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大街到上河边拾级而上,抬头便见一高大牌楼,上面有石刻“大马头”三字。最近,牌楼按清代原样重修,愈显古朴风貌。站在“大马头”桥上,你会感受到当年帆樯林立、装卸繁忙的兴旺景象。
沿古镇市中心向西,拾级而上,就能看到大运河线上远近闻名的货运码头——大马头。人们称它为“运河第一渡”,“水上城坊”,大马头对岸就是古代的潘家古渡,与河西大街遥遥相望。
运河兴旺,邵伯繁荣,大马头自然成为运河线重要
商埠之一,而且素有“镇江小马头,邵伯大马头”的美称。码头日夜货物不断,帆樯林立,各种船只挨帮依靠,装卸工人嘴里的邵伯号子此起彼伏,构成为一种劳动交响曲。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龙行邵伯,见到这里的热闹景象,他也要求由此登岸,微服私访,查看民情。 大马头在邵伯诸码头中数最大,最具历史文物价值的,三十几级青石台阶,直伸河底,台阶石又宽又长,很便于上装下卸。在码头的北面有一座土地庙,终日香火不断,船民烧香祈求平平安安,顺风顺水。 邵伯大马头下的运河石堤和石码头,是非常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原汁原味的保存了下来,实在难得。现想在运河沿线,找出这样的老古董,很不容易。它能反映运河的发展史,也具有较高的水利史籍和文物价值。
据史书记载,唐高祖武德二年(619),漕运从扬州到长安,经过邵伯。元朝,大运河沟通了北京和杭州,邵伯成了水上中枢。明清水运,邵伯又是南北货来往的集散地。运河边上的大码头,繁荣景象更是历代不能相比。一方面,北方之船装来河南、山东的北货及淮南的盐,都不愿过江;另一方面,南方之船装来江西瓷器、桐油、麻丝及江南茶叶、丝绸等货物,都不愿海运。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3),年过境瓷器40万件、淮南盐400万大引(1大引为400斤)。此外,国外的使者,上京赶考的书生,派往南方的京船,也要在这里的驿站停歇。沿岸20多个码头,停靠船只200多条。只见官船进了镇,从远而近吹起了长号,有的2艘,有的4艘,“呜呜”声响彻古运河上下,很是威武。你还可以听到南米市尽头水坝牵引船只的号子声,与码头上船工搬运货物的号子声遥相呼应,此起彼伏,甚为壮观。由于南来北往客商众多,邵伯街上先后建起了江西、中州等7个会馆,浴室业、茶馆业、旅馆业应运而生。北货、豆行、粮行、油麻各业兴旺。清代康熙、乾隆6次南巡都在此过境。
古大马头和运河石堤历史悠久,据记载为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所建,堤岸长约258米,宽为4.7米,通高为5.1米。面河部分为砖石结构,基部以大型条石为基础,其上面采用大号城砖砌筑,顶部压一块石。大马头全用块石,现在河堤南北两端还留有两块石刻,一是“金堤永固”(光绪十六年堤二重修),一是“甘棠保障“(宣统二年四月堤二总局修),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
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北徙,继沪宁、京浦铁路通车,物资集散南移镇江,邵伯航运业日衰,只留下了这寂寞的码头。如今“大马头”3个大字仍深深地镌刻在古老的牌坊上,似乎向人们诉说着古码头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