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鳍鱊
辐鳍鱼纲动物
大鳍鱊,是鲤科鱊属鱼类。体扁而薄,星卵圆形。头小,头后部至背鳍基显著隆起。吻钝。眼大,且间隔较宽,位于头部稍前上方。口亚下位,略星马蹄形。口角须一对或无。侧线完全。背鳍和臀鳍均具粗壮硬刺,背鳍具分枝鳍条15-18根,背鳍和臀鳍上各有数列不连续的黑条斑。体背部暗绿色,腹部银白色,尾柄中线有一条黑色纵纹。最大体长可达170毫米。雌鱼有一长的灰色产卵管。卵椭圆。繁殖期间雄鱼在吻端及眼眶上缘有珠星。
形态特征
彩石鰟鮍个体小,最大不超过60mm。背鳍Ⅲ~9~10;臂鳍Ⅲ~10;胸鳍Ⅰ~10~12;腹鳍Ⅰ~6。侧线鳞2~3;背鳍前鳞11;围尾柄鳞14。第一鳃弓外鳃耙7~8。下咽齿1行。每齿内侧缘有的有锯纹有的光滑。体长为体高的2.2~2.4(2.3)倍,为头长的3.8~4.2(4.0)倍,为尾柄长的4.9~5.8(5.3)倍,为尾柄高的6.5~7.1(6.8)倍,头长为吻长的3.3-4.6(3.9)倍,为眼径的2.8~3.3(3.1)倍,为眼间距的2.3-2.5(2.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4(1.3)倍。体小,体高,扁薄,卵圆形,口角无须,下咽齿1行,齿面具锯纹。大鳍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鱊类原生观赏鱼。体侧扁,近长菱形。口端位,上下颌几等长,口角无须。背鳍和臀鳍2不分枝鳍条均骨化为硬刺。背鳍具分枝鳍条11~14,其起点位于吻端至尾鳍基的中点。臀鳍具分枝鳍条9~10,其起点位于背鳍基底中部下方。胸鳍不达腹鳍,具不分枝鳍条1,分枝鳍条12。腹鳍可伸达臀鳍起点,具不分枝鳍条1,分枝鳍条7。侧线鳞33~35。在鳃孔后方第一、二侧线鳞上斑点不明显,第四、五侧线鳞上有一明显黑点,尾柄中部有一条黑色纵纹,向前伸至背鳍第3~5分枝鳍条之下。下咽齿1行,5-5排列。鳃耙稀疏,6~8。
生活习性
生活于缓流或静水水草丛生的水体中。多在江河流水,底质多砾石的环境中生活,也出现于沟渠、溪流上游。杂食性,以高等水生植物的叶片和藻类为主食。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水生昆虫成虫及其幼虫、螺、为食,也食小鱼。多在夜间觅食,无明显季节变化。嘉陵江的个体1龄体重约30g,3龄体重约119g,5龄体重约280g。雄性体重30g,雌性约100g以上即达性成熟。4~6月繁殖。繁殖期间雄鱼在吻端及眼眶上缘有珠星;雌鱼有一长的灰色产卵管,产卵于蚌类的鳃瓣中。 卵椭圆。
亚种分化
本亚科个体最大的一种,采到最大体长160mm。河北省1龄鱼平均体长57.3mm,2龄鱼71mm。江苏太湖1龄57mm,2龄78.2mm,3龄98mm。
分布范围
海河水系: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图门江、辽河、鸭绿江、大清河、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珠江水系及附属湖泊:海南岛南渡江、万泉河:朝鲜、俄罗斯黑龙江水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8 21:4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