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径庭(拼音:dà xiāng jìng tíng)是一个
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
庄子及其后学《
庄子·逍遥游》。
先秦·庄子及其后学《
庄子·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春秋的时候,在楚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隐士,叫
接舆。接舆的性格十分孤傲,他吃的粮食都是自己种的,也不会为了当官就去考功名。每天,接舆都过着隐居生活,不和任何人来往。接舆还写过《凤兮歌》来讽刺
孔子,他认为孔子的思想是很不正确的,他甚至表示不愿意和孔子交谈。当时人们都叫他“楚狂人”。
有一天,肩吾和连叔两个人在一起聊天,他们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楚狂人。这时,肩吾对连叔说道:“你知道在人间有一个叫接舆的人吗?大家都叫他‘楚狂人’。”连叔点点头说:“我好像在哪儿听说过,不过对这个人不是很了解。”肩吾一听,就对连叔说:“这个楚狂人啊,可真是不得了。最近我又听说他的一番言论,我越来越觉得他说话太夸张了,而且分析起来丝毫没有根据。有的时候,听楚狂人说话,就会越听越觉得他说的离奇,那感觉就像是天上的银河一点儿边际都没有。有的时候又像是门外的小路和门内的庭院一样,感觉差了很多。他说的话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连叔听肩吾这么说就觉得很好奇,于是问道:“他到底说了什么啊,让你觉得这么离谱呢?肩吾顿了顿说道:“他说在很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仙,这个神仙的肌肤就像冰雪一样白皙,他不吃任何粮食,只喝一点儿露水,吸一吸清新的空气。他还说那位神仙每天都乘着龙驾着雾,在各个地方随意游览。你说他说的这些话也太狂妄了,有谁会相信呢?”
对于盲人,没办法同他们一起欣赏花纹和色彩,对于聋人,没办法同他们一起欣赏钟鼓和乐声。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事物自然也大不相同。成语告诉人们,当遇到和自己认知“大相径庭”的人或事物时,要以一种客观心、清净心、不迷心、觉悟心来看待不同事物、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坦然面对与他人“大相径庭”的不同,取长补短,丰富自我。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诗意与狄归昌同。而其恻怛规戒,涵蓄不露,则大有径庭矣。”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诗二》:“诸人之诗,虽则尖新太露圭角,乏浑厚之气,然能铺写情景,不专事绮缋,其与但为风云月露之形者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