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消石汤
中医方剂名
大黄消石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中。具有清热通腑之功效。主治湿热黄疸,黄色鲜明如橘色,腹满汗出,口渴,大便秘,小便不利,苔黄腻,脉沉实或滑数;或湿热淋浊等。
别名
大黄黄柏栀子芒消汤(《脉经》卷八)、大黄汤(《千金翼》卷十八)、大黄黄柏皮栀子消石汤(《外台》卷四)、大黄黄柏汤(《普济方》卷一四二)、消黄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
组成
大黄、黄柏、消石各四两(12g),栀子十五枚。
用法
以水六升(1.2L),煮取二升(400ml),去滓;纳消,更煮取一升(200ml),顿服。
功用
清热通腑。
主治
湿热黄疸,黄色鲜明如橘色,腹满汗出,口渴,大便秘,小便不利,苔黄腻,脉沉实或滑数;或湿热淋浊等。
方义
方中大黄与消石并用,峻攻里热实邪,使湿热从大便而下,然湿邪内郁,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佐以栀子清理热而导湿热从小便出。复以黄柏之苦寒,助清热祛湿之力。药虽四味,苦寒之气较胜,泻下之力较猛,非里实热盛者,切莫轻投。。
运用
本方药力较猛,在运用时应注意症候和脉象,必须是腹部与胁下胀满,拒按,二便不利,脉滑数有力,方可使用本方。
仲景对于湿热发黄之证,立法颇详,湿热并重者,主之以茵陈蒿汤,其湿多热少者,主之以茵陈五苓散。热多湿少者主之以栀子大黄汤与大黄消石汤。
此外,黄疸便秘者,有虚实之分,实者以大黄消石汤,虚者有硝石矾石散与猪膏发煎。至于纯虚者,又以小建中汤以温补之。
加减化裁
若伴见胸胁胀痛者,加郁金、川楝子、青皮等;恶心呕吐重者,加竹茹、陈皮、半夏;小便短赤,加滑石、冬葵子等。
使用注意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按:消石,即火消。《金匮要略今释》:消石,《脉经》、《千金》并作芒消,日医亦多用芒消,盖非。宋本、俞桥本,消石并误作滑石。
附注
附方1 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蒿18g,栀子12g,大黄6g。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出处:《伤寒论》
附方2 栀子大黄汤
组成:栀子十四枚(15g),大黄一两(3g),枳实五枚(12g),豆豉一升(10g)。
功用:清肝利胆,理气退黄。
主治:酒黄疸,心中懊侬或热痛。
出处:《金匮要略》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大黄消石汤、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均用于治疗湿热郁蒸。不同点在于大黄消石汤用于病势较重之热盛,证见腹满小便不利,面赤,自汗出,病位由中下流,治则以下为主;茵陈蒿汤用于病势稍重之湿热两胜,证见寒热不食,食则头眩,心胸不安,病位由中下流,治则以清为主;栀子大黄汤用于病势较轻之胃热偏盛,证见心中懊或热痛,病位偏上由中上逆,治则以清为主。
重要文献摘要
1、《金匮要略论注》:此为黄疸之有里无表者言之,谓疸色黄,见于表矣,乃腹满,小便不利且赤,里热可知。黄疸最难得汗,乃自汗,则表从汗解,故曰此为表和里实。实者邪也,有邪则宜去,故主大黄消石汤。大黄、消石解气血中之实热,黄柏苦寒主下焦,栀子虽轻浮在上,能使里热从上而下,故以为使,且轻浮则与郁结相宜也。
2、《金鉴》引李彣:腹满、小便不利而赤,里病也;自汗出,表和也。里病者,湿热内甚,用栀子清上焦湿热,大黄泻中焦湿热,黄柏清下焦湿热,消石则于苦寒泻热之中,而有燥烈发散之意,使药力无所不至,而湿热悉消散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25 16:16
目录
概述
别名
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方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