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紫胸鹦鹉
鹦鹉科Psittacula属的鸟类
大紫胸鹦鹉(学名:Psittacula derbiana)是鹦鹉科、Psittacula属的鸟类,是典型的攀禽。体长为22-36厘米,体重为85-168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前额和鸟喙之间有一条黑色的羽毛,下巴以及脸颊下方有一条很宽的半圆形黑色羽毛;头部为浅蓝紫色;胸部、腹部、翅膀下方和大腿的部分区域为浅灰蓝紫色;尾羽中间为绿底蓝色,尾羽外侧为绿色并带有蓝色的滚边;上鸟喙为红色,尖端黄色,下鸟喙黑色;虹膜浅黄色。
形态特征
大紫胸鹦鹉体长为22-36厘米,体重为85-168克。具有性别二态性,雌性和雄性德比鹦鹉之间的主要身体差异是它们的喙,雌性喙全黑,雄性喙橙红色。虹膜黄白色;上嘴珊瑚红(♂),橙黄(幼♂)或黑(♀)色;下嘴黑色;脚灰绿黄色。
雄性成鸟:头及颈侧紫灰色,额及脸部沾紫蓝色,或有沾紫绿色,前额沿着嘴基有一黑带向两侧后伸至眼,下嘴两侧有一大型黑斑经下颊达颈侧,与颏部的黑色连成一整块;后颈及腰至尾上覆羽辉绿色;上体余部为稍呈褐的绿色。各尾羽的中央蓝色,两旁绿色,但越近外侧的尾羽蓝色越少,各羽更或多或少具黄褐色的内缘和羽端。翅上小覆羽大都与背同色,但翅上的大、中覆羽黄绿至黄色,初级覆羽及各飞羽外翈暗绿色而具黄至黄绿色羽缘,内翈褐色而具近白色的羽缘。下体自颏的黑斑以下葡萄紫色或更沾多少紫蓝色;肛周、尾下覆羽及覆腿羽绿色。翅下小覆羽基部褐色,端部带紫灰的绿色;中覆羽葡萄紫色或沾紫蓝色;大覆羽褐色。
雌性成鸟:似雄鸟,但中央尾羽较短;额无蓝色;覆耳羽后具呈褐的粉红色带。
雄性幼鸟:额及头侧褐灰而沾紫色;头顶草绿色;胸葡萄紫沾绿色;腹及以下草绿色,部分羽色具葡萄紫色羽端和紫蓝色近端。
雌性幼鸟:头、颈、胸均呈灰褐色,髭斑及额斑模糊,脸略见沾蓝;腹及以下绿色,羽端略沾紫色,较老的下体全为葡萄红色。
栖息环境
栖息于高地地区,在海拔1250-4000米是主要栖息地,主要栖息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丘陵地带,阔叶林到针叶林、有浆果的阔叶林,或开垦地的核桃林等都是它们活动的地区。会随着季节作垂直的迁徙,以避开严寒与寻觅充足的食物来源,有时候会前往农耕区觅食活动。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的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及云南东北部。
生活习性
行为
通常结成30-50只的大群成群活动,在繁殖季会组成至多50只左右的群体,聚集时十分吵杂,很少成对或单独活动,会前往靠近城镇附近的都市区活动;在某些地区有年度迁移的习性,会在不同的高度之间来回移动,迁移的地点完全视食物充足与否而定;大紫胸鹦鹉的叫声非常粗哑刺耳,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的见。
食性
以毬果种子和松籽、青冈百眼藤等其他植物种子、坚果等为食。食物还包括大麦、玉米、农产水果、种子、嫩芽、浆果等,还会食用一些昆虫,偶尔也会前往花园或是农耕区觅食谷类作物和水果等。
生长繁殖
在野外的繁殖季为6月中旬至7月,筑巢于树洞内,偏好在白杨木筑巢。雌鸟在树上的巢穴里产下2-4枚卵。幼鸟孵化期约为23天后孵化,8-9周后长出羽毛。
人工繁殖的大紫胸鹦鹉约在每年的4月开始繁殖,可以提供30厘米×30厘米×65厘米的厚木巢箱。一次会产下2-4枚卵,孵化期23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8-9周,人工养育下的幼鸟到了2岁就可以成熟,但是仅会生下无精蛋;野外的大紫胸鹦鹉通常都需要5岁左右才正式有繁殖能力。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4年7月1日——无危(LC)。
种群现状
由于世界市场的宠物贸易而导致的诱捕,大紫胸鹦鹉种群被怀疑正在缓慢下降。MacKinnon和Phillipps(2000年)声称该物种经常在巢穴中被捕获用于宠物贸易,导致其在当地濒临灭绝。大紫胸鹦鹉在两个国家鸟类市场的存在证明了这一点,例如中国西南部的贵阳(Dai和Zhang 2017年),以及国际市场,例如阿尔及利亚的每只2044美元(Idir等人 2023年)、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Handal等 2023年)、新加坡(Eaton等 2017年)和中国台湾(J. Eaton in litt. 2024年)。虽然尚不完全清楚这些是野生捕获的还是圈养繁殖的个体,但该物种被认为具有极高的价值并在境内外销售的暗示仍然存在。尽管如此,下降速度并不快。在大多数情况下,市场上只有一到两只个体被出售。此外,该物种显然在开发最少的偏远高海拔地区最为常见。尽管一些地区似乎有丰富的物种,但过去的局部灭绝和衰退(2011年)表明该物种整体上正在衰退。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9 10:4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