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被动免疫
免疫学名词
动物通过母体胎盘初乳卵黄从母体获得某种特异性抗体,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称为天然被动免疫。
涵义
通过胎盘、初乳或卵从母体获得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maternal antibody)。
引申
1. 不同动物母源抗体的传递方式 母源抗体从母体到达胎儿的途径,取决于胎盘屏障结构的组成。反刍兽的胎盘呈结缔组织绒毛膜型,胎儿与母体之间组织层次为5层,而马、驴和猪的胎盘则为上皮绒毛膜型,胎儿与母体之间的组织层次为6层,具有这两种胎盘的动物,免疫球蛋白分子通过胎盘的通路全被阻断,母源抗体必须从初乳获得。犬和猫的胎盘是内皮绒毛膜性的,胎儿与母体之间组织层次为4层,这些动物能从母体获得少量IgG,大量抗体也来自初乳。人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胎盘是血绒毛膜型的,母体血液可以直接和滋养层接触,母体和胎儿之间的组织层次是3层。这种类型的胎盘容许母体的IgG1,3,4通过,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故新生婴儿具有与其母体基本相同水平的循环IgG,但IgG2、IgM、IgA和IgE不能通过胎盘。由于IgG的这种转移,可以保护婴儿不患败血性传染。
禽类的抗体可以经卵传给下一代。产蛋前一周,母鸡的抗体通过卵胞膜进入卵黄,因此,产卵时抗体(IgG)进入卵黄内。鸡卵孵化的第4天,抗体转移到卵白内,12~14天抗体在
鸡胎中出现。出壳后的3~5天内,继续从残余的卵黄中吸收剩余的抗体,因此母源抗体滴度的高峰在出壳后的第三天左右。
2. 母源抗体的抗感染保护作用 天然被动免疫是免疫防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由于动物在生长发育的早期(如胎儿和新生幼龄动物),免疫系统不够健全,对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较弱,然而动物可通过获取母源抗体增强自身免疫力,以保证早期的生长发育,这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给产前怀孕母猪接种大肠杆菌K88疫苗,可使新生哺乳仔猪免受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给产蛋母鹅接种小鹅瘟疫苗以保护雏鹅不患小鹅瘟。天然被动免疫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①保护胎儿免受病原体的感染;②抵抗幼龄动物传染病。
在初乳中的IgG、IgM可抵抗败血性感染,IgA可抵抗肠道病原体的感染。
3. 母源抗体对弱毒疫苗的干扰作用 母源抗体不仅在抗感染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疫苗接种存在有干扰作用,尤其是对弱毒疫苗的干扰更为严重,从而影响了疫苗对幼龄动物的免疫效果,甚至导致免疫失败。因此,在制定免疫程序(vaccination program)时,必须考虑到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例如,多数学者认为有ND母源抗体存在的鸡群,出壳雏鸡不宜接种ND疫苗,因为雏鸡在10~14日龄之前,母源抗体可以提供保护。若出壳时接种,雏鸡体内的母源抗体则被ND疫苗抗原所中和,这不但使母源抗体丧失了保护作用,同时也影响了疫苗的免疫原性,从而降低了雏鸡抵抗ND的免疫力。
4. 母源抗体的持续期与免疫程序 母源抗体在初生畜禽体内的持续时间及依靠母源抗体所获得的免疫保护持续时间,对免疫程序的制定至关重要。
未吃初乳的新生动物,正常情况下其血清内含有极低水平的免疫球蛋白,吮吸初乳的动物,血清免疫球蛋白(母源抗体)的水平迅速升高,尤其是 IgG,接近于成年动物的水平。由于肠壁上皮细胞吸收的特性,故在生后24~36h,其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达到高峰。在吸收终止后,被动获得的母源抗体,通过正常降解作用立即开始下降,下降的速度因动物种类、免疫球蛋白的类别、原始浓度及半衰期的不同而异。母源抗体的持续时间并不等于能耐受强毒攻击的时间,耐受强毒攻击要求抗体须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据报道,ND的HI滴度为1∶6~1∶32时可耐受强毒攻击,一些研究表明,耐受NDV强毒攻击所需抗体的滴度为1∶16~1∶20,而当HI滴度为1∶8时弱毒苗接种后可以产生主动免疫。
总之,要确定对各种动物、各种疫病的合理免疫程序,主要考虑:①本地区疫情;②疫苗类型及其免疫效能;③幼畜雏禽的母源抗体水平;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如果母畜禽群接种过疫苗,幼畜雏禽通过初乳或卵获得了母源抗体,初次免疫应予以后延。而母畜母禽没有免疫过或没有受过某种传染病的威胁,则应较早地进行预防接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23 18:55
目录
概述
涵义
引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