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兴
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
刘同兴,男,汉族,1942年9月出生,山西临汾市尧都区南段村人。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国创书画院院士、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剧协会员、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会员、瓷魂斋晋阳美术馆高级顾问、山西省剧协理事、中国艺术产业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曾担任山西省歌舞剧院院艺术创作室主任、党总支副书记。
山西书法家作家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由音乐转向书法和写作创作,继而从事书法、小说、电视剧、戏剧、歌舞、诗歌、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并均有建树。熟稔真、行、草、隶、篆等各种书体,对书法艺术有一定造诣。书法作品曾获“最高成就金奖”、“终身成就奖”、“全球华人诗书画大赛金奖”。事迹被收入《中国文艺家传记》、《世界名人录》、《中国作家大辞典》、《科学中国人》等辞书。1995年荣获国家文化部和人事部授予的“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人才库入网资格,并担任该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调研员。先后被授予“中国杰出文化名人”、“新世纪中国书画代表人物”、“中国传统艺术名家”等荣誉称号。历年来发表上演了大量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绝代老艄》、《老六闸》;中短篇小说:《威风乡人》、《会塑像的姑娘》、《秋叶》等;电视连续剧《中国有个工人旅》、《晒太阳的地方》、《黄与黑》等;歌剧《希望之火》、《华表》、《心灵之花》;话剧《朱小彬》;散文集《故乡随笔》;交响大合唱《路之歌》;报告文学《西瓜大王》等。其中,中篇小说《威风乡人》获山西省赵树理文学奖。电视剧本《晒太阳的地方》获中央电视台96全国优秀电视剧本征稿中篇三等奖。四幕歌剧剧本《华表》获第三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银奖。五场话剧《朱小彬》(合作)获文化部优秀创作奖、山西省文学艺术金牌奖。五场歌剧《希望之火》在北京演出反响强烈,各报纷纷发表评论,称该剧“以其尖锐的主题、火辣辣的笔触、艺术上大胆探索的精神在首都舞台上燃起一团希望之火。”由其担任创作组长、总体设计并撰稿的大型歌舞《黄河鼓乐舞》曾获山西省国际锣鼓节、中国第二届民间艺术节金奖。三集电视剧《黄与黑》获1989年飞天提名奖。大合唱《路之歌》(歌词创作)作为国庆45周年献礼演出获广泛好评。
刘同兴故乡随笔
记忆中的磨滩
磨滩说是滩,实际上并不大,是一个只有三四十户人家的村中之村,俗称磨滩里。她隶属临汾河西南段村。南段村村落狭长,由西北至东南,有一里多地,中间拐了两道弯,像一根辘轳把,磨滩里就处在辘轳把的末端。而我家院子的位置就在末端的末端,东南角把边。当年我家的院子又新又大,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砖包瓦厦,院落宽展,村里人一说“新房子”,都知道是指我家。听老人们说,就在我家往东下坡百来米的地方,从前有座磨房,靠旁边河水作动力磨面,周围是一片滩地,磨滩由此得名。磨子的遗迹至今仍依稀可见。
家乡地理位置的优越、自然环境的幽美,以及村民坚守的纯朴善良的传统美德,使我终生难以忘怀!
就在我村北面五里远的刘村,明朝时出过一个大人物张润,嘉靖年历任工部、兵部、吏部尚书等职,人称“张尚书”。大致相当于现如今国家部长级人物吧!为开发利用西山脚下龙子祠的泉水,他主持开挖了两条水渠用于灌溉。龙子祠往北流向的叫上官河,往东流向的叫下官河(一说是唐朝的尉迟恭督令开挖)。两条渠使吕梁山下汾河以西数百个乡村农民受益。可喜的是,上官河就在我村磨滩的西边分成三条河流:头河、二河、三河。分河的闸口离我家也就百十米的样子。该给哪条河放多少水,由河管会决定。小时候时常会看到下游农民扛着家伙成群结队气势汹汹来到闸口为浇地护水争水,甚而打斗,让人胆寒。高高的闸板将河水封堵于闸口时,形成一个小小湖泊,清水荡漾,深不见底,是个天然的游泳池。每临暑天,青壮男子便在这里耍水,小时候,家里人绝对禁止娃娃们下水,因此,我只能欣羡地望着大人们光着一丝不挂的身子在水里痛快地游玩。直到上了初中,遇逢节假日,便偷偷来到闸口,大着胆子下水玩个痛快淋漓!我打小喜欢游泳与这条上官河很有关系。
三河分界的东南岸上,有一座山一样的土丘,长约千米,高近百米,村里人叫它“圪塔子”,就横卧在出我家院门西望的视线里,走过去也就二三百米远。所以,从小在我的印象里,我们家有山有水。后来才晓得这座山丘是当年开挖上官河时堆起来的渠土。圪塔子表层为砂石,春夏季节,长满低矮的小草,开着一簇簇野花,小时候,我们常上去玩耍。此外,它也是放牧的好地方,丘坡里到处是羊粪蛋。每逢雨过天晴,山丘地表就会生长一种很像木耳的地皮菜,但比木耳薄、软,土话叫“地碗碗”。每下过雨,家母就会让我上圪塔子捡地碗碗,捡的人很多,但都能满载而归。捡回来后,淘洗淘洗,炒菜包饺子,都非常美味。至今我闹不清这种地皮菜是如何变化而成的,老人们说是羊粪蛋变的,我表示怀疑。
三条清水河流经一个小小村落,那该是多么赏心悦目的事!而我家院门跟前,便有三条河中的“三河”自西向东流过。河宽两三米,河水清澈见底,常年不断,待在家里,日夜都能听到门外哗啦啦的流水声。河两岸长满大树、灌木和青草,将河堤护卫得牢实又牢实。每当酷暑难忍的时候,就出门搬上小板凳坐在清凉的河中纳凉,白天头上有树荫遮阳,夜晚有清风吹拂,那叫一个美呀!最有意思的是,夜间打上灯笼,下到河里搬起大石头,便能捉到大大小小的螃蟹,家乡的土话叫“夹子”,或许因为它的两条前腿长着一对大夹子的缘故吧。洗衣裳、淘米、洗菜,出门便可,方便之极。
“三河”从我家往上四五十米的地方,是一段开阔的缓坡。河北岸摆放着一长溜不规则的平面大青石,供人们洗涮劳作。河对面有一株苍老的皂角树,硕大的树冠像一把巨伞,正好为隔河的人们遮阳。因此,这里成了乡邻们相聚的好去处,除了姑娘媳妇们或蹲或坐,在青石板上捶衣洗菜,人们还端上钵碗聚坐在这里吃饭聊天,娃娃们下到河里耍水嬉闹,尽享天伦之乐。
磨滩里有两大姓。“二河”以北叫北院,住户基本姓王;以南叫南院,住户大都姓刘。刘姓王姓各有其祖先,但自古和睦相处,从不对立。就在“二河”与“三河”的中间位置,先人留下一座庙院,院子不大,人称小庙。院内有一株古柏,树龄大约在百年以上。正殿供奉菩萨坐像,东西厢房从前是五闾(磨滩编为南段第五闾)村公所,解放后分给外来贫民。给我印象较深的是磨滩里的公共财产锣鼓家伙、龙灯、旱船等物就保存在庙中的大殿之内。每当过春节,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村人天天都要将锣鼓搬出来,在庙门前的小广场上从早敲到晚。大凡村里的男人们,无论老中青,都会敲两下。人们吃罢年饭,穿戴一新,聚在庙前,操起家伙,尽情挥洒着一年一度的欢愉,每张脸上都洋溢着庄稼汉的快活。一面大鼓,一对铙钹,一对大镲,十几面铜锣,按祖上传下来的锣鼓经敲打起来,时而急促,时而平缓,时而激越,时而低回,真的非常好听!听大人们敲锣鼓是童年过大年最愉快的事之一。因为村村都有锣鼓,所以一到过年,四面八方整日飘散着锣鼓声响,那种过年的气氛不能再足了!后来我到省城上了艺术学院,方知老家敲的锣鼓叫威风锣鼓。名如其实,此锣鼓真的威风之极!
还有一件事是春节必办的。每逢过年,村里汉子们就要在小庙左侧的空地搭一架秋千,足有两三丈高。打秋千是春节时男男女女大人娃娃们都爱玩乐一种活动。有一人打的,有两人打的。胆大的女孩子把秋千打圆了,脚踏板竟能超过秋千顶端的老杆。让观者叫好不绝。
磨滩二河以南紧靠三河的村中间,有一处空旷的庄稼场,足有两个篮球场大,出我家院子十几步便是。这个场子好在它不仅用于庄户人家收秋打夏,更是村人游戏娱乐的场所。谁家老人过寿、娃娃过满月,请来说书的便在这里设书场。太阳一落山,各家各户男女老少自带板凳陆续到来,围坐在说书人周围听书,有时会听到公鸡打鸣。每当酷暑之夜,乡邻们就各自携带凉席纷纷铺在场子里纳凉,躺在凉席上边摇着蒲扇边聊着大天,或睡它个通宵达旦,十分惬意!逢年过节,娃娃们还会在这里玩“跳方”、玩“跳绳”、踢毽子、嘣蛋蛋,大人们踩高跷,跑旱船,不一而足。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夏收季节“扎麦垛”。麦子收上场,晒碾三遍,将麦粒脱净,就要将剩下的麦秸扎成麦垛。麦垛似一座圆形的小房子,坡顶用泥巴糊起来,以防漏雨麦秸腐烂。这种保存方法,使得麦秸可供农家一年喂牲口烧火之用。无论谁家扎麦垛,都要告知乡邻齐来动弹,所以这是一种异常热热烈而又热闹的劳动场面。一两个后生站在不断增高的麦秸堆上踩踏整理,众男女就散布周围,手执木杈将场上的麦秸一杈一杈往麦堆上扔,直到麦堆增加到一定高度(要看麦秸多少来定麦垛的大小)。人们边动弹边说笑,十分快活。活干完,所有参与者都要在主家吃一顿粉条炖豆腐大烩菜外加炸油卷子。油卷乃用发起的新麦白面炸成,圆形,巴掌大小,中间有个窟窿,十分好吃!此种夏收的乐趣,不次于过年。
农民自古靠种地为生。磨滩里自然条件的另一个优越之处在于她有三种田地可供耕作:水地、漫地、旱地。上官河在磨滩一分为三使村东的土地全部可以水浇。一年种两茬,冬夏种麦子,秋天种玉米,旱涝保收。粮棉蔬菜样样可获丰收。即使三年困难时期,家乡也能保住温饱。这说的是水地。
所谓“漫地”,就是可用洪水灌溉之地。磨滩村西,地势偏高,越往西越高,直抵姑射山脚下。因故村西的土地浇不上上官河的水,只能靠天吃饭。但每年夏天一下大雨,山洪暴发,洪水便从西山的仙洞沟里狂泻而下。先人们专门修了引洪水浇灌的渠道,利用洪水浇地。我们那儿人称洪水为山水,山水比河水肥地,每年只要能让山水漫一次地,地表便可增加好几寸厚的肥沃土层。所以漫地种麦子的亩产往往比水地还要高。山水漫地好是好,其辛苦也是难以想象的。家乡有个怪现象,夏日打雷下暴雨,一般人们是往家跑,而我们村的男人们是肩扛闸板和钢锨冒着电闪雷鸣及铜钱大的雨点往山地急奔,他们要赶紧去封堵山洪,好把洪水不失时机地引入自家的田地。小时候,我就见过比我大几岁的堂兄刘东学,身披蓑衣,冒着雷雨,扛起闸板跟着爷爷冲出院子。
所谓“旱地”,是连山洪都浇不上的村西土地。它还在漫地以西,村里人叫“羊毛滩”。那里一般作为坟茔或放牧之用;即便种地,也只能种些豆类或糜黍之类的耐旱作物。
老家有句民谣:“南北段,村子长(土话独uo),大人娃娃会编活。”说得是段村人有一门编织手艺,那就是用荆条编筐编笼编平整土地用的耱耙之类编织物,在当地方圆有名。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村中的庄稼场、空闲地儿、住家的小院里,到处都可以看到编笼子、编筐子的男人,他们有的是爷爷辈,有的是叔伯辈,邻里乡亲就是凭着这种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把编织品挑到集市上卖些小钱,补贴家用。编织品必须用荆条,这种条子柔韧耐磨,是其它条子不能比的。我村往西走十多里路,就进入西山,其实是吕梁山脉姑射山。山中有条大沟,名叫仙洞沟。相传,尧王跟第一任妻子“鹿仙女”的成亲洞房,就在此深山的一个山洞里,故称其为仙洞沟。沿仙洞沟一直往里走,便进入林木覆盖、郁郁葱葱的连绵高山。那里荆丛遍野,成片成片的紫色荆花妖娆多姿,香气醉人。村里的汉子们,每到秋季,便纷纷进山杀条,家乡土话称割荆条叫“杀条”。天不亮起身上山,天黢黑方才挑着两大捆荆条返家。条子割回来当下不能用,要在河里或井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方可使用。受环境影响,十几岁上,我跟邻里伙伴刘茂堂也进山杀过条子。一路上山,非常愉快,遇有山泉,喝上几口,凉滋滋甜盈盈十分酣畅。但进入大山,上到高大林木覆盖的峰坡,便浑身起鸡皮疙瘩。林中四周无人,松涛呼啸,光线黯淡,阴森恐怖,怕急了,就使力大吼几嗓子,继续埋头寻杀荆条。那时虽也学会了编笼子之类,但毕竟手艺不佳,编成的物件只能自作家用。这种童年经历,回想起来,是非常美好、又很有趣味的。
回顾母校散记
本人在省图书馆举办了一次个人书法展,由省文化厅主办,省歌舞剧院等单位协办。开展前两天,忽然收到临汾实验中学李会明校长从网上发来的贺信,称“携全体师生对先生大半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表示极大的敬佩,对先生个人书法艺术展的举办致以最真诚、最热烈的祝贺!”还说“先生既是临汾家乡人民的骄傲,更是母校临汾实验中学的光荣。”云云。阅罢,高兴之外,心里甚觉不安和愧疚,因为我做得很不够,难能成为家乡的骄傲。不过,这也勾起了我对母校的深切怀念。
我是1956年从“泊庄完小”考入“临汾二中”的。当时该中学的全称为“山西省立临汾第二初级中学校”。她位于临汾河西刘村,背靠吕梁山脉姑射山,面向汾河平川。由于地处农村,风景十分优美。大门前有淙淙流淌的上官河,四周是广袤的田野。给我印象很深的是,进校门要趴很高的台阶,大约有三四十阶。拱形大门座北朝南,青砖砌成,很是壮观,老远就能望见。门脑砖雕四个大字:“敬业乐群”。一进大门是个精致小院,出小院便是宽敞的校园,足有一万平方米以上。院中央一座宽大的房子建在高高的台基之上,是校图书馆。馆前耸立两株百年古柏。校园的东半边是一排排教室,西半边为学生宿舍。校园西北角上一道土坡,便是非常开阔的操场。临二中当年在本地很有名气,当我第一次跨进校门时,顿感难以言表的兴奋与自豪:我也成为临二中的学生了!
临二中创办于1938年,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创办者张紫高先生是刘村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退役军官。1938年2月日寇侵占临汾,面对百姓涂炭、教育荒废的境况,张先生不忍看到娃娃们无校可进、无书可读,怀着教育救国的信念,在地方民众的支持下,选择本村村北的岱山庙作为校址,拿出自己两千块大洋的残废金作为建校资金,创建了“私立刘村自立学校”,张紫高亲自出任校长。所谓“自力”是指办学经费不靠任何方面的帮助;所谓“私立”是鉴于当时的政治背景,可减少日伪的怀疑与干涉。学校开张后,张先生凭着满腔爱国热情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与日伪汉奸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智斗勇,一直将学校坚持到了日寇投降。期间的斗争事迹异常感人。比如,日寇积极推行奴化教育,给自立学校送来日伪教育署编写的新民课本。每当日军情报队长带宪兵来校查看时,师生们便拿出新民课本迷惑敌人,敌人一走,他们又学起了自己的教材。1947年,临汾县城周围的广大区域获得解放,刘村也不例外。人民政府将张紫高的“自力学校”扩大为“临汾县平水职业中学”,当即开办了两个干部训练班,招生百余名,毕业后大多随军南下。随后又分批设班为本地集训三百多名乡村教师。1948年,晋绥边区党委将学校改名为“临西中学”。为适应解放战争向南推进、前线急需文化人才的形势,学校除正常教学外,又开办了“干部培训班”。当晋绥军区司令部组建解放大西北、大西南军种时,全校师生踊跃参军参干。先后有三个梯队的学员分批随军奔赴前线,成为党在新区工作的骨干。这些人后来分布在陕西、青海、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为当地做出了很大贡献。建国后的1950年1月,山西省政府行文,正式将“临西中学”更名为“山西省立临汾第二中学”,直属省文教厅领导。
记得在临二中上初中时,生活相当苦。绝大多数同学交不起伙食费,靠背馍吃饭。我亦如此。一星期回家背两次馍馍。而且很少能吃上白面馍,多为棒子面窝窝头,偶尔能吃上两面馍馍(白面与棒子面混合所蒸)就算改善了。蔬菜根本吃不上,能吃上咸菜就很满足了。多数情况是带一罐儿炒咸盐,就是锅里放少许麻油,将大粒咸盐和葱花炒一炒,加些调料面,装进小罐儿内,可以吃好几天。吃时,从罐儿内取出少许炒盐放进碗里,再冲上开水,相当于高汤,既当菜吃又当汤喝,就上窝窝头一吃,一顿饭就打发了。背来的馍馍冬春还好放,夏天热,放上三天即便拉了丝,也还得吃。我们睡的是土窑洞、土炕。十几个同学打通铺,睡一盘炕,一人大约只能占一尺半左右地方,平躺下肩膀紧挨,挤得很,只能侧卧。一盘炕占了窑洞大部分面积,炕下只留一条窄过道,所以晚上就寝,一进窑门就得上炕。这还不算啥,最痛苦的是遭受跳蚤虱子叮咬。那时,被缝和衣缝藏虱子虮子是常事,甚至头发也成为虮子的安居之地儿。对付的办法只能是:痒极了,脱下衣服捉虱子,再就是将内衣放进开水锅里煮。因上中学正赶上五八年大跃进,大量的劳动是免不了的。铁锨是每个同学必备的工具。修路、挖渠、种树、下地、搬砖、清扫道路、收割庄稼这是常干的活儿。大炼钢铁时,我们还整班同学开进蒲县大山里,不分昼夜地寻挖铁矿石,就地建炉炼铁。一个多月下来,正经铁没炼下,遭罪不小。由于学校取暖条件差,记得每到冬天,脚都要冻肿,甚至鞋都穿不进去,手也要生冻疮。现在看来,当时上学确实很苦,不过,当时年轻,也不觉得,以为求学必是这样。初中临毕业的前一年(1958)冬天,临二中被上级重新命名为“临汾刘村中学”。
老师里面给我留下印象的有这么几位。第一位是班主任平老师,记不得他叫什么了,只记得他高个子,大背头,清瘦清瘦,南方口音,平时很严肃,但对同学还是很关心的。五七年放完暑假一开学,突然听说平老师被打成了右派,同学们都很吃惊!同时被打成右派的还有十几个老师,我简直难以相信他们会反党。后来就再也见不到平老师了。第二位是物理老师吕虹。吕老师很年轻,长得帅,戴副眼镜,中等个偏瘦,平易近人,爱说笑,讲课生动。我就是被他讲的摄影成像原理所感染,在家庭不富裕的情况下,进城买了显影、定影原料和器材,回到家里按照书上讲的配方,利用日光试验洗相片,竟然成功了。吕老师还亲自来到我家鼓励,在我家吃了一顿饭,跟我妈把我夸了一气。第三位是影响我一生的音乐老师程文学,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初中老师。是他把我领进了音乐之门。我打小喜欢画画儿,喜欢音乐。而程老师把我的音乐细胞唤醒了。他手把手教我学会了拉小提琴、压风琴、拉手风琴,他还教会了我识简谱。当时在同学里能识简谱的很少很少。程老师还吸收我参加了学校的文艺宣传队乐队,当了一名小提琴演奏员。我们每礼拜利用课余时间集中活动两三次,用于训练和排练。程老师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亲自给我们排小合奏,大合唱、表演唱、小戏等节目。器乐小合奏“金蛇狂舞”、表演唱“王大妈爱和平”、独唱“九九那个艳阳天”等节目至今记忆犹新。临二中宣传队在县里有名,记得我们进城在临汾师范演出还得过奖。1959年初中毕业时,巧遇省里刚成立的“山西艺术学院”来临汾设点招生。正因为我音乐上的特长,使得我有勇气去碰运气,不意竟考中该学院音乐系。这奠定了我此后走上从事文艺的人生道路。前些年听同学说,程老师定居临汾城内,八十多岁,仍然身体健朗,我非常高兴。我回老家专门去看望了老人,并给他写了一幅字:“从文施教何辛劳,重学爱才功德高,年长耄耋享安乐,大寿之人福星照。”诗句内钳进“文学长寿”四字,以表感激之情。
春节前腊月的一天,李会明校长带着校办主任师国太先生驱车来家探望。此前虽未谋面,但因是同乡,加上校友关系,我们一见如故,谈了许多。从李校长嘴里得知,刘村中学在刚打倒“四人帮”的近十年间,确实辉煌了一段,1982年曾被省教委命名为省重点中学。那些年的高考录取率在全省中学中名列前茅。生源也有保证。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困难重重,每况愈下。1995年学校改名为“临汾市实验中学校”。当时学校虽略有振兴,但很难回到颠峰状态,至今仍面临很大困难,举步维艰。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大都向往着去城市求学或谋生。农村学校就跟着遭殃。教师队伍流失严重,学生们尤其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大都报考了城市学校,使得农村学校的生源成了大问题。听着他们陈述,我心里感到一阵酸楚和悲凉。不过他们说,现在学校的硬件设施大为改善,比我上学时肯定好多了,有了现代的教学楼,有了雄伟的大礼堂,有了高档的图书馆……我为此而欣慰。
李校长临离开时,我将由本人撰、书且装裱好的一幅书法作品送给他们,以表示我对母校的怀念之情:
手捧贺信惹思澜,梦回五十二年前。
临汾刘村上初中,拾级高阶入校园。
背馍求学整三载,母校恩泽深似渊。
可喜实验晚辈稠,兴教图新青胜蓝。
为了这所有着七十多年光荣历史的老牌学校能焕发青春,恢复繁荣,李校长他们肩上的担子不轻。他们正刻苦奋力,艰难前行。我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帮助母校,只能默默在心里祝福: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随着经济不断成长,随着科教兴国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村学校的状况肯定会逐渐得到改善的。但愿我的母校——临汾实验中学能在不远的将来兴旺发达,更上一层楼!
仙洞沟的遗憾
仙洞沟就和我们村打对,虽远隔十多里,小时候在老家时,每天一出家门抬眼朝西望去,便会看到它。夏天暴雨成洪,我们村的山水就是从仙洞沟冲出来的。村里的汉子们杀条打柴也是由仙洞沟进山。年幼时就听大人们讲过南仙洞、北仙洞的神话传说,但长到十几岁上,与邻家伙伴刘茂堂多次进仙洞沟杀条,见的都是青山密林,并未去探望过那令人神往的“仙洞”。茂堂姥姥家是“姑射村”,就在仙洞沟沟口,西山脚下。每次进山路过姑射村都要去他姥姥家歇歇脚喝口水。后来参加工作搞了文学创作,才从史料书刊中得知这个“姑射”和“仙洞”大有来历。
《山海经》卷四东次二经中记载有“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还说古代这里有“姑射国”。《庄子·逍遥游》中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说明古代这里地势优越,有山有水,气候适宜,五谷丰登;人们重视养生健身,导引辟谷,高龄童颜被誉为神人。近代学者郭璞在《山海经》注中指出:“列姑射在平阳(临汾)西。”即庄子所谓藐姑射之山是也。传说是这样说的:此地上古时期出了个“丑姑”,发誓要除掉伤害人畜的十只恶虎。一日夜里,丑姑梦见天宫的羿仙为帮她除恶,要教她练习箭术。翌日,丑姑便上山学艺。学成归来,除掉九虎。在剪除最后一只非常厉害的黒额虎王时,与虎同尽。乡亲们含泪祭奠,感动天帝。天帝封丑姑为“姑射神女”。此后一天午时,突然一声巨响,棺木裂开,金光闪耀,丑姑飘然而起,变成一个非常美丽的仙女。后人便把这架山叫做“姑射山”,把形若棺材的巨石称为“石棺”,把丑姑居住的村庄叫“姑射村”,后山的洞叫“姑射仙洞”。
据《吕氏春秋》记载,帝尧时代,姑射山一带人杰地灵,许多博学广识的高人隐居于山中。尧王曾“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也就是访四贤于姑射山。可见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姑射山尚以神国仙境般的神话传说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下面的故事就更令人神往:说是姑射仙女重返人间后,以鹿仙化身与凡人男子焦变相爱,生下一女。天帝得知姑射仙女违犯天条,派黒虎仙从鹿沟将她抓走。如意沟老道怕焦变父女被害,赶到鹿沟将焦变父女隐入密林深处。从此,焦变潜心修行,不知所终。他的女儿长大后,回到姑射仙洞居住。因她是鹿仙所生,人称“鹿仙女”。鹿仙女长得跟母亲一样美貌,冰肤雪肌,光艳无比。常穿行于南北仙洞,保护百姓,传送火种。百姓感激不已。一次,尧王巡游姑射山,探访博学高人,偶遇鹿仙女,惊喜万分。回到寝宫,夜里便梦见鹿仙女求婚。第二天,尧王约了四大臣子又进山寻找,终于见到鹿仙女,两人一见钟情,心心相印。当晚在姑射神洞完婚。因此,后人就将结婚新房称作“洞房”。是夜,沟对面松林上端,一峰突兀而起,形成巨烛,光亮四射,通沟如昼。故后世有“洞房花烛夜”之说。至今,仙洞沟仍遗留“鹿仙女洞”。
再翻史书,得知姑射仙洞的故事简直多得不得了!尧舜以前不说,自秦汉以降,唐、宋、金、元,以至明清,每个朝代都在这里留有故事和遗迹。晋代佛教传入,佛道俱兴,鹿仙女的传说实则出自佛经中鹿女的故事。唐人编造了老子在羊角山显圣,传话皇帝:“吾,唐帝之远祖也,告吾子孙,长有天下。”李渊父子借老君神威安定天下,于是在羊角山建老子祠,宋以后称天圣宫。另外还有,李渊从太原起兵,一路往南打,至平阳遇强敌兵败在仙洞沟南山门避难一说。到了宋代,传说宋太祖赵匡胤三游仙洞。宋徽宗崇奉道教,政和八年三月,亲来平阳姑射“驾游仙境之山”,将周三十里划为崇道庙辖仙境区域。元朝继续崇道,有两位道士奉法旨潜心化缘,殚其家财,在王母洞基址上“起盖殿阁十数间。以及三请、四帝、五祖、七真、诸仙圣像焕然一新”。明朝道衰佛盛,正德年间五台山僧人来到南仙洞居住,普化宿缘,建起正殿两楹,开辟三门,增建伽兰宝殿,称为碧岩寺。清康熙、雍正之际,僧人际瑞拖着铁绳化缘,建起大雄宝殿,并建佛舍、客室、厨堂等。清同治八年重修碧岩寺。千百年来,这里佛僧道家衣钵相传,求神拜佛者云集,香客游人从不间断。
诸多传说故事累集于脑,早想去实地看看。机会终于来了。退休前的2001年,受命写一部颂扬尧王的歌剧,我便回到老家临汾采访。临汾市广电局副局长王和平老弟给我派了一辆小车,偕同堂姐刘银珍去仙洞景区游逛了一趟,大开眼界。出城往西,经刘村,沿公路盘旋而上,可以直达景区。给人印象较深的是:前山童山秃岭;车一过主峰白石岭壑口的“天门”西望,便是青山幽谷,蓊郁苍翠,群峰迭起,峭壁耸立,云雾环绕,洞壑随见,真可谓仙境也!难怪千百年来仙客僧道把这里作为修炼养性的理想之地。
仙洞景区分南北两处,姑射沟北面称北仙洞,沟南面称南仙洞。南北仙洞都有相当规模的寺、观、殿、洞等诸多景点,遗憾的是文革中几乎全都遭到破坏。北仙洞的兴福寺、铁佛洞、莲花洞、湘子洞、姑姑庵、云雾寺、会仙台等古迹破坏严重,暂无恢复。听说八十年代初,政府拨款先恢复了南仙洞部分古迹,我们只得放弃北仙洞先去南仙洞游览。碧岩寺是南仙洞最大的建筑群,从山门进去,四级院落相连。寺西,紧贴兀石冲天之山崖,寺东,面向凌壁百仞之深沟,参差跌宕,极具特色。观音阁雄踞寺院以西正中,依通天壁崖而起,叠架六层。我们进小门,在幽暗的通道里摸索攀登,每层都有凉台、圆窗、禅室、阁龛之类。喘气上到顶层,出现一阁院,正中建献亭,亭后石洞为观音殿阁,内供奉观音菩萨及诸神,周有许多悬塑,据说,这里的群塑是仙洞沟迄今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确实非常精美。观音阁下南院是大雄宝殿,内塑释迦牟尼三身佛像。大雄宝殿南仙女台院正西,有一座愿来殿。出愿来殿从侧面上坡,半山腰里有个倒竖葫芦形的山洞,洞口没我高,弯腰才能进去。这个不起眼的山洞便是尧王与鹿仙女完婚的“鹿仙女洞”。洞内不大,清幽神秘,台子上塑有鹿仙女像。像前香火旺盛。
南仙洞最值一提的是神居洞,据说是姑射山最大的洞窟,俗称“姑射洞”、“三十三天”,即庄子所说“有神人居焉”之洞。此洞从外面看,是一座翘椽飞檐的庙堂,然而,跨进庙门,大为诧异!里面竟是一个口宽32米、高7米、通深25米的宽阔而辉煌的石洞!外侧献亭墙壁上绘有28宿壁画,地面立有宋元明清各朝石碑9通。更为有趣的是洞内藏有三洞一山:洞后左有深不可测的陕西洞,据说通往陕西秦岭山脚下的周至县,还有一说是通往黄河对面的陕西宜川,至于是真是假,无人敢试探,因古时曾有人进去探险有去无归。洞右边有曲折萦绕的无名洞。正面顶上有延绵狭长的缠腰洞。一山是指洞中石灰岩坍塌堆积而成的一面陡坡,后人顺着鳞次栉比的石阶,泥塑了三教汇聚的89尊神像:有尧王和他的四位大臣;有孔子、老子、如来佛;还有玉皇大帝、十殿阎王、雷震子、八仙等自然神以及皇帝神、宗教神、文艺神、民间神等等。塑像真人大小,情态各具身份,把自然美与人工巧融为一体。本人在省内外参观过无数的庙宇寺观,像这样大规模的集佛寺、道观、儒庙于一体的“神居洞”真的罕见。神居洞南约百米的半山坡上又是一座外庙内洞的三教庙洞,内塑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圣像。“睡仙洞”、“水帘洞”、“半仙洞”、“炼丹炉”、“龙须瀑”、“仙境石”、“鬼门关”、“南天门”等等,景点遗址太多了,数也数不清,每处都有故事,我们只能走马观花。
游仙洞归来,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姑射仙洞景区早在文革前就被山西省政府列为六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而且确实大有看头,但为什么游人稀少,至今“火”不起来?进入新世纪,它甚至在山西著名旅游点排不上名次。想来想去想明白了,因为它缺“水”。鄙人以为一个能走红的景点须有三个要素:一要有好看的硬件,包括奇山异峰及古遗存;二要有美妙的故事传说;三要有赏心悦目的流水。前两项仙洞沟占有,而且很上档次。只是少水无泉使它的可览可悦性大打折扣,成为一大遗憾。从现存多个景点名称分析,从前的仙洞肯定有水。否则,不会有各朝各代那么多大僧名人来此修炼。如“龙须瀑”,据说有一股涧流被凌空怪石分成大小两支,向崖下泻去。传说鹿仙女骑黑龙来此洗脸,黑龙耍刁,被仙女拔掉大小两根龙须,故得此名。再如“云雾寺”,说是寺院顶部有照天池,崖下有深井,池水沿壁缝下流,池高旱而不枯,井中常年有水。再如象头岭下有“乌龙潭”,说是巨流飞瀑直落数丈,冲成碧潭深渊。还有“龙爪河”、“水帘洞”等与水有关的命名。那么,古有之水到哪里去了?一种可能是泉眼消失;一种可能是随着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水入潜流。但从现在山上的植被如此之繁茂的状况看,山上必然有水涵养。因此,作为一个故乡游子,我深切地希望当地政府能切实采取行动,解决姑射仙洞无水观看的这一遗憾。本人提供两个异想天开的思路:一是上山勘探,寻找进入潜流的水源;二是派有胆量的探险者深入“陕西洞”探密,此洞若真能通到黄河边,不妨把黄河水引入仙洞沟,岂不美哉!站着说话不腰疼,提这个建议纯属瞎想,不过博读者一乐而已!
入典书目
1998年以前入典:
1、《世界名人录》 中外名人研究中心中国国际出版社
2、《二十世纪中国人物大典》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市场研究中心
3、《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 北京市名人文化研究中心
4、《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
5、《中国专家大辞典》 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
6、《世界艺术家人才纪录大全》 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7、《中国大文化英才辞典》 中国城市文化研究中心
8、《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 中国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
9、《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华人卷》 北京市名人文化研究中心
10、《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
12、《中国作家大辞典》 中国作协
1999年入典:
13、《世界艺术家名人录》 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
15、《世界人物辞海》 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
16、《中华人物辞海》 北京市名人文化研究中心
17、《中国人才辞海》 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
18、《二十一世纪人才库》 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19、《中华兴国人物大典》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中国人才世纪献辞》 中国科技报研究会
22、《中华骄子·专业人才卷》 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教育委员会
2000年入典:
23、《中国人才辞典》 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
24、《2000中国风·杰出人物特集》 光明日报博览群书杂志社
25、《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一卷)中国影视音像交流协会图书编委会
26、《中国世纪专家》 人民日报出版社
27、《中国优秀专家学者大辞典》 本书编委会
28、《东方之光——共和国英才全集》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
29、《华夏英杰》 《华夏英杰》丛书编委会
30、《国际优秀文艺家辞海》 国际文化艺术研究会山东泰山文化中心
31、《世界知名作家艺术家》 《辞海》编委会
32、《中国杰出专家业绩查询网》 世界人物出版社
33、《世界人物辞海》 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
34、《中国当代创业英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
35、《辉煌成就·世纪曙光》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家委员会
36、《中华英才大典》 中华清风书画协会九州书画院
37、《当代中国电视人》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38、《中国专家人才库》 中国专家人才库光盘编辑部
39、《中国文坛名人大典》 百花诗文编辑部
2001年入典:
40、《中国专家人名辞典》(11卷) 《中国专家人名辞典》编委会
41、《中华热土》 《中华热土》编辑委员会
42、《中国奇才·怪才·鬼才录》 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
43、《情系中华》 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
44、《中国当代杰出共产党人》 北京大学中国名人丛书编辑部
45、《光辉岁月》 中华儿女荣誉档案工程工作委员会
46、《中华成功人才大辞典》 中华学人理论文献编辑部
47、《民族之光》 中国言实出版社
49、《中国世纪英才荟萃》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
50、《中国戏剧家大辞典》 中国戏剧家协会
51、《人生感悟录》 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
52、《中国国情报告·专家学者卷》 中国国情报告编辑委员会
53、《中国管理科学·专家学者卷》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54、《中国改革与建设成就巡礼》 中国审计出版社
55、《世界华人专家名典》 世界华人出版社
56、《红旗飘飘》 北京智慧书局
57、《中国专家学者辞典》 人民日报海外版新闻交流中心
59、《中国世纪专家传略》 人民日报出版社
60、《祖国万岁》——中华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光荣榜 《祖国万岁》编委会
2002年入典:
61、《走向世界的中国》 人民画报社
62、《中国著作权人档案》 中国影视音像交流协会
63、《国际文化艺术名人档案》 本书编委会
64、《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 文献信息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
65、《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等单位
66、《当代中国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等单位
67、《新世纪新闻人物访谈》 经济消息报社
68、《中国老年人才库》 中国老年基金会
69、《中国百科专家学者经典》 中国经济信息报刊协会
70、《全国优秀人文科学专家学者名典》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科学研究所
72、《共和国优秀人民公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大典》 本书组织委员会
2003年入典:
73、《盛世中华·中华精英篇》 人民日报社文化事业中心专题部
7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拓者》 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
75、《中国国情报告·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中国国情报告编委会
76、《中国共产党人格言宝典》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77、《当代杰出管理专家人才名典》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家委员会
78、《世界华人突出贡献专家名典》 世界人物出版社
79、《与时俱进·走向辉煌》 今日中国杂志社
2004年入典:
80、《当代中国管理创新专家》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家委员会
81、《中华杰出人物大典》 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82、《中华传世通鉴》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科学学会
83、《中华名人大典》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
84、《中国当代创业之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
85、《当代中国人力资源宝库》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社
86、《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 中国百科文库出版社
87、《共和国的辉煌·中华艺术精典》 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
88、《中国当代人生格言》 中国文化报社
89、《中华百业新闻人物大典》 中国之友研究基金会
90、《艺术人生》画刊 中国作协文艺报社
91、《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中国改革报社时代周刊编辑部
92、《共和国的辉煌·中华骄子卷》 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
93、《中华名流世家》 北京时代学人文化研究院
94、《新时代先锋》 中国新闻社影视部
2005年入典:
95、《中国精神文明大典》 中央文献出版社
96、《感动中国——时代杰出新闻人物》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
97、《刘氏传记》 河南新密《刘氏传记》编委会
98、《中华刘氏通鉴》 北京时代学人文化研究会
99、《华夏名人风采》 《人物》杂志社
100、《建党八十五周年经典纪录》 中国现代史学会
101、《共和国功臣》 《为人民服务》编辑委员会
102、《世界华人文化名人》 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
103、《文明中国》 现代文明画报社
104、《中华创业英才大典》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院
105、《中华精英格言名典》 时代楷模丛书编辑委员会
106、《中华文明榜》 北京翰墨缘文化艺术中心
107、《中国往事》 《中国往事》画刊编辑部
108、《盛世英才风云榜》 中国国际网络电视台
2006年入典:
109、《中华刘氏通谱》 江西《中华刘氏通谱》编委会
110、《腾飞中国·专家贡献篇》 华夏社会经济文化促进会
111、《东方骄子——中国创新英才》 中国国际科学和平促进会
112、《共和国建设者——优秀人物传》中国改革报社
113、《世界名人录——杰出华人卷》 世界名人联谊会
114、《党魂》 人民日报社报仁新闻文化发展中心
115、《一代伟人》 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
116、《文艺年志》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社
117、《影响中国·榜样人物风云录》 中国作家杂志社
118、《人类主流人物辞库》 国际传媒人物传记中心
119、《世界杰出华人风采录》 世界杰出华人文化研究中心
120、《光彩人生回眸·红色档案》 人民日报社报仁新闻文化发展中心
2007年入典:
121、《中华名人格言》 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
122、《世界文学艺术家大辞典·华人卷》世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等六单位
123、《军旅雄风壮中华》 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军旅专题部
124、《八荣八耻箴言录》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
125、《中国知名专家终身成就荟萃》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126、《中华刘氏名人通鉴》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
2008年入典:
127、《中华姓氏通鉴》 教育部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等四单位
128、《共和国功勋人物志》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所
129、《中华刘氏通鉴》 北京时代学人文化研究院等单位
130、《中华姓氏文化名人博览》 铭文堂(北京)国际文化传播中心
131、《感动人生——全国优秀人才岁月档案》中华民俗文化研究会
132、《中华名人铭鉴》 中华名人系列丛书编辑部
133、《新时期文艺三十年》 新时期文艺三十年编撰委员会
134、《人生铭语》 中国大众文学学会
135、《党的生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
136、《人物周报》(登文章《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人物周报社
137、《中外哲理名言》 中国报之副刊研究会
2009年入典:
138、《辉煌六十年·中流砥柱》 北京翔龙华夏文化交流中心
139、《盛世之光——中国当代创新撷英》 全国高科技产业化创新委员会
140、《共和国杰出专家修身成就大典》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141、《祖国颂》 农民日报《祖国颂》专题部
142、《祖国万岁——建国六十周年中华精英盛典》 中华国际名人协会
143、《中国和平崛起——中国社会发展兴国人物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辑委员会研究室
144、《祖国颂·共和国脊梁》 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
145、《世界华人成就博览》 世界华人交流协会
146、《祖国的建设者》 共和国六十年活动组委会
147、《人民的骄傲——见证中国主流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辑委员会
148、《求是先锋——共和国六十年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编辑部
149、《中华爱国文典》(格言和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辑委员会
150、《祖国万岁——共和国优秀儿女荣誉榜》 中国祖国颂杂志社
151、《共和国建设功勋》 决策者·理论部
152、《中华风骨·新中国六十年突出贡献人物总覧》世界华人文化名人协会
153、《中流砥柱》 中国新农村建设周刊等单位
154、《笔铸春秋·共和国文化艺术录》 文化月刊编辑部
155、《光辉岁月》 中华名人系列丛书编辑部
156、《人类主流人物辞库》 国际传媒人物传记中心等单位
157、《新中国档案》 新中国档案编委会
158、《为人民服务·共和国功勋颂扬毛泽东》 北京亚视艺苑文化研究院
159、《盛世华诞》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
160、《红色记忆》 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会
161、《共和国之星成就宝典》 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等单位
2010年入典:
162、《中华姓氏文化名人博览》 中国文化管理学会
163、《祖国在我心中》 中国国际新闻出版社等单位
164、《科技创辉煌》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等单位
165、《辉煌人生——当代杰出人物荣誉档案》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等单位
166、《时代先锋——中国优秀共产党人》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等单位
167、《时代榜样》 人物网信息管理协会
168、《话说百年——共和国儿女英雄传》 北京百科主贤文化传媒中心等单位
169、《红色经典》 时代人物杂志社编辑部
170、《光辉岁月——共和国建设功臣荣誉档案》 中华名人系列丛书编辑部
171、《辉煌人生——共和国功勋人物风采》 中国人物传记学会
172、《祖国的荣耀》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
173、《共和国不会忘记》 《共和国不会忘记》活动组委会
174、《共和国拓荒者》 中国国史研究编修馆学术评审部
175、《党建楷模》 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
176、《共和国功勋文化名人风采》 世界华人文化名人协会
177、《世界人物辞海》 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等单位
178、《国旗下的风采——中华优秀儿女传》 焦点人物杂志社
179、《炎黄骄子——中华优秀人物铭录》 中国百科文库出版社等单位
180、《百年中华重要贡献人物》 世界华人文化名人协会
181、《中国大陆知名专家学者成就展》 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等单位
182、《中国传统文化大典》 中华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
183、《盛世之光——中国当代创新撷英》 全国高科技产业化创新委员会
184、《军旅雄风壮中华》 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军旅专题部
185、《屹立中华》 中国文化管理学会
186、《我为党旗添光彩——时代骄子》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等单位
188、《党旗飘扬——建党九十周年·杰出共产党人成就博览》
中国红旗颂杂志社等单位
189、《中国书画十年》 北京国创书画院
2011年入典:
190、《中华时代榜样》 人物网信息管理协会
191、《英雄赞歌》 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会
192、《党旗飘飘·优秀共产党员大典》 中国论坛杂志社等单位
193、《共和国先进模范人物》 北京盛世先模文化传播中心
194、《新时代焦点人物风云榜》 中央电视台商界中国栏目组
195、《党旗下的奉献》 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
196、《红色经典》 时代人物杂志社
197、《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198、《新中国名人档案·经典人生篇》 中华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
199、《中华骄子·颂扬毛泽东》 北京亚视艺苑文化研究院
200、《中华百家姓氏流芳谱》 中华姓氏文化历史研究会
201、《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优秀格言选集》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
202、《民族脊梁——华夏功勋人物志》 华夏文明文化研究会等单位
203、《中国骄傲·共和国功勋专家》 中国人才战略文化研究会等单位
204、《中国影响力人物大典》 中国影响力协会等单位
205、《颂歌献给党》(名言集) 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
206、《往事如歌·中华英模人物盛典》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等单位
207、《鲜红的党旗》 时代人物杂志社等单位
208、《光辉的历程》 《光辉的历程》编辑委员会
209、《共和国杰出国学专家名录》 中国国学院大学专家委员会
210、《中华当代优秀儿女》 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会
211、《共和国奠基者》 中国红色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
212、《我把一切献给党》 中国诗词名家研究会
213、《党在我心中》 中国当代历史人物研究会等单位
214、《夕阳金辉》 北京明升文化发展中心
215、《中华名流世家》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科学学会等单位
216、《爱我中华》 铭文堂国际文化传播发展中心
217、《百年中华——共和国主流人物盛典》 北京东方诸贤文化传播中心等单位
218、《人民楷模》 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
219、《共和国建设档案》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220、《中国领导管理艺术文库》 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9 09:53
目录
概述
山西书法家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