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袋鼯
环尾袋貂科大袋鼯属动物
大袋鼯属的唯一一种。分布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省东部到维多利亚省南部的海边地区。身长300-480毫米,尾长450-550毫米,成年兽体重1200-1500克。体毛柔软带有丝光,毛色变化较大,从纯白色到灰色。前后肢间生有翼膜,能在树间滑翔,最长滑行距离为100米。
简介
栖居于森林中,尤其是具有大龄老树的森林,偶尔到地面活动,但地面活动较为笨拙。野生大袋鼯单独活动,人工饲养条件可成对生活。母兽的育儿袋内有1对乳头。幼儿刚出生时就在育儿袋中生活,3个半月以后离开育儿袋并趴在母亲背上,随母兽一起在树间滑行。7月龄后可以独立生活,第二年即可参加繁殖。每年繁殖1次,每胎1仔。野外个体寿命可达15年。
大袋鼯是在澳大利亚东部发现的三种大型滑翔有袋动物。 大袋鼯是夜间活动,独居的食草动物,几乎完全以桉树的叶子和芽为食,就像它们的亲戚狐猴一样,南部大袋鼯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烟棕色,一种是灰白色。 中部大、大袋鼯是银棕色,而北部大袋鼯是棕灰色。 它们濒临灭绝。 大袋鼯只吃薄荷味桉树的嫩叶和芽,这意味着大滑翔机只能生活在澳大利亚。 嫩叶是首选,因为它们有更高浓度的蛋白质和较低浓度的木质纤维素,而木质纤维素不能提供营养。 总的来说,桉树的叶子是一个很差的营养来源。 大袋鼯作为一个整体被列为全国易危物种,在昆士兰和维多利亚,考虑到它们之间的分裂和南部物种独特的受威胁状态,这可能需要修改。
大袋鼯的热量管理是通过舔舐四肢和腹侧体表来进行的,直接蒸发是主要的冷却方法。它们还可以使用滑动膜通过增加皮肤表面的隔热层来减少热量损失。大袋鼯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高环境温度,因为尽管树栖栖息地的水可及性往往有限,但它们通过唾液蒸发的效率低下
这些大袋鼯可以消化低营养的叶子,特别是桉树叶物质,其中含有多种酚类和萜类化合物以及高浓度的木质纤维。这些动物在叶子通过肠道时可以消化大约 50-60% 的叶子。它们的肠道有一个专门的盲肠 ,其中含有一群细菌,可以发酵小肠中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对于昆士兰州玛丽伯勒附近的桉树林中的人群,经计算,他们每日的能量摄入量约为 1130 kJ,由每天约 45 至 50 克(0.099 至 0.110 磅)的干物质提供。
成熟的雌性每年都会产下一只幼崽,通常出生在深秋或初冬。发育不全的后代将在接下来的四个月内在母亲的育儿袋中哺乳和发育,并将一直留在育儿袋的安全范围内直到九个月大。
发光滑翔家——大袋鼯
分布
大袋鼯分布于昆士兰州南部、澳大利亚东部、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以及维多利亚中部高地的山地森林。通常通过聚焦横断面(被认为低估了实际种群规模)、无线电标记和猫头鹰叫声回放来进行跟踪。
大袋鼯根据几个因素选择栖息地,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特定种类桉树的存在。在含有甘露胶 ( E. viminalis ) 和山胶 ( E. dalrympleana , E. obliqua )的山地森林地区分布水平较高。此外,青果桉的存在似乎改善了以斜果桉为主的森林中大型滑翔机的栖息地质量。决定人口密度的另一个因素是海拔。最佳海拔高度为 845 米。在适宜栖息地的森林中,它们更喜欢老树丛中的高层基底区域。
参考资料
Make our missing wildlife visible again Greater glider.Australian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1 22:15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