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鼠
哺乳纲动物
大足鼠(学名:Rattus nitidus),是鼠科、家鼠属的动物。大足鼠属中型鼠类,体粗壮,耳大而薄,尾较细长,后足较长,背毛棕褐色,腹毛灰白色。
形态特征
大足鼠属中型鼠类,体粗壮,耳大而薄,向前拉能达到眼部,尾较细长,尾长平均略短于体长,尾环不如褐家鼠明显。后足较长,成体后足长均大于30毫米,前后足背面均白色。
大足鼠背毛棕褐色,略带棕黄色,吻部周围毛色稍淡略显灰色,自吻部至尾基部,毛色基本一致。背毛由二种毛组成,一种为较粗硬的长毛,长毛下部3/5为灰白色,上部2/5为棕褐色。另一种为柔毛,柔毛毛基灰色,毛尖棕黄色。由于背中央长毛较多,毛色略呈棕褐色,两侧色调较淡。腹毛灰白色,自颏下至肛门处,毛色基本一致。前后足背面均为棕色。尾背面为棕褐色,腹面为灰白色。
大足鼠头骨较狭长,棱嵴较发达,鼻骨较长,颞嵴在顶骨处向外扩展成弧形与黄胸鼠相似,门齿孔较窄长,其后缘接近第一臼齿的连接线。听泡较大。
大足鼠上颌第一臼齿较大,第三臼齿最小,第一臼齿约等于第三臼齿的2倍。第一臼齿第1横嵴外侧齿突退化,中齿突正常,内齿突向下弯曲。第2横嵴3个齿突发育正常。第3横嵴内齿突消失,外齿突较小,中齿突最大。第二臼齿第1横嵴消失,仅余1内齿突。第2横嵴发育正常,第3横嵴内外齿突皆退化,仅余1中齿突。第三臼齿第1横嵴亦仅留1内齿突,第2、3横嵴连成环状。
栖息环境
大足鼠栖息于海拔800-3200米的山地、丘陵地带山麓作物地及山麓灌木丛,菜园、稻田环境中,偶尔亦进家屋。
生态习性
大足鼠主要在夜间活动,以晨昏最活跃,白天多伏于洞内。外出寻食有一定的活动路线,路线有杂草之处便咬断杂草,劈成小径。大足鼠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迁移和趋食性迁移特性,这种迁移习性在种群繁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足鼠的洞穴多在荆棘灌丛和岩石缝隙中,每个洞有4-5个洞口,洞口一般开于向阳处,洞口直径约6厘米,洞道极长,入洞口在田埂上面,后洞口在贴近水沟边的灌丛中,入洞口进入洞道约40厘米后逐渐开始向下,另一个叉道通向天窗洞,窝距地面深度约98厘米,距入洞口水平距离253厘米,窝用稻草、树叶、杂草组成,窝的直径为13×15厘米,在距出洞口水平距离约45厘米处,洞道开始分叉,通向二个出洞口。出洞口极其隐蔽,贴在靠近水沟边的灌木丛中。
大足鼠主要以种子为食,喜食玉米和稻谷,亦食浆果、草籽草根、嫩芽和其他小型鼠类及田螺、鱼、螃蟹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在中国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江苏、安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河北、河南、陕西、甘肃。
繁殖方式
大足鼠繁殖力强,全年除12-1月外均能繁殖,5月是全年繁殖的高峰期,但一般春秋两季繁殖,胎仔数3-11只,平均4-6只。
亚种分化
(资料来源:)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分布广泛,种群数量很多,发展趋于稳定。
在中国,大足鼠的数量随着地区、生境和年份的不同,差异很大,这很可能是降雨量和温度引起的。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
Rattus nitidus.planet-mammiferes.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31 11: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