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天宁寺
浙江省宁波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波天宁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中山西路北侧,始建于唐大中五年(851年)。
历史沿革
天宁寺原名国宁寺,始建于唐大中五年(851年),振祖大师创建,是浙东具有相当规模的代表性寺院。
宋崇宁二年(1103年),改名为崇宁万寿寺,建炎年间,毁于战火,不久重建。
元至大二年(1309年),为倭寇所毁,后又重建。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天宁禅寺。
清光绪三年(1877年),东塔崩塌。
1995年,对东塔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保存完整的唐代砖塔基座。
2003年,对天宁寺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2000多平方米,主要清理出F1塔类建筑基础、F2建筑台基和F3建筑基础等。
民国初年,改称“天宁寺”。
建筑格局
宁波天宁寺鼎盛时期的主要建筑有寺前双塔、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藏殿、千佛阁、方丈殿、铁塔、禅房、罗汉堂、先觉堂、法堂、斋堂、客堂、廊庑等,殿宇庄严,蔚为大观。解放前后寺院撤毁。
宁波天宁寺前双塔,东西相距约72米。东塔已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崩塌,残存塔基,而西塔则岿然独立。现仅存山门、东塔塔基、甬道、排水沟等建筑遗址及西塔建筑,总占地约9000平方米。
主要建筑
西塔因塔砖书有“咸通四年(863年)造此砖纪”的铭文,故又有“咸通塔”之称。西塔为密檐式方形砖塔,塔身通体用砖砌筑,素面无饰,空筒结构,共五层,露出地面部分至塔顶高12米。塔第一层高为3.5米,其余四层高从1.08米到0.84米递减,收分明显。底层塔身外边长3.2米、室内边长1.2米、塔壁厚0.9米,往上塔身逐渐缩小,腰檐、生起也成比例递减。腰檐用平砖和菱角牙子砖叠涩出檐,塔檐挑出部分微内凹,檐下呈弧形反曲线,为唐代早期密檐式塔的风格。底层四面辟拱券形壶门,除正西之门设有通道可进入塔内外,其余三处皆为假门。二至五层四壁均设尖券状佛龛,龛很浅,且不与内部楼层相通。砖制塔刹叠砌成方锥体。
东塔的基础筑在生土之上,有正方形基槽,深约1.4米、边长6米左右。基座下放置石板材,并略向塔基座外伸出。基座为须弥座式。平面呈正方“回”字形。立.面分两层:下层为素面砖座,共十二层,通高0.45米、外侧每边长4.27米、里侧每边长2.34米、壁厚0.9米;上层须弥座共十四层,通高0.46米,每面各有八个高0.15米、宽0.22米的壁龛,壁龛呈火焰形尖券状,须弥座束腰之上的壶门宽约0.8米,即东塔底层之门道。
天宁寺遗址发掘面积共2000多平方米,主要清理出F1塔类建筑基础、F2建筑台基和F3建筑基础等。F1基础平面呈正方形,位于遗址的中轴线上,其中心南北方向距双塔中心平行线约65.5米。基础总高0.75~0.8米,由块石基础和缸基础两部分组成。块石基础之内是缸基础,由二十一只缸有序地排列在一起,组成一个方形的整体。根据其中一个陶缸上发现的“戊午年”纪年铭文及文献中关于北宋建隆年间天宁寺建有铁塔的记载,可推断F1是建于北宋时期的塔基基础。F2处于天宁寺导中轴线上,其中心距双塔中心平行线约18米。平面呈长方形,长30米、南北宽15.8米,面积约480平方米。台明包砖,转角有角柱石。台基南北正中均有斜坡状台阶踏跺与中轴线上的甬道相连。另在北部台基外有明显的散水痕迹。此次发掘还清理出F3建筑基础、三条唐代甬道(道路),四条宋代或唐晚期的排水沟以及水井、地坪等其他遗迹。
文物遗存
2003年,天宁寺遗址出土历代各类完整或可复原文物300余件,还出土了珍贵的刻有飞天图案的宋代经幢宝盖石构件。
文物价值
天宁寺西塔是浙江省现存年代最早且唯一的一座唐砖塔,也是中国仅存的唐代寺前双塔实例,对于研究唐时的宗教文化和佛教建筑具有重要的作用。天宁寺遗址找到了相对完整的唐宋时期寺院布局,极大丰富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对研究唐宋宁波城市发展及城市变迁起着重要的历史坐标作用。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宁波天宁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宁波天宁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中山西路北侧。
乘坐宁波市内公共交通12路、14路、14区间上午支线、商旅2号线至鼓楼(春秋旅游)站下车,步行160米可达。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6 16:5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