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比邻,是汉语的一则
成语,语出唐·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成语出处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后人从此诗句中提炼出成语“天涯比邻”。
成语故事
杜二是初唐时人。自从与王勃相识之后,王勃就一直称他为杜二哥。
一年前,杜二只身从老家来到长安,投靠在亲戚家,一边准备参加科考,边在城里寻访那些可能帮到他的亲朋。
那日,他在大街上急急地走,想去拜访一位官员,走着走着竟然迷路了。
在沛王府前,刚巧遇到了王勃,杜二连忙走上前去问路。
王勃没有立即给他答案,而是盯着他的眼睛,笑问:“听口音,你是绛州龙门人吧?”
他愣了一下,连忙点头回应:“正是!正是!”
王勃脸上现出惊喜之色,道:“我们是老乡呢!”
偶然相遇,两人熟识了。
攀谈中,王勃了解到面前的这位书生比他年长五岁,也是出身于诗书之家,姓杜,在家排行老二,来京是为求取功名的。
“杜二哥,既然我们是老乡,以后就常联系吧,我就在这沛王府里,平时也没有多少事。”临别前,王勃握了握杜二的手,又给他指明了去那位官员家的路线。
那之后,两人就常常互相走动,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一年后,杜二进士及第,且仕途也有了起点:到蜀州去当县尉。
虽然说十多年寒窗苦读功夫没有白费,但去那么远的地方,又是当一个小小的县尉,杜二心里还是有说不上来的郁闷。
然而上命难违,蜀州那个地方,总是要去的。临行前,王勃约了杜二,两人在一家酒店里喝酒话别。
“本来,我是有留在京城的希望的,只是我投靠的人最近遇到些麻烦,人家也只能帮我到这里了。”杜二叹了口气道,“你看你多顺,十五岁就直接参加金殿对策,当上了朝散郎,很快又被沛王看中,到王府里陪太子读书,真令人羡慕!”
“其实也不全是你想的那样,在王府里,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依我看,还不如到外地去当差,那样或许更自由些。再说,你这毕竟还是刚起步,以后机遇多得是。”王勃呷了一口酒,轻声说道,“听说蜀州那儿的风景不错,我还真想到那里去游玩一段时间呢!”
杜二的心情似乎放松了一点,他笑着应道:“等我上任后,你要是有时间,就去找我玩吧,到时我给你当向导,毕竟,在那里能找到像你这样的朋友,是不太容易的。”
走出酒馆,王勃一直把杜二送到城外的长亭。
就要分手了,杜二心里还是有抑制不住的伤感,他看着面前的王勃,眼圈红了。
王勃心里也是一阵怅然,他系系拉住杜二的手,强作笑脸道:“相信我会很快再见的,再说,既然我们是好友,那即使你走到天涯海角,我们的心也还是在一起的。振作起来,好运正在远方等着你!”
王勃陪着杜二慢慢走向城外,边边在心中默默吟道: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在分别的路口,王勃将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诵给杜二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杜二连声说“好”,然后用力握了握王勃的手,转身踏上了远去的大道。
直到杜二的背影消失在道路的转弯处,王勃才转身返回。
成语寓意
“天涯比邻”,表明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天涯比邻形容两者关系很好。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宾语、定语。
运用示例
明代文学家
王世贞《与吴明卿书》:“天涯比邻,固古人神旷之说。”
人民日报评论员陈凌《架起心灵沟通的“文化桥梁”》:“‘人的心如同降落伞一般,如果不张开,根本无法使用。’用这句话来形容国家之间的交流交往,再合适不过了。纵然远隔山海,只要心灵相通,也将会是天涯比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