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北京曲作家印青和另一位词作家屈塬,来到青藏铁路施工现场采风时发现,铁路工人和藏族群众都把青藏铁路形象地称为“天路”,一位叫拉姆的藏族老阿妈对两位词曲作家表示,青藏铁路是共产党为藏族人民修的天路,多少年来,西藏人民就一直渴望能有一条通往远方的路,青藏铁路这条路可以带领西藏人民走出贫穷,走出落后,走向富裕,走向北京。这让两位词曲作家心情非常激动。几天之后,经过几十次反复修改,一首专门歌颂青藏铁路的歌曲《天路》很快就创作出来了。该曲第一稿曾定名为《高原幸福路》,在修改过程中,灵感不断迸发的两人最终碰撞出《天路》这个歌名。
当两位词曲作家拿着《天路》曲谱,问一些歌手想不想首唱《天路》时,竟有不少歌手对《天路》根本不感兴趣,还有人嫌演唱权太贵不愿买。无奈之下,两位词曲作家听说西藏军区文工团有一位独唱演员巴桑,歌唱得很好。于是,两人就免费把《天路》交给了巴桑首唱。该歌也成为她的保留曲目。在西藏的日子里,无论下部队,还是到青藏铁路为建设者演出,巴桑最喜欢唱的就是《天路》。除了巴桑,女高音歌唱家
才旦卓玛也演唱过此歌。但由于地域限制,《天路》一直没在全中国流传开来。
2005年春节前,韩红几次为央视春晚送歌都以失败告终,正当她为找不到好歌发愁时,得知《天路》的演唱权还没有定下来,她便立即向印青、屈塬要来曲谱。小声哼唱后,她一下子激动起来,当即决定购买演唱权。印青、屈塬认为好歌太难创作了,开了十万元的价格。韩红连想都没想,当即支付10万买下了《天路》的演唱权。紧接着,韩红立即请人编曲、配器,然后录音。几天后,韩红版《天路》被送往春晚剧组,负责节目审查的朱彤、郎昆一听,当即准予过关。在春晚亮相后,《天路》一下子火遍了全中国。
2005年4月,韩红赴西藏拍摄《天路》MV,拍摄之初,她向公司申请了20万元的制作费用,准备拍摄一部大制作的MV。可韩红到了青藏铁路的施工现场后,发现筑路工人和藏族群众为早日建好青藏铁路,在严寒和缺氧的情况下日以继夜地奋战,韩红被深深感动了,当即决定《天路》的MV拍摄一切从简,最后仅花费了几万元就完成工作,同时把剩下的十几万元全部捐给了施工现场的普通工人。整个拍摄过程在海拔4800多米的高原完成,MV中的所有演员都是青藏铁路工人和当地淳朴的藏民。
《天路》是一首富有抒情性的歌曲,旋律特征十分鲜明,西藏风格典型突出,音乐素材简约凝炼。作曲家并未照搬套用藏族民歌旋律,而是将骨干音调的高低长短重新排列组合,听上去新颖别致。《天路》前奏第一小节颇似《青藏高原》的纯五度跳进音型,但是,印青连续在羽调式主音上方三度音和下方二度音作了短暂延留后,突然将五度音大跳至下方八度,再上行回落主音,显得更开阔、明亮又撼动人心。《青藏高原》从上方属音开唱,《天路》则由低八度主音开声,这就有效地避开了模仿重复的“雷区”。该作品结构为带反复的二段体,4/4拍,羽调式,中速稍慢。A段基本在中低音区徘徊,“清晨我站在青青的草场,看见神鹰披着那霞光”,第一个音以全曲最低的中央C为起点,第一人称开始温和平静地独白,前4句反复再接后4句,为B段的发展做了足够充分的铺垫,A段终结与起始在同一高度,舒缓悠扬的节奏,表达出一种蓄势待发的情感;B段是全曲的核心和高潮。经过一个2/4拍子的短暂过渡,音乐直接冲向制高点,“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吔)”作曲家把这个“天”字,放在高潮的巅峰。这个制高点的设置,突破了歌曲创作的常规,一般写法把高潮安排在结尾部分,而印青的处理犹如神山奇峰拔地而起。这里g2的出现并不让人感觉生硬突兀,而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为豁然高涨的情绪开通了一个喷发宣泄的闸口。A段和B段的对比,除了音区的落差外,在歌词“摆字”上也做了精心设计,A段字宽松稀疏,B段字密集紧凑,十分巧妙地利用相同的节拍速度,形成不同的节奏语感的变化。而乐句之间重复音的运用以及句头句尾起音落音的安排,无不体现作曲家的个性语言。“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特别耐人寻味,前半句拉开与藏谣的距离,后半句又不露痕迹落叶归根。作曲家的深厚造诣可见一斑,令人敬佩。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为此央视、东方卫视、西藏卫视以及全中国众多电视频道播出的青藏铁路宣传片、纪录片,都把韩红这首歌颂青藏铁路的歌曲《天路》作为主题歌或背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