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天文观测的要求慎重选择观象台址。由于天体的辐射到达地面以前要穿过地球的
大气层,因此地球大气条件对天文观测有很大的影响。在光学观测方面:云量会影响观测的时间;大气的吸收会使星光减弱;大气温度和密度的起伏变化,会使大气折射率出现不均匀的状态,引起望远镜中的星像抖动、扭曲或弥散,并减弱进入接受器的星光。大气吸收和不稳定性会降低望远镜的观测质量。在毫米波段的射电观测方面,水汽吸收的影响最为严重。除气候因素外,人为的因素也影响天文观测。如城市、工矿的灯光会使增亮;烟尘增加大气吸收,会影响对暗星的观测;无线电发射台的电波会给射电观测带来干扰。因此,天文台台址必须精心选择,建设在观测条件最好的地方,尽可能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否则,价格昂贵的大望远镜只能起到小望远镜的作用。
天文台选址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建设一个光学观象台,要先根据气象资料,确定一些晴日、晴夜多又离城市、工矿远的地区,再从中选出几个视野开阔、局部气流平稳、温差小、湿度低、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充分的候选地址,进行、和气象方面的对比观测,然后选出最好的台址。对于太阳观测台台址,要着重研究白昼的条件。对于射电观测台台址,应尽可能避免无线电干扰。准备设置各种天线阵的射电观测台,则要选择足够平坦的地区。为了进行毫米波观测和红外观测,则要选择水汽含量最少的地方。
天文台应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要求晴夜多,水汽含量少,且
大气宁静度高。
中国占据着大型天文台站建设的地理优势(如青藏高原及帕米尔高原),拥有亚洲地区最可能的潜在的优良天文台址。针对中国天文台站的地理布局,拓展西部地区的台站建设应是理所当然;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绝对不应是新型天文台站的选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国家天文台台长艾国祥近日在拉萨透露,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天文台战略选址已初步框定西藏阿里地区狮泉河镇和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
目前,世界上最大而且台址最优良的天文台有3个,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口径为10米。如能建造更大的巨型望远镜,人类将观测到宇宙的更深处,对揭示天体、宇宙的起源将发挥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