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是在2023年11月17日在
成都正式揭牌成立的研究中心。由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起成立。
发展沿革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均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1983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前身——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挂牌,刚一成立就参与到大熊猫抢救中。彼时,因箭竹开花,邛崃山系等大熊猫分布地区的大熊猫主食竹大面积枯死。在世界自然基金会支持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抢救野外饥饿、伤病的大熊猫。
由于受伤、饥饿致病的大熊猫实在太多,为了方便转运和救治,1987年,成都市政府决定建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并与成都动物园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随后的岁月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与成都动物园逐渐剥离,先后归属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等业务部门管理。在长期的运作中,以大熊猫圈养繁育为主要业务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了外地游客来蓉热衷的“打卡点”。
尽管都致力于研究和保护大熊猫,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各自忙碌的状态。
1983年至2013年,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与卧龙特别行政区、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署办公,直属原四川省林业厅(现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管理。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先后在雅安市和成都都江堰市设立碧峰峡基地、都江堰基地。2013年,中央编办批复同意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为原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属事业单位。2015年底,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挂牌成立。依托省级和国家级业务主管部门,加之长期从事大熊猫野外放归,并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提供科研技术支撑,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定位方面,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差异明显。
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推动两者牵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都不低
实际上,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推动两者牵手的呼声并不算小。
2023年11月17日,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的研究中心。
平台构成
该平台是整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两家科研机构资源基础上,聚集全国大熊猫科研优秀团队,打造的大熊猫科研合作交流世界级平台。
平台发展
该平台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牵头的大熊猫保护研究学术委员会和大熊猫保护国家创新联盟,建设国家林草局大熊猫重点实验室,大力推动创建大熊猫等濒危动物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
政策支持
国家林草局、四川省林草局、成都市政府联合出资首期1.1亿元设立大熊猫保护研究基金,同步启动国家公园野生大熊猫种群与栖息地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圈养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两个重大联合攻关课题。国家林草局在资金项目和政策方面给予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大力支持。成都市政府制订了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激励等多方面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