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艺术(大铜器)
河南省遂平县传统音乐
锣鼓艺术(大铜器),河南省遂平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大铜器起源较早,唐宋时就已经在民间流行。
明清时期,遂平县大铜器的发展已经比较繁盛和普及,据清代康熙年间《遂平县志》载:“旧志县官出祭坛庙,举行赛兴考试,以及迎送大员过境或宴会均奏乐。”旧志载:“乡民之富厚道,遇有婚丧吊庆大事,亦务必鼓吹。若乡傩社赛,则鼓乐并奏不拘一格。”
清代康熙年间,遂平县成立了玉山铜器会,当时的铜器会是一个由三十四人组成的打击乐演奏班子,参加者多系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所用的乐器有:大铙、大镲、大锣各八件,还有大鼓(俗称“大擂子”)四面,小鼓、小锣、小镲、小钹、小铰子、大笛各一件。每逢过年过节铜器班就要出动,前有龙旗、牌子旗,后跟竹马、旱船高跷等等民间舞蹈,长龙般的队列,走街串巷一路前进。所到之处,若商号或大户出迎,就要扎场表演以示祝贺,主人则以礼钱食品、香烟等财物馈赠。所得财物部分供会员当时享用,一部分留作会内基金,一部分赈济贫困会员。故民间常称这种铜器会为“穷哥们会”。
1949年以前,遂平地区迷信风气盛行,常有某家宅院出现妖魔鬼怪之谣言,这时便要请铜器会到该处宅院内大敲大擂一阵,此举名曰“镇宅子”,每遇大旱之际,村民即觅穷汉,用大簸箩置于其背,集铜器会全体在其周围拚命敲击,当穷汉负簸箩绕场奔跑时,众村民蝉拥而至,并操锅碗瓢盆端水倾注于簸箩之上,边击边追边泼,此名“浇旱鳖”,是为祈雨之仪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遂平县的大铜器不再用于镇宅子、祈雨以及辟邪活动,以陈文良、陈留志为代表的老艺人对大铜器进行了加工整理,他们在继承传统曲牌的基础上,根据各种曲牌的不同特点,作了精心构思和设计,赋予每个曲牌以具体的艺术形象。
基本特征
演奏形式
大铜器表演分独立性和伴奏性两种。独立性表演,主要用于祭祀、镇宅、祈福等,以大铜器表演为主;伴奏性表演,主要用于闹年、社火等,用来为舞龙、舞狮、竹马、旱船等表演伴奏。
大铜器演出人数不限,少则一二十,多则几十,甚至上百,其规模以铙数量多少而论,传统以四至八大扇(铙)的铜器队较普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发展至十六大扇、二十四大扇、三十二大扇等。
演奏乐器
大铜器表演以大鼓、大铙、大镲为主要乐器,并配有大喇叭、大笛等乐器。
大铜器表演以鼓为魂,乐队所有活动都要随着大擂子的节奏而动;乐队的舞蹈动作,则全靠二鼓指挥。一般一个演出队伍,设大鼓一面,径长10厘米,高55厘米,重30公斤;设二鼓(俗称“边鼓”)一面,径长60厘米,高30厘米,重15公斤。大鼓、二鼓与大锣、二锣、小镲合称“小五件”。
铙是大铜器表演的主体乐器。铙为一钵形金属体,铜质,中部隆起部分似帽,帽根向内凹进,铙面较薄并呈弧形,边部翘起。帽是铙的固定点,帽顶中心钻孔系以绸布,以便用手持握,两面为一副,相击而发音。铙与钹近似,但铙面薄而翘、帽小而顶平,帽径为全径的1/5~1/4;钹面厚而平,碗大而顶圆,碗径约为全径的一半。故民间将碗大的称“钹”,帽小的称“铙”,大小相同的铙与钹,铙音低于钹而余音较长。铙有大铙和中铙之分,规格较多,各地大小不一。大铜器演出所用的铙其径长一般为五六十厘米,重有五六公斤。演奏时,表演者将帽顶所系绸布缠于手指或用手指捏住帽根,两手各持一面互击发音。铙属于无固定音高乐器,中铙发音高,大铙发音低。演奏技巧有平击、闷击、磨击、边击、交击和捶击等。互击的轻重、接触的部位和角度的不同,音响效果也迥然各异。传统技法有撂铙镲、传铙镲、翻铙镲等。此外,还常伴有扬臂、抛铙、胯下拍击、翻手腕、立转铙面等各种表演动作。
音乐曲牌
大铜器属曲牌体音乐,其音乐形象鲜明。据初步调查统计,不同名称的大铜器传统曲牌(曲谱,俗称“点子”)有149支,常用的约四十支,其音乐情绪上可分为三种类型:热烈型,如《六十铙》由缓变快,奔放豪迈,振奋人心;轻快型,如《花招》以女队员演奏为主,轻松愉快;诙谐型,如《老母猪吃蜀黍》《猪八戒背媳妇》等。
艺术特征
(1)依据曲牌乐谱演奏,边鼓指挥,舞蹈性强。司鼓的指挥与全体乐手边打边舞,其动作多有古人活动的影子,具有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品质。
(2)音乐结构简单,无须固定的表演时间和场合,群众参与性强。
(3)音乐形象生动鲜明。通过节奏变化渲然情绪,利用演奏技巧如铙钹的旋、翻、闷、揉等改变音色,增强感染力。
(4)可塑性强。曲牌中有关远古文化、中华民族的图腾以及劝善、助人、恩爱励志等均有所表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自强不息精神的艺术反映。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历史价值:大铜器表现内容有许多与遂平当地历史传说有关,是研究相关内容的佐证。
文化价值:大铜器广泛用于祭祀、社火,承载了诸多中华先民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成为最广大农民娱乐的主要艺术形式之一。
艺术价值:结构简单,易学易普及,音乐特色鲜明,表现力丰富。其规模驻宏大,气势恢宏,具有许多中国传统打击乐的演奏技巧。
社会价值:传统的大铜器名为“娱神”,实为“娱人”,铿锵之中传递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大铜器不仅可以将传统的艺术形式延续,同时也可以为遂平当地的特色文化发展增加亮色。
传承状况
由于大铜器宗族性的传承方式,无固定的传承模式。又由于遂平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青壮年男女外出打工,少年儿童进城上学,致使大铜器活动生存空间面临挑战,传承面临后继乏人严重局面。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来传统的演出活动形式不再能够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造成铜器队伍数量减少、规模缩小、水平下滑,活动次数历年呈下降趋势。队员年龄严重老化,表演过程中连续接抛、传十多斤重的铜铙,必须是身强力壮的中年人或青年人才能更好地表演,因此,表演水平质量呈严重下降趋势。
保护措施
遂平县重视大铜器的传承和保护,加大了对大铜器的资金投入,同时定期开展会演和比赛,挖掘抢救了大铜器古谱53首。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遂平县文化馆获得“锣鼓艺术(大铜器)”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锣鼓艺术(大铜器)项目评估合格,遂平县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1955年,大铜器在信阳地区民间音乐调演中获得一等奖。
1982年,大铜器在河南省民间音乐调演中获得一等奖。
1990年,大铜器在河南省第二届艺术节中获得特别表演奖。
1991年,大铜器在焦作锣鼓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2007年,大铜器在河南省第六届中原文化庙会中获得优秀奖。
2008年,大铜器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获得金奖。
2015年3月,大铜器在中国第十二届山花奖社火民间艺术大赛中获得金奖。
重要活动
1992年,大铜器在河南省第七届运动会中进行了表演。
2002年,大铜器在河南省举办的北方十省旅游展览会中进行了表演。
2015年4月,大铜器参加了由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南省文化厅主办的《第六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2 08:02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