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河
北江支流
大燕河。是县境内北江最大的一条分流,在江口圩对面的潖江南岸起,向南流经湖洞、源潭圩、新马、经洲心的沙湖、联岗、佛祖和龙塘的白沙、石角的小河等地,在大燕口汇入北江,长45公里,流域面积580平方公里,两岸有耕地面积约21万亩,河床平均比降0.14‰。此河在源潭段又名源潭水,在龙塘段又称龙塘河,河床中间高,两头低,以源潭紧水坑附近最高。枯水期紧水坑口以上河水向北流入潖江,源潭以下河水向南至大燕口汇入北江,只在洪水季节,北江河水才经潖江流入此问道,分流后再在大燕口回归北江。
概况
大燕河。是县境内北江最大的一条分流,在江口圩对面的潖江南岸起,向南流经湖洞、源潭圩、新马、经洲心的沙湖、联岗、佛祖和龙塘的白沙、石角的小河等地,在大燕口汇入北江,长45公里,流域面积580平方公里,两岸有耕地面积约21万亩,河床平均比降0.14‰。此河在源潭段又名源潭水,在龙塘段又称龙塘河,河床中间高,两头低,以源潭紧水坑附近最高。枯水期紧水坑口以上河水向北流入潖江,源潭以下河水向南至大燕口汇入北江,只在洪水季节,北江河水才经潖江流入此问道,分流后再在大燕口回归北江。
支流介绍
注入大燕河的支流有松塘水、青龙水等共11条。其中较主要的支流:
(一)青榄海。由洲心的大东村起,向南流经沥尾,六步湾至三丫海流入大燕河,两岸耕地约3万亩,是洪泛区,水灾严重。1932年整理河道时,堵塞了上游,1952年建清东围时又堵塞了下游,从此便成为低洼储水道。
(二)三角海。在北江左岸洲心南够海边村起,向东南流经南妙、岗头、元罗岭至沙塘闸注入大燕河,两岸有耕地约5万多亩,以前常受北江洪水淹浸。民国17车(1928年)建造清银公路时,堵塞了进水口作路基,1952年修建清东围时又堵塞了元罗岭出口处,引水至沙塘坑口,并建电动排涝站,由于进水口与出水口都堵塞了,三角海遂成为清东围的内涌。
(三)迎咀河。发源于花县柴厂尾,向西南流入迎咀水库,经大莲在莲塘的闸口村注入大燕河,长30公里,集水面积132平方公里,有耕地13.76万亩,平均比降0.3‰,1958年兴建大莲围时,把原穿过大莲围中部的旧河道改道经大莲圩东流入大燕河。
(四)银盏河。发源于龙塘与花县接界的尖峰岭伯公坳南麓,向西南流入银盏水库,经银盏、陂坑、龙塘圩东南侧,在神石水闸注入大燕河,长22公里,集水面积133平方公里,有耕地5.66万亩,平均比降0.36 ‰,有银中水、石硖水、陂坑水等较大坑涌水注入此河。1958年兴建龙塘围时,在三加村上改道经龙塘圩旁至风车岭流入大燕河。
(五)乐排河。原是北江故河道之一段,由大北河左岸的扶在头高咀起,经南村、塘头、大布(现名新基)、民安、兴仁圩、流经花县的国泰圩、白泥圩、赤泥圩至番禺县境入珠江河网,县境内长22.62公里,流域面积103.5平方公里,有耕地约5.3刀亩。此河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河床积沙甚多,平均比降为0.2‰,枯水期流量仅有0.6立方米/秒。
参考资料
水道.清远县志.
最新修订时间:2019-12-21 13:48
目录
概述
概况
支流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