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木版年画
民间传统美术
杨柳青木版年画,天津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杨柳青木版年画据传约始于明朝万历年间,画店为戴莲增、齐健隆两家,他们最初可能都是画工,以人名代店名。戴莲增画店的历史最早可上溯至明代崇祯年间,后来,戴、齐两家系统又分为很多画店,重要者为“莲增、美丽、莲增丽;健隆、惠隆、健惠隆”。
杨柳青木版年画生产盛于清代中叶,发展成以杨柳青镇为中心,还包括南乡三十二村庄(杨柳青、周家庄、李家庄、赵家庄、古佛寺、炒米店、木厂、冯高庄、郭家庄、大杜庄、小杜庄、宣家院、毕家村、小甸子村、宫家庄、阎家庄、康庄、房家庄、东西流城村、老君堂、岳家开、王家村、大沙窝、小沙窝、新口村、郑家庄)都印制年画。
清末民初,农村凋敝,石印年画兴起,杨柳青年画生产日渐衰落,但犹有十六、七家(如戴莲增金记、万盛恒、万盛昌、戴莲增、莲增戴记、义顺号、戴美丽、庆和、玉万等画店)。
日本军国主义入侵后,杨柳青年画在生产销售上均受到很大破坏,画店相继倒闭,有些则主要以刻印神码勉强维持,至解放前已濒于艺绝人亡的境地。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战乱,杨柳青的一些珍贵古版被损毁无数,杨柳青木版年画濒临艺绝。
1953年,天津市文化局组织老艺人成立了“杨柳青年画生产互助组”,恢复了年画生产。
1958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天津杨柳青画店(由天津德裕公画庄、天津荣宝斋、杨柳青年画工场合并而成,后更名为天津杨柳青画社),对杨柳青木版年画开展专项保护发掘工作。
文化特征
杨柳青木版年画为中国的民间木版年画,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
杨柳青木版年画内容丰富,截至2010年年底,杨柳青木版年画保存的画样有2000种之多。其中有歌颂(历史故事中)治世明君、报国忠臣、圣贤君子、清官良将等人物,也鞭挞了昏主丧国、奸臣弄权、恶吏贪赃等罪恶行径,有宣扬神话故事中因果报应思想的内容,有展示贤母教子、孝女事亲、英雄救难、侠客等场面,有惟妙惟肖刻画各式各样的世俗人物,诸如林泉高士、爱国仁人、良师学者、樵子渔翁、耕夫织女、医卜星相、僧道信徒、琴棋书画之名家高手,有描绘名山胜景、时事新闻等题材,勾勒出中华民族近千年来世俗民风之轮廓,有如民俗生活之图像大全。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多样,有历史故事、戏曲人物、财神、美人、胖娃娃、楼阁、走兽、百花、博古以及十样锦、吉祥富贵图样等,寓喜庆、吉祥之意。
杨柳青木版年画构图丰满、笔法匀整、色彩鲜艳,人物的头脸衣饰等重要部位多以粉、金晕染,别具风格,它受传统绘画和北方雕版插图影响很大。在制版方面,分“春版”和“秋版”两种,春版刻制精细、秋版刻制粗糙。刻制以木版套印与手工彩绘相结合为特点,风格独特,为群众喜闻乐见。
制作工序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程序大致是:创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绘、装裱。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都是依据画稿刻版套印;而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后期制作,却是花费较多的工序于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
杨柳青木版年画制作时,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因此,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富于中国气派。
题材作品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哲学、地理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取材内容极为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特别是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
例如《庄稼忙》《庆赏元宵》《秋江晚渡》《携壹南村访旧识》《新年多吉庆,合家乐安然》《渔妇》以及带有时事新闻性质的《女子求学》《文明娶亲》《抢当铺》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杨柳青木版年画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在中国民间文化和天津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挖掘、抢救、保护杨柳青木版年画,对天津地区民俗文化及北方年画乃至中国美术发展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人物
霍庆顺,男,1952年11月出生。2007年6月,霍庆顺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天津市申报。项目名称:杨柳青木版年画。
霍庆有,男,1954年出生。2007年6月,霍庆有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天津市申报。项目名称:杨柳青木版年画。
冯庆矩,男,1944年6月出生。2007年6月,冯庆矩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天津市申报。项目名称:杨柳青木版年画。
王文达,男,1944年12月出生。2007年6月,王文达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天津市申报。项目名称:杨柳青木版年画。
保护措施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作为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之一,该工程于2011年7月14日竣工,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挽救、发展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评估合格,天津杨柳青画社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社会影响
2017年9月2日,2017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梅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西青旅游产品推介展区,一位老师傅现场演示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
2017年6月10日,在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现场,杨柳青木板年画传承人霍庆顺为观众展示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天津杨柳青画社、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荣获“杨柳青木版年画”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4年3月,天津杨柳青画社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入选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
参考资料
杨柳青木版年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津杨柳青年画.武强年画博物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8 15:42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