育先进工作者,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和县人委委员,县政协首届委员。正是门庭光耀:衣冠济济相聚一门猗欤盛哉,真世家大族之不可多见也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太史第里共有三十多人先后在教育战线工作,为国为民默默奉献建功立业。抗日战争时期冒着生命危险,出入江西永修,武宁的敌占区,推行抗日救亡教育的舒荔堂,先后被评为靖安县模范干部,教育先进工作者,并当选为第三、四、五、六届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县政协首届委员。
榆林太史第
在陕北榆林县(今榆阳区)南大街李学士上巷24号院内,有一处挂着“太史第”匾额、不到100平米的四合院。据胡文国先生(胡鼎彝的重孙)介绍,这是自家的院子。这里是塞上名学文魁胡鼎彝的旧宅,门楣下匾额的“太史第”这三个字,是他老爷爷亲笔书写的木刻。院里窗明几净,充斥着现代社会的物品。旧有的四合院中因随意搭建小屋,院子的格局已难以辨认。但是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依旧弥漫。
胡鼎彝(1854~1926),字味笙,榆林市榆阳区人。清末翰林。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给光绪皇帝当老师。时称“胡翰林”。旋改编修,充任国史馆协修,镶黄旗官学查学官。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洋务运动”中出任湖北学政,主持湖北新旧学并举,使学风蔚然。秩满述职,遣河南省任用,历充省仕学馆总教习、学务公所总课长、陆军小学堂总办、道口粮货捐局总办、河南劝业道等职,在河南怀庆府期间筹办沁河埝工有功,加二品顶戴。时英国商人在焦作开办煤矿公司,与当地人发生冲突,他据理力争,维护主权。
民国初年,“胡翰林”充豫北总办兼河南法政学校校长。胡鼎彝由于官居湖广学政、国史馆协修,倡导新学编册修籍,钦赐“太史第”。
祖迁榆林 名扬塞上据胡文国先生说:“听我爷爷讲,我祖上是从河南迁徙到榆林的,当年我们的先祖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皮匠,一个是铁匠。先祖病逝后,先祖母守寡。战乱导致家人离散,两兄弟被迫流离他乡。
其中一兄弟来到西安成家后,逐渐发达。在西安市如今的“胡家庙”设有祖上祠堂,与榆林城我们胡姓同属一门。另一兄弟来到榆林后,在榆林躬耕立家。这两兄弟是榆林城胡姓家谱上记载的第一代,胡鼎彝属胡家第八代嫡孙。
榆林胡鼎彝弟兄五人。老大曾任宁夏提督,胡鼎彝排行老二,老三是我曾祖父,老四少亡,老五不祥。胡鼎彝的夫人是今清涧人,后娶第二个夫人是北京人。两个夫人先后共育有三儿一女。1990年代的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启立是榆林城胡姓家谱上的第十代。胡文国先生说:“我是胡家第十一代,胡启立长我一辈。”
教授光绪 名誉乡里据胡文国介绍,他家曾伯祖父胡鼎彝于光绪十八年(1892)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给光绪皇帝当了老师。期间因光绪学习态度不认真,胡鼎彝曾手持戒尺,将光绪帝按在板凳上鞭笞后腚以示惩戒,以至召来慈禧太后的不满。于是,慈禧太后将胡鼎彝拿来问罪,胡鼎彝面无惊色,恳诚地对慈禧太后说:“臣乃一翰林院士,光绪帝之师,臣若教授严厉有加,皇帝日后将为一明君;臣若教授不严,日后若为昏君,臣将愧对于大清、家乡父老。臣乃一千古罪人呐!”一句话说的慈禧太后龙颜大悦,满心欢喜,胡鼎彝也因此被赦无罪。
在京城许久,胡鼎彝曾给父母写过一封信,信里具体介绍了他当时的官职、俸禄以及官场的一些概况。劝解子女不要入仕途,称伴君如伴虎,身心煎熬。胡鼎彝让家乡的亲人老老实实地做一个普通人。这封信至今留存。
为官数十载,胡鼎彝只回过一次家。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胡鼎彝也跟随慈禧太后逃到陕西西安。在西安,胡鼎彝向慈禧太后请求回老家探亲。经得慈禧太后恩准后,胡鼎彝才得以回榆林一趟。
榆林当时在北京担任官职的没几个,胡鼎彝官职最大。回到榆林后,各地乡绅争相拜访胡鼎彝,并随带重礼。面对乡亲的热情,胡鼎彝不得不把这些礼物收下。但是他分文未动,把这些钱财全部用于家乡的慈善事业。所以,他的声誉也广播乡里。
改建榆林 成“小北京”有关胡鼎彝的种种传说,诸如榆林的小北京四合院等等,在民间盛传已久。传说一年秋日,胡翰林陪光绪帝弈棋,光绪帝忽见胡翰林泪水盈眶,便问:“爱卿有何悲苦之事?据实道来!”胡翰林说:“榆林民宅简陋,不同京城,每到秋日淫雨之时房屋多漏雨,苦不堪言。臣现在看到庭院大雨滂沱,不由得思念老母之处境!”光绪帝道:“这有何难?着令民居照京城仿造便了!”
从此,榆林普通民宅都仿北京四合院构建,院落方正,房屋高大,穿廊虎抱,起脊筑兽。后来到榆林的外地官员见此民居格局,竟与北京的四合院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不由赞叹:“真是小北京!”也因此,榆林有了塞上“小北京”的美誉。
据《延绥镇志》记载:古城榆林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历经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明弘治五年(1492年)、明正德十年(1515年)三次扩建,史称“三拓榆阳”。从此初现文明古城的模样。及至清朝历代直至同治年间,历代官宦商民协力的数次修葺维护,始成今日“六楼骑街、北台南塔”。满城明清四合院的民居建筑群,与市政标志性街市骑楼,浑然一体,塞上惊艳。
榆林老城内,一条条街巷幽深而神秘。古城全盛时,在城墙内外 沿街巷布局有达三千多座明清四合院。而每家每户,都有着扎根长城边塞,亦农亦工,工商农学并举、繁荣北疆的漫长曲折的一部家族屯垦边防史。历代子孙不辱使命。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也就成为了塞上人家建设边城、繁荣乡里的无尚荣光。
老榆林旧城中,李学士上巷中,有一座院子是传说的清末翰林学士胡鼎彝的故宅。整座小小的四合院依照老榆林的规制,四合院向外建有外院门、与里院门,是两座简单而清隽的院子门楼。榆林胡翰林家没有长城边防武举人家,那大院门外寻常准建的旗杆、石鼓与石狮等,一种标示着祖先军功与地位的礼仪建筑装饰。但是胡宅的里院门楣下,却悬挂有一块由光绪帝老师翰林胡鼎彝本人,为自己的祖先与父母宅府,亲自手书的“太史第”三字墨宝,一块无比珍贵的木刻牌匾。
邻里访客有幸观看、欣赏之余,也可一窥清末高官的胡翰林自己,确实是一位服务了明君帝王、引领了华夏民族万里鹏程的、智者与先驱者。小小木刻牌匾,书写了清末一代文人,报效祖国的骄傲与荣光。
由此也可设想,当年的胡翰林爷,是一位不以扰民为荣、且事必躬亲、清廉正直的高官政治家。
在老榆林李学士上巷24号大院门与里院门之间,正对院门的女墙正中,按照榆林四合院的规制,设有一座盈不足尺的、小小的“土地爷神龛”。塞上榆林风俗,每年到“时风八节”的中国重大节日,尤其元旦春节,院内居民就要在这龛“土地爷”的面前上香、祈拜本院里的家人和街巷的乡里平安。
身居高职、不忘根本,理解桑梓。自觉把人民的希望和梦想,奉为自己为之终身追求的人生准则。这就是我们近现代中国培养的优秀高级官员,不同于世袭罔替的封建朝代高官显宦的根本之处。
市坊街巷的种种规矩与传说各有源头。而建设家乡,造福桑梓,却是古城居民茶余饭后永久的谈资与话题。
为官清廉 据理力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胡鼎彝秩满述职,遣河南省任用,历充省仕学馆总教习、学务公所总课长、陆军小学堂总办、道口粮货捐局总办、河南劝业道等职。期间,生长于南方的文人一直蔑视北方人,常对北方的文人唏嘘不已。为了改变南方人的偏见,促进民族团结,胡鼎彝在一次考试中,将一羊头挂在墙上。以此为题让当地参考文人作文章。意指“头悬梁,锥刺股”的古老典故。不想这一题目竟无一人作答,当年考试也无一人被录取。此事传到慈禧太后耳边后,慈禧对胡鼎彝一番训斥,以平众怨。同为北方人,慈禧也深知我国北方与南方风物出产富庶与贫瘠的差异,由此形成北方人与南方人各自价值观念与文化观念的不同。
胡鼎彝出任为一省父母官后,生活起居甚是简朴。常年为宦两袖清风,深得民心。在出任河南怀庆府期间,胡鼎彝只曾购置一院地方。不久英国商人在焦作开办煤矿公司,与当地人发生冲突。他据理力争,维护地方主权。后因筹办沁河埝工有功,被清政府封加二品顶戴。
民国十五年(1926年),胡鼎彝在开封病逝。
后代荣耀 为国栋梁陕北老榆林胡鼎彝翰林“胡姓家谱”上的第十代、胡翰林的第八、第九代孙,就是我们现今的国家领导人胡启立的一代。时逢近百年来的近现代,中国发生了“洋务运动“失败,“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军阀割据、全民抗战,…,轰轰烈烈民族革命与人民革命的大时代。解放前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在全民族血与火的洗礼中,也造就了陕北榆林胡家新的一代。目前他们中不少人,已经走上了我国党中央和科学最高层的领导岗位:
上世纪80年的团中央书记、党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于上世纪的40—50年代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与机械系。毕业后担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党委常委。80年代出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历任电子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1年至今,还担任着
宋庆龄基金会主席、
中国福利会主席等职务。
胡启立的胞妹胡启恒,是我国最早的模式识别专家。中国工程院的女院士,曾担任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胡启恒博士1959年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1963年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在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从事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与模式识别的研究工作。课题曾获科学大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她80年代开始担任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期间与之后,出任
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
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工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2001年当选为 “中国互联网协会”第一届理事长[1] 。是现代中国理工科重要领域的开拓者和重要的领军人物。
高州太史第
高州市太史第位于广东高州市城西的广潭村,是清代光绪年间,兵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国史馆编纂杨颐的故居遗址。
杨颐(1824~1899年),清代高级官员,高州市城西广潭村人。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乡试中举,同治四年赴京会试进士,自此踏上仕途。先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任至国史纂馆修,及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他任职期间,刚正不阿,敢于弹劾那些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大臣。在几次担任主考官中,为朝廷录选了不少人才。对修纂国史、修建北京胜迹也作出了贡献。1898年,为慈禧太后佐勘东陵工程后,请假回乡省亲。翌年病逝家中。
杨颐故居原为三进建筑,砖木结构。待进士及第并出任京官后,择基另建新居,称“太史第”。太史第主体建筑为五路四进,另置后院及前院,周围设大回廊。前院前部建有棱柱形装饰的围墙,回廓四角设置护卫角楼,火力可顾及院内及四周围墙任河一角落。院内凿有水井、花池。整座建筑选料上乘,雕梁画栋,石质栏杆,花砖铺地,富丽堂皇。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
及后,又于主体建筑旁边,扩建约3000平方米的附属建筑。附属建筑为二层楼房式建筑,采用传统的民族风格形式进行装饰彩绘,独具特色。附属建筑与主体建筑协调和谐,构成一个庞大的民居建筑群体,也是粤西地区最大的民居建筑之一。它对于研究岭南民居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科学价值,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绍兴太史第
太史第座落在绍兴市福全镇境内徐山村,旁临鉴湖。 清朝嘉庆年间,村里以罗氏为大姓,大都以文职为业,与文房四宝有缘。至今还流传着“徐山罗、峡山何、草藐桥杜家”的顺品溜,曾号称为“罗百万”的罗公静一,其号称曾惊动了嘉庆皇帝。 太史第总面积达2184平方米,坐北向南,分七间打埭,共四进。前进为仪门,门墙上方镌刻着“勤俭谦和”四个端庄的正楷大字,为罗氏之家训,勉励罗氏后裔要勤劳俭朴谦虚和气之意。二进中间为大厅,三进中间为二厅,也称香火大厅,四周楼房画梁调栋。左右两侧均是厢房和侧楼,景致十分壮观,计大小房屋八十余间。台门外墙周围均以“四板石硝墙”砌成,据传“四板硝墙”要五品以上的官衔妨可建造,可见这位罗公职位之大。
据罗氏第十六世孙罗先生介绍:家谱记载罗公名静一,排行老二,生卒不详。他年轻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立有报国之志。嘉庆已卯年(公元1819年),适逢大比之年,静一公上京赴考,金榜中举,封为翰林宫衔(从事起草诏 书,应承皇帝各种文字工作的官)。据说其在皇帝殿试时,罗公对答如流,文章出众,才华横溢,又潇洒英俊。万岁龙心大喜,即命其为已卯科翰林,却不放官,留在身边的翰林院中。只因太子读书正缺这样的人才教导,因此命他为专门教太子学习的老师。 光阴如箭,转眼二年多时间过去了,由于罗公治学严谨,教学有方,太子的学业飞跃上进,皇上闻之,也满心欢喜。一天正午,罗先生趁太子午睡之际,不在身边,正对天兴叹:“啊,我离家已二年有余,家中信音全无,不知两位高堂福体可安,又不知夫人孩子生活如何?我虽身为翰林,但俸禄甚微,家中不寄银两分文,实在使吾掂记也”。此叹声正被路过翰林院的太子听得一清二楚,但他听了不动声色。翌日,太子在父皇面前谈及先生心事。其实嘉庆皇帝也早有察觉,认为先生所言也是事实,也不去怪他的罪,并对太子道:“儿所言极是,朕也早有安排,你转言先生,请先生再待数月,朕已命他为壬午科监考官之职,已行文各府各县,请其继续安心赐教吧!” 次年秋季,正是壬午科大比之年,先生果然当上了监考官重任。他尽心尽职,秉公办事,监考严谨,博得了朝中文武官员的好评。皇上闻之,开恩鼓奖,赐其白银万两,由此先生竟成了一大富翁。翌年正月,皇上又出圣旨一道,封其为“太史官衔”。罗公回乡祭祖,建造“太史第”府宅一座。这就是徐山村现存的清朝古建筑之一的太史第台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