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鳍鼓鳔鳅是一种大型的鳅科鱼类,在分类学上隶属
鲤形目,
鳅科,
条鳅亚科,鼓鳔鳅属,学名Hedinichthys yarkandensis macroptera(Herzenstein),当地俗称大头鱼。
该鱼体形较为粗壮,头部宽大,身体向后自头部往后渐趋细小,两个胸鳍一般呈扇形展开,且特别大,所以命名为大鳍鼓鳔鳅;体表无鳞,表面有较多分布不规则的黑色或褐色斑点;该鱼是一种鳅科鱼类中少有的大型凶猛性肉食性鱼类,主要以麦穗等野杂鱼、虾及幼鱼为主要捕食对象,生长较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完全具有名贵肉食性鱼类的美味,是滋补、餐饮的上好佳品;产半粘性卵,
繁殖期一般在每年的五月中旬。目前该鱼仅发现在有胡杨林生长的戈壁沙漠河流---黑河的中下游水域中有分布,群体较为集中的仅在我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苏泊淖尔),是额济纳旗和居延海特有的一种大型鳅科鱼类。
大鳍鼓鳔鳅是黑河下游生长的一种大型
鳅科鱼类,俗称“大头鱼”,是较为稀有的鱼类。它以野杂鱼为食,最大体重400克左右,肉嫩味鲜,炸、炖和煲汤都是上好鱼品。
近年来补水后,“大头鱼”又重新现身
东居延海。但眼下水面小,“大头鱼”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近几年,捕捞到的最大个体重量在150克左右。
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我区境内黑河断流,造成西居延海(嘎顺淖尔)干涸,至1992年,居延海也相继干涸,使大鳍鼓鳔鳅在这一主要分布绝迹。2002年,国务院为保护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和治理黑河流域,实施了黑河改水工程,时隔干涸十年后居延海首次进水,但由于进水量有限,2003年居延海再度干涸;2004年居延海才正式蓄水,目前蓄水量达到约5000万方,水域面积达到约37平方公里,基本恢复到了历史常年平均面积,此后,每年至少补水两次,补水量约4000—5000万方,基本本可维持现有面积,水深平均约1.5米,深水处水深2米多,但深水区面积不大。从居延海正式蓄水后,大鳍鼓鳔鳅又在居延海出现,并有小规模的产量,又使当地人民和外来游客体味到了“观胡杨林红叶、品大头鱼美味”的大漠特色。但由于蓄水时间短,鱼类资源还未能完全恢复和有效增长,大鳍鼓鳔鳅总体数量仍不大,且大型个体较少,与居延海干涸前的群体规模差距很大。而且目前由于蓄水量有限,每年的蒸发量达3000多毫米,使湖水有向盐碱化发展的趋势,加之水较浅,水草丛生,平均每平方米有水草1.15公斤,使该水体进一步有向沼泽化演变的趋势。
2006年原内蒙古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现为
内蒙古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为了保护、恢复和开发我区这一特有的鱼类品种,立项开展了大鳍鼓鳔鳅的生物学和繁殖特性的研究,先期进行了该鱼的种群资源和生物学及栖息环境条件的调查研究,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与阿拉善盟水产站及居延海渔场进行全面合作,在对居延海鱼类资源状况、水质条件、大鳍鼓鳔鳅生长繁殖特性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以该鱼的人工繁殖和增殖试验,通过几批次的人工催产试验,首次突破了大鳍鼓鳔鳅人工繁殖和鱼苗孵化培育的技术难关,掌握了大鳍鼓鳔鳅的人工繁殖孵化技术,人工增殖放流鱼苗10000余尾,获得了人工繁殖、增殖的初步成功,继我国泥鳅、长薄鳅人工繁殖技术成功之后,填补了又一项我国鳅科鱼类人工繁殖领域的空白,技术水平达到了自治区领先水平,为进一步扩大人工繁殖、增殖,实现居延海大鳍鼓鳔鳅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初步对居延海的渔业养殖生产进行了规划,力图通过水产养殖的合理放养和捕捞,实现湖内水草及无机盐的转化和转出,遏止和改善居延海的盐碱化和沼泽化进程,通过渔业生产为实现居延海湿地生态建设和改良做出贡献。这项技术的成功也为大鳍鼓鳔鳅这一有地方特色的品种,在我区乃至国内有条件的地区移植和推广养殖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