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大理一中)坐落于
大理古城,校园内有州、市两级重点保护的
西云书院旧址,有“种松碑”、“御碑”等著名碑刻,学校为云南省一级一等重点中学、
成都军区国防生生源基地。
历史沿革
光绪三年(1877年)10月15日,云南提督杨玉科调任,将其在大理的爵府、田产及其它产业捐赠地方办学西云书院,为五府(大理、楚雄、永昌、丽江、顺宁)三厅(蒙化、景东、永胜)共有。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迤西“高等学堂”始办新学。
宣统二年(1910),又改为云南省第二模范中学堂(附设初级师范),由前清举人、由云龙任学堂监督。民国建立后,由省命名为省立第二中学,数年后又被改办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0余年。
宣统三年(1911年),更名为“省立第二中学”。
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李浚校长任内,校务会议确定1887年10月15日为学校成立纪念日。
民国二十一年(1932)改为省立大理中学,之后中学性质未再改变,并在高中部设师范科。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0月,学校举行了70周年校庆,当时的省府主席卢汉、省教育厅厅长王政为学校题词祝贺。
1949年5月,云南省政府决定将省立大理女中并入大理省中,实行男女合校。
1950年,国立大理师范、省立大理女中、县立中学、私立中正中学并入,改称大理人民中学,附设师范部。
1953年,师范部划出另办,学校始称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并被列为当时省属4所重点中学,大理中学师范部划出,单独设立大理师范学校。
1956年,学校被评为全省3所先进中学之一。
1993年7月,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
2000年4月,学校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二等完全中学”。
2001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称号。
2010年5月,大理一中通过晋升云南省一级一等高级中学省级评估验收。
2011年1月,学校被评为云南省一级一等中学。
2015年3月,大理一中被省教育厅认定为“云南省普通高中办学综合评价一级一等”学校。
2016年6月,学校加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被选为常务理事长级学校。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占地68亩,有38个教学班,学生2000余人。
硬件设施
截至2010年6月,学校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田径和篮球、排球、足球场,标准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多功能语音室、多功能厅、多媒体计算机房等教学设施。2004年8月,学校建成二层仿古建筑教学楼,该教学楼共有24个教室。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在2000年建成主干千兆、百兆交换机至桌面的校园网,新建了2间学生机房、2间多媒体教室、2间语音室、及教师备课室等多功能教室,2004年启动了校园网建设二期工程,在2004年9月份完工并投入使用。
大理一中图书馆有藏书12万余册,学生人均70册,藏有西云书院时期线装书9400多册,内容涉及三礼、掌故、古文渊鉴、自制历史地理讲义、手绘海图。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有教职工172人,其中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74人,37位教师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州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4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州、市级优秀教师70余人、州市级骨干教师2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1人。
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赵胜祥
省级优秀教师:唐华等
合作交流
学校分别与泰国博丁一中、澳大利亚梅尔滨中学等多所学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先后数次组织师生到日本、美国、英国进行教育参观交流。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截至2024年7月,学校近5年有2位同学获得国赛铜奖,有200余位同学获得省赛奖励。多人次获“叶圣陶杯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获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青年组)一等奖。
2022年,学校“人工智能”战队在“AI在未来”全国线下赛中获季军,学校获“全国优秀学校”奖。
2023年,在上海举办的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上,学校战队在Amazon DeepRacer无人车“Girls intech”竞赛环节的比拼中获得了季军的成绩。
2024年,30位同学正在参加“AI在未来”全国赛第一轮晋级比赛。
2024年,学校获首届七彩云南校园“三大球”超级联赛中学组男子篮球项目亚军。
2023年,学校获云南省高中女子篮球四级联赛全省季军。
2020—2023年,学校男、女篮连续四年获得大理州高中篮球四级联赛冠军。
教师成绩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在国家级、省级中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有2次获得国家一等奖、有38次获得省一等奖。学校已有20个课题通过了国家、省教科院验收结题,教师有600余篇论文刊登于省内外各种教育教学刊物。
学校荣誉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学校、“云岭先锋·育人红烛”党建示范校、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全省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全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实验学校、“第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等荣誉。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校徽如下图所示:
校园文化
读书养气,敬业乐群
《美丽的大理一中》
文物古迹
学校大门始建于同治年间,采用白族民居典型的“一高二低三滴水”式样,由柱、梁、九踩、斗拱组成曲线优美的屋面,雄伟、厚重、大气,为大理地区清代府第门楼的代表。校园内林荫道上有山茶、丹桂、腊梅、紫薇、滇朴、柏、榆等百年以上古木,其中罗汉松1920年由植物学家康培和史密斯定为新种,称之为大理罗汉松的“国际标准模式”,树高近8米,移栽树龄172年。
杨玉科府邸为一进四院,第三院为议事厅,即现存的中天井,又称至诚院。整院为二层,面阔五间,楼上婉转相通,俗称“走马转角楼”,主房厢房与围墙组成一个大天井、四个小天井,又称四合五天井,为穿斗式木结构,宽敞明亮,为“诚信书廊”和学校办公区。中天井西南角有一古井。
西云书院旧址位于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校园内,是一古典书院式的园林,光绪三年(1877年),原屋主杨玉科调任广东提督后,把宅院拿出来给地方办学,因杨玉科号云阶,故名“西云书院”。建筑分府邸和花园两个部分,整个建筑群严格依照封建宗法礼教的传统,按轴线左右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并且呈现出云南白族民居样式。府邸部分为三进四合院,大门向东,形制为垂花门,门内迎面建影壁,使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影壁前后及庭院四角砌有花台,分植山茶、丹桂、腊梅和玉兰。进入大院依次为门厅、过厅、大厅,最后一进院为住房,系二层建筑,楼上宛转相通,俗称“走马楼”。三院的左右纵轴线上,分别布置为客厅、书房。内院正殿前为大理石板地和雕栏,房屋用穿斗式木结构,并使用斗拱和彩饰,房顶铺琉璃瓦。府邸四周为封闭式砖墙。1987年,西云书院被
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一中校园“南花厅”内有宋湘种松碑,种松碑为宋湘在道光年间任大理知府、迤西道台时买松子三石、种松6年成林而作,共3首,西云书院山长(今称校、院长)韦履洁(保山人)以诗作原迹双钩刻石立于“湛园”,碑高1.6米,座北向南,2000年后新修校园,移至西边。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知名校友
张伯简、
王复生、
王德三、
施介、
周保中、杨杰、
陈景、
宋文骢、张海秋、
寸树声、马曜、冯耀宗、杨贵昌、张文勋、李树楠、刘正全、吴天佑等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