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鼻羚
牛科高鼻羚羊属动物
大鼻羚(读音:dà bí líng),又名高鼻羚羊,与藏羚羊是近亲,都是濒危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偶蹄目,在中国境内有可能消失。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形态特征
毛厚,浅褐色,喉下有长毛。鼻子突出,形奇特,外形膨大,尖端有开向下面的鼻孔。雄体具黄色短角。栖於寒冷的乾草原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苏联伏尔加河下游哈萨克斯坦,中国准噶尔盆地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生活于荒漠、半荒漠地带。结成小群生活。原产新疆准葛尔盆地。
生活习性
有时也有成百上千只的大群迁移。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夏季主要在晨昏活动。有季节性迁移现象,冬季向南移到向阳的温暖山坡地带。跑得很快且有耐力,被牧民称为“长跑健将”。食物以草和灌丛为主。于秋未冬初发情交配。雄性间有激烈的争雌现象,但时间不长。孕期6个多月,每胎1~2仔。我国的野生种群已经灭绝,现已引种回国,在甘肃和新疆半散养,为恢复野外种群进行实验和研究。 人们通常所说的名贵药用羚羊角,就是出自高鼻羚羊。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饲养管理
羊羔产下后30min,一般即会站起来主动去吃乳。若羊羔不会吃奶或母羊不给羊羔哺乳,可强行挤奶饲给羊羔、或用鲜山羊奶100ml,鲜鸡蛋10ml,鱼肝油5ml,白糖10g。食盐1g配成人工乳喂养,40-60d龄后断奶。羊羔9d龄左右开始随母羊学吃草,20d龄左右开始吃精料。青饲料可以苜蓿、红豆草为主,精饲料以玉米粉为主。注意设立水盆,自由饮水。羚羊胆小。易惊恐,故应防止噪音等各种因素惊扰。
药理作用
羚羊角水煎液 腹腔注射10-20g(生药)/kg,可显著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延长水合氯醛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对抗苯丙胺的兴奋作用。腹腔注射羚羊角醇提液或注射液,也能使小鼠的自发活动减少。其外皮浸出液能降低小鼠朝向性运动反应,并可使巴比妥及乙醚麻醉的诱导期缩短。
小鼠灌胃10g/kg,能显著降低咖啡因惊厥率、增加其恢复率,但抗士的宁惊厥的效果不明显,小鼠腹腔注射羚羊角注射液80mg/kg,则可对抗士的宁所致惊厥作用。
解热作用
给人工发热兔分别静脉注射羚羊角水煎剂和醇提液各2g/kg、水解液40mg/kg、注射液 800mg/kg,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给人工发热兔灌胃羚羊角煎剂4g/kg,给药后2小时体温下降,6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羚羊角50%煎剂2ml/kg 静脉注射,使麻醉猫血压下降,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降压作用有所减弱,说明降压反应可能与中枢神经有关。煎剂或醇提液小剂量使离体蟾蜍心脏收缩加强,中等剂量可致心传导阻滞,大剂量则引起心率减慢、振幅减小,最后心跳停止。
其它作用
体外试验表明,羚羊角注射液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致病菌均无抑制作用。羚羊角外皮浸出液能增加小鼠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并有镇痛作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3 14: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