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广智馆;广智,顾名思义即增广见闻、启迪民智、宣传时事、传播知识之处所。天津广智馆是著名教育家
严修(1860——1929)提倡,林墨青(1862——1933)主办的社会教育场所。
天津广智馆;广智,顾名思义即增广见闻、启迪民智、宣传时事、传播知识之处所。天津广智馆是著名教育家严范孙(1860——1929)提倡,林墨青(1862——1933)主办的社会教育场所。如老照片所示,设在西北角小石道东头、文昌宫旁的天津广智馆,是仿照
济南广智院的模式创建的,只是规模较小,故称为馆。拱形大门洞子上方高悬“天津广智馆”五个端庄宁静的匾额。大门左右高大的青砖外墙上,各有黑底白字榜书,一米见方,为“礼、义、廉、耻”四字,据说为津门著名书法家华世奎所书。
1915年6月5日,严修在路经济南时参观了济南广智院(英国浸礼会教士怀恩光于1904年创办)。严修对广智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其日记中进行了认真记录。回天津后,严修开始积极推动天津广智馆的建设。1921年,委托林墨青开始具体筹办。1925年1月,天津社会教育广智馆董事会正式成立,延请天津地方绅商和各界知名人士共72人为董事,推选严修为董事长。1925年1月5日,
天津社会教育广智馆开馆。天津第一座国人自办的私立博物馆就此诞生。1929年1月,该馆正式更名为天津广智馆,严修之子
严智怡出任董事长。
二楼上的展室,多为工艺品及历史文物。展室的正中并列十余张八仙桌,放有李鸿章死后的报丧帖,(杏黄色木刻讣文)还有介绍其生平的文字。展室的四周贴墙处架有几凳,陈列“泥人张”的作品。此外还有剪纸及广智馆仿照
北京故宫博物院之《故宫画刊》编印的《广智丛刊》。民国初年由林墨青创办的《星期报》,后来转由天津广智馆出版。从老照片看,大门口西侧还挂有“城西画会”的牌子。
综合以上情况看,当年的天津广智馆应该是集社会教育、文化艺术、科普宣传于一身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场所。虽然不是民国年间官办的民众教育馆,也不同于演讲所、阅报处,但其社会功能有许多近似之处。
史料记载,当年的广智馆大门洞子内有一窗口,是广智馆的售票处。穿过了门洞是一宽敞的庭院,中有花坛。座北朝南的正门西面、北面各有一排二层的楼房。西边的楼房上下各为一连五间长的通室。楼下展品主要有当时新兴的电报通讯、纺织作业的生产流程,介绍内容最为详细的是电报从拟稿、译码、拍发到电波震荡,直到收报接码、翻译的全过程,有文字说明详为介绍。
天津广智馆是在著名教育家严范孙倡导下,林墨青晚年在旧城西北角创办的社会教育事业。民国四年,(1915年)天津社会教育办事处成立,林墨青出任社会教育办事处的总董。在清末民初那特殊的时代,林墨青亲历了那实难深重、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悟出“雪耻莫急于强国,而强国又莫急于兴学”的道理,与闲居天津城西北一隅的严范孙一道,积极提倡兴办学堂和社会文化教育事业。从民国十年(1921年)开始筹备,到民国十四年(1925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林墨青晚年的一大夙愿,建成了天津广智馆。林墨青创办天津广智馆之举,还得到严范孙的资助(齐植璐《天津近代著名教育家严修》)。
1925年1月成立了广智馆董事会,严范孙为董事长,林墨青为馆长,李琴湘为副馆长。林墨青一生热心兴学,可谓: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1933年4月17日逝世,终年71岁。遗著有《
函札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