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越国(越南语:Đại Việt Quốc ,公元1054-1400),
越南古代国号。
李朝是
越南历史上一个富国强兵的封建国家,重视农业,整顿武备,实行
征兵制,编修法律,建立稳固的自主基业。
李朝历代帝王,皆不忘“征占”之举,或是派兵“征讨”,或是“御驾亲征”。1020年冬十二月,
李公蕴“命天王佛玛击占城”,从布政寨(今
广治)直打到龙鼻山(今
广平平政县)。1044年,
李太宗御驾亲征,南侵占城,“斩首三万级”、“斩占主乍斗首于阵”、“生擒将卒五千众人,获驯象三十余匹。占人为官军所杀尸积原野”、“遂入佛誓城(占城首都,今
顺化附近)俘占主妻妾及宫女”(《越史通鉴纲目》)押回升龙。1069年,
李圣宗亲征占城,以
李常杰为先锋,攻陷占城王都,迫使占城割让北部地哩、布政、麻令三州之地,把
越南领土向南扩张到今
广平和
广治北部地区。越南西北,
沱江流域居住着一个独立的部落。
越南称其为
牛吼蛮。《兴化风土记》记载:牛吼言语、文字与哀牢同”牛吼地区人民不甘心受
越南的统治,
李太宗李佛玛起开始大事“讨伐”牛吼国,不断掠夺人、牛、马、象带回升龙,公元1119年,
李仁宗“擒其洞长魏滂等数百人……而还。
李朝的统治者又趁
宋朝与辽、
西夏发生战争无力南顾之机,不断侵犯宋朝边疆和蚕食宋朝领土。
李公蕴1014年在芳
林州(治今
越南永富省
越池)打败
大理军队后,向北向西北扩张,最终占领今永富省、
河宣省及北太省等地僚人区,并以其女嫁与
甲峒首领甲承贵,封他为谅州知州,大有尽取宋邕、钦二州之势。
宋朝一直忍让,认为“
交州瘴疠,宜州险绝,若举兵攻取,死伤必多。且祖宗开疆广大,若此当谨守而已,何必劳民动众,贪无用之地!”。1075年底,
李仁宗李乾德派
李常杰、宗亶等人领兵十万,大举入侵
中国宋朝,攻陷
钦州(今
宁山)、
廉州(今
合浦)和
邕州(今
南宁)等地,侵略军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掳掠。
邕州地方官
苏缄率众顽强抵抗,守邕州的宋军仅为老弱禁厢二千八百余,但他们在苏缄的率领下奋力抵抗,给予交趾军重大杀伤,“缄日夜行劳士卒,以神臂弓仆贼、殪象不可胜计。贼为攻具,四面瞰城。城上发火箭,焚其梯冲,前后杀伤万五千余人。”交趾军用降卒计垒土破城后,进行了残酷的屠城,居民被杀者“凡五万八千余人”连同钦廉二州“死者几十余万人”,并“俘三州人而还”。宋朝军队南下反击,击败交趾军,攻至距交趾首府交州仅三十里的红河(交趾和宋朝相比国力、军力处于劣势),交趾军扼守南岸,宋军无法渡河,遂采取诱敌之计,交趾军中计,渡河进攻,中宋军伏兵,交趾军大败,交趾太子战死,李常杰被迫向宋朝割地称臣求和,交趾向宋割
广源州、门州、苏茂州、谅州、思琅州、桄榔县等地。一年后,李常杰向宋朝上表乞还五州,宋朝要求李常杰归还俘虏,李常杰向宋朝归还俘虏后,宋朝将交趾所割地赐还交趾,但将顺州(广源州)民户内迁。经过与宋朝的战争,交趾认识到宋朝的强大,再也不敢举兵进犯宋朝。
陈朝在
越南封建社会发展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并卓有成就。政治上,封建国家的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越发完善,宇内统一,政局较为稳定,为前代所未见;经济上,重视水利建设,实行
屯田制,农业多年丰收,国库盈余,国家达于富有;军事上执行强兵政策,实行
征兵制。大越国国势蒸蒸日上。
迅速膨胀的国力使
陈朝对少数民族和占城等邻国连年用兵。1306年
陈英宗将其妹玄珍公主嫁给占城王制旻,令制旻以乌、里二州(今承天省)作为聘礼献给
陈朝。公元1307年
陈朝改乌、里二州为顺、化二州(今
广治和承天地区),不费寸矢把版图向南扩展了数百里。1311年陈英宗派兵攻打不肯屈服的占城,活捉了
占城国王,“封其弟为亚侯镇其地”。1376年冬,陈睿宗领兵十二万,大举征占城。1377年初,在进攻占城王都阇盘城的战役中,陈军前后隔绝,遭占军截击,被打得大败,
陈睿宗阵亡,大将杜礼、阮纳皆战死。
陈朝对
老挝中部,即与
清化、
义安一带相毗连的
川圹地区,动辄以“不修职贡”为借口用兵。1334年,
陈明宗“亲率大军继进至
黔州,军威大振,
哀牢望风遁去”,他特诏随行的清化发运使
阮忠彦在
义安省襄阳县沈香村的山上磨崖刻碑纪功,碑文“字画掌大,深可寸许。”其曰:“皇越陈第六帝……受天眷命,奄有中夏,薄海内外,罔不臣服,蕞尔哀牢,犹梗
王化。岁在乙亥季秋,帝亲帅六师巡于西鄙,诸部各奉方物,争先迎见,独逆俸(即哀牢酋名)执迷畏罪未即来朝。季冬,帝驻于
密州巨屯之原,乃命诸将及蛮夷之兵入于其国,逆俸望风奔窜,遂降诏班师。”碑文所记“功绩”,正是
越南封建统治者对外侵略、扩张的铁证。
代表封建贵族、官僚、大地主利益的大越国有过一千年的北属
中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国力相对优势。统治者自居于“华”而视
中国以外的邻邦为“夷”,同时使用“受天眷命,奄有中夏,薄海内外,罔不臣服”这种类似中国君主的言辞,积极对外用兵,“以夏变夷”,历世相承,在西、西北、南三个方向不断对邻国发动侵略战争,扩张领土。
大越国扩张的显著特征就是它是由官方策划和民众自发意识交织的结果。为了维护其不断推进的漫长的边境线,越人采用了军事
屯田的方式,募无地
流民垦荒,给了以往无立足之地的底层贫民一条出路,这些开荒种植的农民平时习武、从事生产,战时赴前线作战,随时准备服从军事需要,成为扩张的急先锋。
陈朝后期
胡季犛以
外戚参政。后受到
陈艺宗的信任,掌握了朝廷大权。陈艺宗去世后胡季犛日益跋扈,频繁废帝,1397年强迫
陈顺宗迁都至清化的新都西都,1400年废少帝自立,国号大虞(Đại Ngu)。
年号圣元。同年12月禅位于其子
胡汉苍,自号
太上皇,仍掌大权,就这是历史上的
越南胡朝。
大越国初期的疆域“北边与
中国毗连,大体和今天的越、中边界相同,南边以
横山(今义静省内)为界与占婆接壤。西部和西北部地区,是土、傣、苗等各个部落的故乡。他们仍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只是偶尔才向
李朝进贡”(
越南陶维英《越南历史》)。其领土大体就是
中国历代王朝统治下的“
交趾”故地
红河三角洲,只是现代
越南领土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