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壁垒
军事设施
大西洋壁垒(德语:Atlantikwall)又称大西洋铁壁、大西洋长城、大西洋防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纳粹德国用来防御西线的军事设施,该防线自挪威沿海岸北部至法国西班牙的边界,长达2700公里,主要用来防止盟军登陆欧洲大陆,由弗里兹·托特组织、弗里兹·托特和阿尔伯特·斯佩尔建造,之后由隆美尔所强化,希特勒和宣传部长戈培尔曾大力提倡,称之为不倒防线。
历史沿革
该防线1942年3月开始修建,计划全长约4000千米。该防线为战争中临时构筑,计划工程量又十分庞大,为此在工程高峰期,德军共动员了26万人力,投入1300万吨混凝土和12万吨钢材,在15000个地点修筑了工程。至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战役开始时,防线只完成了部分工程,在加来海峡沿岸工程计划只完成了68%,在诺曼底海岸工程计划只完成了18%。大西洋壁垒是一个线式阵地工程配系,没有纵深梯次配置,在预想可能成为盟军进攻目标的地段上,构筑若干个独立坚固的筑垒地段,配备以重武器,最大可容几个营的守备部队驻守,最小的仅能容纳班、排驻守。在全线的大部分地段上,野战筑城比较薄弱。全线比较重视障碍物的设置,计划在海岸线的广阔地带埋设6000万颗地雷,到1944年6月只埋设了600万颗。在预计最有可能登陆的海滩,把爆炸性障碍物与筑城障碍物结合起来设置若干带,并考虑了障碍物与火力的结合。全线设防的重点在加来地区,诺曼底一带防守比较薄弱。担任该防线防守任务的是德军B、G集团军群第一梯队的27个师及海军岸防部队。多数师人员都不超过编制的70%~75%,武器装备基本上是缴获的。加来海峡沿岸的斯海尔德河和塞纳河之间约700千米地段防御密度最大,由14个师驻防。塞纳河和卢瓦尔河之间约1600千米地段,由8个师担任防御。从卢瓦尔河到法国、西班牙国界则由5个师担任防御。岸防炮兵连和野战远程炮兵连(火炮口径122~406毫米)担任大西洋壁垒的炮兵掩护,平均密度为每20千米正面1个炮兵连。诺曼底登陆战之前,大西洋壁垒一度被宣传为是不可逾越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希特勒德军统帅部想借宣传迷惑敌方,并抬高自己在德国人民心目中的威望;另一方面英美军统帅部为给拖延开辟第二战场制造口实,亦附和关于大西洋壁垒工事坚不可摧这一说法。而诺曼底登陆的事实证明,大西洋壁垒并非不可逾越的强大屏障。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07 14:05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