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位于昆明市以西约2公里的滇池湖畔。
历史沿革
大观楼地处
昆明城西南,濒临
滇池草海北滨,与苍秀端岩的太华山
隔水相望,又称“近华浦”。
明初,
黔宁王沐英在这里建“西园”。清康熙初年,
吴三桂统治云南,疏挖了小西门
篆塘至草海的运粮河,即今之大观河。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乾印和尚在近华浦始创观音寺。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云南巡抚王继文大兴土木,相继在近华浦建华严阁、催耕馆、观稼堂、牧梦亭、涌月亭、澄碧堂和
大观楼,沿堤岸先后开辟浴兰渚、唤渡矶、涤虑湾、问津港、送客岛、适意川、忆别溪、合舟亭、聚渔村等景点,近华浦成为“远浦遥岑,风帆烟树,擅
湖山之胜”的游览胜地。
昆明
大观楼建于清代,是历史较短的中国名楼,还没有被广大旅游者认识。清
康熙年间建大观楼,
乾隆年间
孙髯翁长联问世,“五百里
滇池奔来眼底”,“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才雄气猛,气势磅碍,光彩夺目。
清末
由云龙评价大观楼:“与岳阳黄鹤相衡,一样雄奇,各有大名垂宇宙……”毛泽东认为长联“从古未有,别创一格”,董必武、陈毅、郭沫若均
题诗赞誉
大观楼和长联。
主要景点
大观楼完整保存着清代以来不少历史文化名人撰写的楹联、匾额、题记、碑刻,包括咸丰的题词,
宋湘、
阮元、
马如龙、
赵藩、
陈荣昌、由云龙、王灿等撰写的楹联,
唐继尧的匾额,郭沫若的题诗……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构成大观楼优秀
传统文化。
弘扬大观楼景区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立足“文化建园”的宗旨。
大观楼近华浦完好保存着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以来兴建的
古典园林建筑群,其中有近华浦四方八角穿心重檐门楼,单檐
歇山雕花门窗的催耕馆、观稼堂、澄碧堂等古建筑,造型别致的牧梦亭、涌月亭及沿湖长廊。
这些传统古建筑,既反映中国清代古建筑的风格,又具有云南地方民族建筑的特色,是云南清代
园林建筑的博览苑。
公园特色
大观楼因长联驰名中外,成为与黄鹤楼、
岳阳楼、
滕王阁齐名的
四大名楼。
毛泽东、董必武、郭沫若等给予了高度评价。在
造园手法上,园林职工紧紧围绕孙翁长联意境布局,不断提高园林水平,充分展示了“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和“洋洋大观”的风貌特色。
园内花木繁茂,假山、亭阁、小桥、流水营造出雅致、隽永的气氛。
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
9:00-17:00
交通信息
景区交通:可乘4、22、54、52、100路公车到终点站下车,或者乘出租车,大约15元左右。
历史赞誉
园内的
大观楼有300多年的历史,
是公园内最重要的景观。
大观楼始建于康熙年间,因其面临
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入园后可游览涌月亭,凝碧堂,揽胜阁,观稼堂等楼台亭榭。
园中最县观赏价值的大观楼临水而建,楼高三层,其中题匾楹联佳作颇多。
清乾隆年间,布衣寒士孙髯翁撰写的180字长联,气势宏大,意境深远,几百年来脍炙人口,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毛泽东给予了“从古未有,别创一格”的高度评价。
大观楼也因“绝世长联”而跻身“中国名楼”。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