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现设
物理系、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大学物理教学部、物理实验中心、测控技术研究所、光电工程研究所及山西省测控技术与新型传感器工程中心八个部门,是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
机构设置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设置有物理系、光信息技术系、光电工程研究所、大学物理教学部和物理实验中心五个教学、科研部门。
学院现有“应用物理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与“
光源与照明”三个本科专业。其中
应用物理学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
学院现可招收“
物理电子学”、“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学术型硕士、博士研究生,“
凝聚态物理”与“
光学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光电子与信息材料方向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另外可以招收“
集成电路”专业硕士及
工程硕士。学院
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每年近百名。“物理电子学”导师团队被评为山西省
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
人才培养
1978年和1979年,
太原工学院基础部招收了两届物理师资班。这两届学生毕业后为山西省工科院校补充了物理师资。其中
阴和俊、张国庆、白迎新、吴东等许多人成为知名学者与专家。
自1994年起,开始连续招收
应用物理学本科生,自2005年起,开始连续招收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生,迄今,已培养本科毕业生900余人。我院现有本科生371人。
自2000年起,开始连续招收
物理电子学硕士生,自2006年起开始招收
光学工程、凝聚态物理硕士生,迄今,学院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30人。学院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02人,博士生6人,博士后5人。
学院承担着本学院的本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80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此外,还承担着全校“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二门公共基础课。“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为省级精品课程。主编的《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教程》被列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物理实验中心为山西省首批基础实验示范实验室。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大学物理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获山西省第七届“兴晋杯” 高校青年师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并获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
网络教学课件竞赛一等奖。
学术研究
近年来承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含国家基金委仪器专项1项),承担
省部级科研项目、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以及
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专利推广实施2项。累计科研进账经费突破1000万元,校内人才项目启动经费近1400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73篇,其中SCI收录90篇、EI收录110篇,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1项,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通过
山西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5项。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
技术发明类二等奖2项、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1项,山西省高等院校科学技术发明类一等奖1项。获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2项。研制的
电动执行器、输电线路微气象检测装置及混沌
光时域反射仪等,在相关单位得到了应用。
近年来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承担的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研究生创新性项目30余项。多项发明在山西省“兴晋杯”比赛中获奖,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世博会专项竞赛中获奖。其中
吕玉祥教授指导本科生研制的“
电子点菜机”被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朝闻天下”栏目报道。
2014年,学院新增科研合同经费共计1526.2万元,进账经费954.16万元,新增校内可支配经费247.6万元。新增科研项目38项,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16项,企业技术开发及服务项目9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6项,发表学术论文118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66篇(1区论文7篇、2区论文20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学术论文3篇;被EI收录论文22篇。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教师104人,工程系列职工17人,行政管理职工11人。教授14人,副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10名,硕士生导师9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5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人才1名,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1名,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2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0名,山西省教学名师1名,香江学者1名。同时有双聘院士1名,山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6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名。
组织机构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