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鳜为鲈形目鮨科鳜属鱼类,俗称桂花鱼、嘴爪等。大眼鳜体高,侧扁。头大、吻尖。口端位,口裂大,上颌骨后延伸达眼下缘。下颌明显超过上颌,口闭合时,下颌前端齿外露。眼大。体被小圆鳞。侧线完全。体背棕黄色。体侧有不规则的棕黑色斑块和斑点。奇鳍有由黑色斑点组成的条纹,尾鳍后缘棕黑色。
形态特征
背鳍XI-XIII-2--16(多数XII-13--14);胸鳍i-ii-13--16(多数i-13--l4);腹鳍i-5;臀鳍Ⅱ-8--10(多数II-9)。侧线有孔鳞83--122。鳃耙数4-7(多数6)。鳔一室。幽门垂54--118(多数70-98)。标准长为体高的2.3-3.l倍,为头长的2.3-2.8倍,为头高的2.7-3.6倍,为吻长的6.O-9.1倍,为眼后头长的4.8-6.3倍,为尾柄长的8.3-12.l倍,为尾柄高的8.0-9.7倍,为背鳍基长的1.8-2.2倍,为臀基长的5.7-7.8倍。头长为吻长的2.4-3.4倍,为眼后头长的1.6-2.4倍,为眼径的4.3-6.2倍,为眼间距的5.O-8.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6-1.0倍。体较长,侧扁。头、背部轮廓线隆起,胸、腹部轮廓线路呈弧形。口大,端位,略倾斜。下颌突出于上颌之前,口闭合时下颌前端的齿不外露;上颌骨后端宽阔,末端伸至眼中部或稍后下方,其中大个体的下颌末端常伸至眼后缘的下方。两颌、犁骨和腭骨具细齿,呈绒毛状齿带。上颌前端两侧犬齿发达、丛生,两侧细齿排列成行;下颌前端两侧犬齿较细弱,两侧中后部犬齿发达。犁骨齿团近圆形,齿较发达。腭骨齿带呈长条形,齿较细弱,排列略呈“八”字形。鳃盖发达。前鳃骨后缘锯齿发达,隅部和下缘具强大刺棘。间鳃盖骨和下鳃盖骨下缘无锯齿。鳃盖后上角有2扁刺棘。眼大,侧上位。每侧鼻孔2个,前鼻孔呈短管状,后鼻孔椭圆形,距前鼻孔近。鳃孔大,鳃盖膜发达,鳃耙硬,较粗,末端钝,其上有细刺(大个体);第二、三枚鳃耙最长,其长度约与鳃丝等长。背鳍2个,相连,前部约2/3为鳍棘,后部约1/3为鳍条组成,外缘圆形。背鳍基部后端约与臀鳍基部后端相对。胸鳍较宽呈扇形,向后上方斜伸。腹鳍较窄,末端后伸不达肛门。臀鳍外缘圆形,末端接近或达尾鳍基。尾鳍后缘近截形。身体被圆鳞。鳃盖上有小鳞。体上部鳞大,下部鳞小。体侧棕黄色、灰黄或灰白,腹部灰白色。头部两侧各有l条贯穿眼的褐色斜带。头背部至背鳍前有一褐色带纹。背鳍基部有4个黑褐色鞍状斑纹。体侧满布有不规则的棕褐 色斑点和条纹。背、尾鳍上有数列棕褐色斑点。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大眼鳜喜生活在水面开阔的江河、水库的流水环境中。
生活习性
大眼鳜通常在静止或微流水的水体中生活,对外界的光线和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它们通常在白天潜伏,夜晚活动。刚出膜的仔鱼没有明显的避光性,3日龄后逐渐表现出避光性。
大眼鳜是肉食性的凶猛鱼类。春季游至浅水岸边觅食,以鱼类和虾类为主食。冬季活动减少,栖于岩石洞穴中过冬。大眼鳜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掠食者,其消化系统高度发达。在自然环境中,大眼鳜全年都会摄食,且食物组成会随季节变化。春冬季的食物主要由鱼类、虾类和植物碎屑组成,而鞘翅目幼虫和淡水壳菜则是次要食物。在夏秋季,大眼鳜的食物组成更加复杂和多样化,除了鱼类和虾类,还包括鞘翅目幼虫、昆虫卵和淡水壳菜等。
分布范围
大眼鳜属于中国特有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中游及通江的各湖泊及珠江流城各水系,有流水环境者均有此鱼。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大眼鳜产卵期一般从6月初开始,一直可延至8月初。大眼鳜的雄性个体在1-2龄时会达到性成熟,比雌性个体早1-2龄。当大眼鳜性成熟时,它们会在繁殖汛期的流水中将精子和卵子排出体外,并在水中受精。受精卵会迅速吸水膨胀,进入胚胎发育阶段。
人工繁殖
大眼鳜通常采用网箱或池塘养殖方式。网箱一般采用浮动式框架,材料为聚乙烯。若在池塘中养殖,需在放养鱼苗前对池塘进行消毒、清淤、暴晒,并配置增氧机。定期使用生石灰和“双硫”合剂,一般每隔3天向池塘注入新水。在阴雨期间或天气闷热时,应适当开启增氧机。在越冬前,应及时捕捞达到一定指标的成年大眼鳜。
主要价值
大眼鳜的肉质细嫩丰满,肥厚鲜美,并且高含多种营养元素,具有降血糖、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