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条纹病
植物病害
大麦条纹病又称条斑病,是由禾内脐蠕孢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大麦上的一种病害。大麦苗期到成株期均能受害,病株产生典型的症状为自叶片基部直至尖端形成与叶脉平等的细长条斑或断续的条纹,最后病叶破裂干枯,往往引起全株枯死。
病原特征
形态特征
大麦条纹病病原是禾内脐蠕孢(Drechslera graminea (Rabenh.) Shoem.),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麦类核菌(Pyrenophora gra-minea (Rabenh.) to et Kurib.),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3-5个丛生,梗基部膨大,灰色至榄褐色,大小90-180微米×7.5-12微米。梗上顶生或侧生1-4个分生孢子,直或略弯,基部常较上端略宽,基细胞星半球形,大小50-125微米×14-22.5微米,具隔膜1-7个,表面光滑,脐部宽3-6微米。次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较常见,寄生在大麦上。
生理特性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最高温度33-34℃,最低温度3-5℃。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5℃,有充足水湿时,在6-30℃之间均能正常发芽,温度高,萌发时间短。
为害症状
植株的地上部分均可受害:
分布范围
大麦条纹病在中国大麦种植区均有发生,以中国长江流域发生较为普遍,其中江苏、浙江、四川、湖北等省受害较重。
侵染循环
流行规律
防治方法
种子带菌是传病的主要菌源,因此把好种子关,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1 19:49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