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湿热证
中医病症
肠道湿热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由于湿热侵犯肠道,传导失职,表现以泄泻下痢为主的证候。亦称大肠湿热证。在三焦辨证中属下焦病证,多因夏秋之季,感受暑湿热邪,侵犯肠道,或饮食不洁,致使湿热秽浊之邪蕴结肠道而成。
病机
湿热之邪侵犯肠道,阻碍气机,气滞不通,则腹痛腹胀;湿热侵袭肠道。气机紊乱,清浊不别,水液下趋,则暴注下泻;湿热内蕴,损伤肠络,瘀热互结,则下痢脓血;火性急迫而湿性粘滞,湿热疫毒侵犯,肠道气机阻滞,则腹痛阵作而欲泻,却排便不爽,肛门滞重,呈里急后重之象;肠道湿热不散,秽浊蕴结不泄,则腹泻不爽而粪质黄稠,秽臭,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湿热蒸达于外,则身热;热邪伤津,泻下耗液,则口渴,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辨证要点
本证以腹痛、暴泻如水、下痢脓血、大便黄稠秽臭等与湿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调气,行血。 
常用方剂
芍药汤或葛根芩连汤加味。 
常用中药
芍药、黄芩、黄连、大黄、银花、槟榔、当归、甘草、木香、葛根、银花、茯苓、木通、车前子。
其他疗法
针刺
取穴天枢、足三里、阴陵泉、曲池、委中;发热恶寒身痛者加合谷、曲池;暑热吐泻者加金津、玉液;胃脘胀痛者加中脘、内关;食积者加巨阙;便粘腻,腥臭,里急后重者加上巨虚、下巨虚,强刺激。曲泽、委中、金津、玉液可点刺放血,天枢穴刺后拔罐。休息痢加脾俞、胃俞、关元、肾俞。日治疗1次。
拔罐
在大肠俞、三焦俞、气海、天枢、关元和足三里的穴位上,每日拔吸一次。
预防调护
1. 忌食辛辣炙煿之品,多食清淡宜消化的食物。
2. 禁烟、酒。多饮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7 19:39
目录
概述
病机
辨证要点
治法
常用方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