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淮
福建省泉州市水渠
天水淮,一名天淮水。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南。其地原名高洋,田滨海,苦咸卤,唐太和三年(829),刺史赵棨凿渠环之,疏三十六涵,纳筍、浯等水入渠,以灌田凡百八十顷,后人思之,故以其望为名。《舆地纪胜》卷130泉州《景物下》:天淮水,“五季陈氏(按即陈洪进)遂易之为节度淮”。
位于泉州市郊涂门外下淮村附近。唐太和三年(829年),刺史赵荣凿36洞,引淡水入淮,纳晋江水以灌田,共有180顷。宋景祐四年(1037年),太守曹修睦重修,建三个水闸,成为一条大渠,长290丈,宽1.5丈,八条小渠,全长2058丈,宽5尺,是泉州最早引淡水冲盐碱土及用以灌溉的水利系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1 09:3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