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陆栖动物6个地理界中最原始且较小的一界,曾称
澳洲界。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伊里安、夏威夷以及南太平洋诸岛。本界与
东洋界以
华莱士线为分界。
澳大利亚大陆四面临水,东部山丘区多为
温带阔叶林,中部平原区为大盆地,景色单调,西部高原区大部分为荒漠和半荒漠;新西兰全境多山,属海洋性阔叶林气候;伊里安岛有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平原和河谷地区的植被为热带雨林。南太平洋有众多的
火山岛和
珊瑚岛,前者多热带雨林,后者
植被荒芜,鸟兽区系也很贫乏。
本界虽有它特有的土著种类,但有些东半球比较广泛分布的种类,如戴胜、须䴕、啄木鸟、鹎、椋鸟、鹪鹩、雀等科,以及雁、秋沙鸭、雉、鹡鸰等属本界却没有,这是本区的一个特征。
本界约在中生代末期与大陆隔离,具有古老的区系特征:低等哺乳动物,如单孔目仅限于本界。有袋类除少数产于南美洲外,经独自发展,形成了许多特产种类,所以澳大利亚是有袋类适应辐射中心。高等哺乳动物,除了晚近移入的翼手目、啮齿目等个别种类及澳洲犬以外,没有其他真兽类动物。鸟类也以低等种类为著,如鸸鹋、鹤鸵,鸵鸟除非洲和南美洲外,均产于本界。此外,还产有许多特殊种类的鹦鹉,中国现有的
虎皮鹦鹉(通称阿苏儿),就是由澳大利亚引进的。
现存世界上的平胸类,除
非洲鸵鸟及南美洲的
美洲鸵鸟以外,都产在本界,这一界是低等鸟类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这种情况与哺乳类的分布情况一致。低等哺乳类,如单孔类的鸭嘴兽及绝大多数有袋类,也都产于本界,这也是本界的一个显著特点之一。由于大洋洲大陆大约在中生代末期,即在新西兰岛脱离大洋洲大陆不久,与其他大陆脱离了联系,使当时在地球上仅有的形态低级的哺乳类在这块土地上得以保存下来。而其他大陆出现的高级
哺乳类动物,因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不能侵入,所以这个界成为低等动物分布最集中的地方。
哺乳动物,除短尾蝠科(Mysctacinidae)中的一种以外,均属低等种类,例如单孔目的
鸭嘴兽(Ornithorhynchus anatinus)及有袋目的
袋鼠科(Macropodidae)、
袋鼬科(Dasyuridae)、
袋狸科(Peramelidae)等。
鸟类,本界特产也多属低等种类,如
鹤鸵科(Casuariidae)、
鸸鹋科(Dromaiidae)以及分布于新西兰的无翼科(Apterygidae), 因叫声似“ki-wi…”, 故又名“
几维鸟”。 雀形目中的
琴鸟科(Menuridae)、
风鸟科(Paradisaeidae)以体型艳丽;
园丁鸟科(Ptilonorhynchidae)以筑巢如亭阁,繁殖习性特异而著称。此外,
鹦鹉科(Psittacidae)中的
鸮鹦鹉(Stringops habroptilus)、
吸蜜鹦鹉(Trichoglossus)、
啄羊鹦鹉(Nestor notabilis)、侏鹦鹉(Micropsitta)及
凤头鹦鹉(Cacatua)等,均为本界的特著产物。爬行动物,有新西兰的
楔齿蜥科(Sphenodontidae)、伊里安的两爪蠵龟科(Carettochelyidae)及比较广布的
鳞脚蜥科(Pygopodidae)。两栖动物,以
角蛙(Ceratobatrachus)、细趾蟾(Leptodactylus)等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