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外国语大学
中国辽宁省大连市公办高校
大连外国语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简称“大外”(DUFL),主校区旅顺校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旅顺南路西段6号。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主管,是一所以外语为主,拥有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全国最早独立设置的八所高等外语院校之一。
历史沿革
百天建校
1964年4月,根据周恩来总理“在旅大建一所日语专科学校,为国家培养急需的日语翻译人才”的重要指示,大连外国语大学前身“大连日语专科学校”正式成立,开始筹建。从筹建学校、准备校舍(借用大连6所高校部分校舍),购买设备,选调教员,选编教材等,到迎接首批500名新生入学,仅用了约140天,创造了“百天建校”的历史。
三次搬迁
1970年3月,为贯彻落实“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学校从大连市区的南山脚下搬到相距180公里的庄河县明阳公社(现今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校舍是荒山沟里抗美援朝时期修建的部队营房,条件十分艰苦。学校一边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教学任务,一边修建校舍,为招收新生创造条件。同年8月,学校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设日语、英语、俄语、法语、蒙语5个专业。
1975年,经过二年的努力,学校从明阳全部回迁至大连。当时原有的部分校舍仍被其他单位占用。师资、设施等严重不足。1978年7月,学校升格为大连外国语学院。1986年7月,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至2001年底,各种学历教育在校生已达8000人。然而,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大与学校占地面积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事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2002年1月,学校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党员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新校区,塑造新大外”的发展思路。不久,新校区筹建工作开始。2003年,学校因办学条件不足被教育部列入“黄牌学校”名单。如不尽快改善条件,学校将被限制招生。
2005年11月,大连外国语学院新校区开工仪式在旅顺口区龙王塘盐场新村举行,旅顺口区大学园区建设正式进入全面开展阶段。2007年4月,大外新校区旅顺校区投入使用,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可容纳1.8万学生就读。
里程革名
2013年4月,大连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同年12月,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8月,学校章程经辽宁省教育厅核准实施。
2017年1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大连外国语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辽宁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
2021年6月2日,大连外国语大学大数据产业学院揭牌成立。6月23日,加入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2023年11月13日,大连外国语大学上合学院在辽宁大连正式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下设22个教学单位,有44个本科专业,覆盖16个外语语种。
学科建设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大连外国语大学有“东北亚外交外事高端人才”博士培养项目,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外国语言文学为辽宁省一流学科,俄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具有“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2013年,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亚外交外事高端人才培养项目”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联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莫斯科国立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马里国立大学、日本武蔵野大学、匈牙利国家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等人才培养单位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东北亚外交外事高端人才。
师资力量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大连外国语大学拥有专任教师746人,其中教授83人、副教授24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56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57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分委会委员7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3人、辽宁省优秀专家2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青年英才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0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7人等各类优秀人才。拥有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5个省级虚拟教研室、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教学建设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大连外国语大学拥有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本科优势特色专业、5个省级本科示范性专业、4个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2个省级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有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0门自建优质在线课程;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3门;共有32部教材获批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8部教材获评首届辽宁省教材建设奖。
据大外2022-2023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大连外国语大学将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方面持续推进高质量本科教育建设,实施措施。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大连外国语大学荣获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合作交流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大连外国语大学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253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在海外10个国家设有10所孔子学院、1家网络中文课堂。
大外是上合大学中方校长委员会主席单位、辽宁省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理事长单位;设有教育部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辽宁省国际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多个国际化平台,与世界俄语基金会合作建设俄语中心。以交换留学、本科双学位、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国际实训等培养模式,与国外知名院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近年来,年均执行国际交流派出项目150余个,派出900余名学生赴海外学习和实习实践;每年有近70个国家的1500余人次国际学生来校学习、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有现有45个科研机构,其中在教育部备案的研究中心7个、省级科研机构12个、市级科研机构8个。
科研成果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自2018年以来大外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8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53个优秀科研成果获辽宁省政府奖,400余项学术成果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
学术资源
大连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馆舍面积3万多平方米,馆藏印刷型文献209.3万册,生均图书135.22册,其中日语文献作为特色馆藏,达到了45万余册。作为馆藏资源的重要补充,拥有可知、易阅通、畅想之星、金图等电子图书,累计达95.3万种。订购知网、万方、EBSCO、GALE、Cairn、俄罗斯大全等中外文数据库30余个。引进文献资源管理系统、知识发现系统、学位论文提交系统、座位空间管理系统等,建设了外语贡献平台,对全馆外语资源进行了数字化。
《外语与外语教学》是大连外国语大学学报,CSSCI入选期刊、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02年,《外语与外语教学》进入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社会科学检索系统;在全国首届《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评优活动“优秀期刊”;2006年和2009年两次被评为“北方十省市优秀期刊”;2008年,被武汉大学评为核心期刊。
《东北亚外语研究》为省级学术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主要为高校日语、俄语、韩国语教师及相关语种的研究人员、博士研究生和其他学者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刊发学术水平高、内容质量上乘的稿件。该刊物以东北亚外语语言学、文学及外语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刊发日语、俄语、韩国语为主的东北亚外语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现代语言学研究、外语教育与策略、文学论坛、翻译学研究、东北亚社会文化研究等。
《语言教育》,1987年创刊,前身为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知识》,2013年由知识性期刊转型为外语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以英语为主、其他语种为辅,开展语言和语言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关注语言教育领域的宏观战略、策略问题和微观教学法研究,促进各语种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发展。主要栏目:教育论坛、教学研究、语言研究、翻译研究、文学与跨学科研究、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等。
校园文化
学校标识
大连外国语大学的校徽是由李冬(国际艺术学院)于2013年3月设计。
校徽主体为圆形篆书徽标,以“大外蓝”为标准色,以中文校名简称“大外”的汉字篆书为主体构型,内圆上弧是“大连外国语大学”的校名英译全称;内圆下弧为学校建校时间“1964”。
校名字体采用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为学校题写校名字体,学校更名后从廖承志同志手稿中选取“大”字作为补充。
校旗为长方形旗帜,中央位置印有校徽、中文校名,宽高比例为5/3,规格为:长267厘米,宽160厘米。
学校标准色大外蓝,象征着广阔深邃的天空和浩瀚无垠的海洋,寓意崇德尚文、厚积薄发的治学精神和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标准色色值:CMYK(100,83,5,0)。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花为玉兰,目前学校共有玉兰树190余棵。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树为银杏。校园内现有银杏树近2700棵。
精神文化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训为“崇德尚文,兼收并蓄”。其中,崇德尚文意为提高道德素养,塑造完善人格,推动社会进步;尊重科学文化,坚持终身学习,顺应知识时代。兼收并蓄意思为继承民族传统,吸纳人类文明,促进国际交流;拓展求知空间,锻炼综合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学校校歌为《启航》,由李宝章作词,朱学民、南日作曲。
社团文化
截至2022年11月,大连外国语大学共有47个社团。
现任领导
校园环境
旅顺校区
1978年,廖承志副委员长曾亲笔为我校题写校名。为纪念廖承志同志,劝勉大外学子继承先辈的革命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富民梦而努力读书,以“承志”命名学校行政楼。
明德楼得名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明德”之意,就是要学校以德为立校之本,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明德”同时也要求学校师生员工以德为立人之本,爱党、爱国、爱民,友天、友地、友人,自强、自省、自悟。与大外“明德明礼,知行合一”的校风相合,体现着学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厚德楼”得名出自《周易》中的经典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厚德”亦取其“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之意。取名厚德楼,寄望每位教师都具有良好师德,不仅传授知识,更能以高尚的人格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学生们成长为有道德的人,志存高远励志勤学、德才兼备和谐发展。
启航楼与我校校歌《启航》名称复合,寓意广大学子在大学这个挥洒青春的舞台,整装待发,放飞青春梦想,开启人生新航程。
励学,旨在勉励学子不断学习,塑造品格,达到心灵的满足充实;“励志”,即奋志,激励学子志存高远,迸发斗志,积极进取,创造生命价值。
励行,即勉励而行,寓意学子要塑造完美人格,培养良好品行,从实践中收获、感悟人生;“励业”,与“立业”同音,寓意劝勉同学们要勤奋学习,学有所成,创立事业。
百味,百味俱全,意指食堂餐品丰富多样,为师生提供可口的饭菜。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和,为和睦,和乐。意指在馨和园中,为同学们提供便捷的服务和相关配套的生活设施,创造方便快捷、温馨安全的生活氛围。
“书香”、“墨香”自古以来便是智慧和知识的象征。宿舍楼以此命名,意指学生寓所环境安谧,适宜学习,也体现了学校浓郁的学习氛围。
1970—1975年,学校曾迁址庄河县明阳公社。“明阳”一词,不仅是地理名称,更是记录了大外人在明阳百折不挠、励精图治的奋斗岁月,表达着“勇于担当、昂扬向上”的大外精神的历史传承。它融入了大外创业者们青春记忆,定格为永铭心志的大外史诗。
湖桥形状曲线柔美,形似新月之“弦”。新月,指上弦月,象征上升、新生、新的时光;湖桥名分别为“明阳”与“新月”,阳刚之美与婉约之秀相辅相成;新月谐音“新跃”,意指我校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后,正在开启新征程、实现新跳跃,完成新的历史跨越之意。
钟楼
大连外国语大学的钟楼作为地标性建筑位于休闲文化广场中间。具有多媒体语音报时功能,可设置语音、祝福语、音乐、钟声等报时形式,报时时间可调;可根据需求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乐曲。
校区情况
大连外国语大学总占地面积126.16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3.92万余平方米。科教创新基地、国际交流中心和文体馆三个标段的新校区(二期)建设项目,建筑面积40828平方米。目前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用房总面积17.85万余平方米,生均面积12.28平方米。
旅顺校区
大外旅顺校区,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旅顺南路西段6号,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可容纳1.8万名学生就读。设有日本语学院、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韩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国际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汉学院、软件学院、国际培训学院、法语系、德语系等22个教学单位。建有澡堂、图书馆、水果店、文具店、打印店、药房、文具店、理发店、百味园、卫生所、书香园等设施。
中山校区
大外中山校区,位于大连市中山区胜利东路26号,2017年,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培训学院重返中山校区,国际教育学院是大连外国语大学的直属机构,负责成人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和留学服务等相关工作。
知名校友
2011年1月8日,大连外国语大学校友会成立,常设机构校友总会秘书处。2016年4月7日,校友工作处(校友总会秘书处)成立,下设国外校友会5个、各地校友会10个、本院校各院系校友会10个。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友会的宗旨是:通过各形式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交流经验,增进友谊,弘扬母校“崇德尚文、兼收并蓄”的优良校风。共同为母校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期刊介绍.大连外国语大学《外语与外语教学》编辑部.
期刊网首页.大连外国语大学期刊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3 18:4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