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村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下辖村
大沙村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位于大岭山镇西北部,距离乡镇政府约4.8公里。相邻自然村有毗邻金桔村、鸡翅岭村、连平村、太公岭村。位于该村坐落于丘陵地带。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因因殷姓村民由双宝岗挑货郎担到大沙圩,以卖布为业,后立村,以大沙为村名。而取名大沙村。
历史沿革
明代,属东莞县第九都。民国时期,属东莞县第三区金桔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东莞县第四区犀牛陂乡。年,属。年,属县。备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东莞县第四区犀牛陂乡,大岭山人民公社大沙生产大队,大岭山区大沙乡,东莞市大岭山镇大沙管理区,大岭山镇大沙行政村。
经济
传统经营传统经济以水稻种植为主,花生、甘蔗、橙橘、荔枝、龙眼也有大面积种植。改革开放初期,村中有粮油、红砖、榨糖、碾米等加工厂。1992年后随工业化的深入推进,传统农业逐渐衰退。现时经营村有工业企业40家,私营个体工商户600家,经营行业涉及家具、印刷、塑胶、五金等,集体厂房配套设施面积3万多平方米,经营总收入1559万元,总支出438万元,集体总资产9601万元。村(居)民主要收入来源: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有商业经营、工资性收入、集体经济分红、房屋出租等。
人口
2015年末,户籍人口1936人。其中:男性923人,女性1013人;80岁以上32人,最年长者年龄100,海外留学人员3人;2015年末,非户籍外来人口4500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台同胞60多人。祖籍本村的华人华侨有32人。
历史文化
村民由来
主要姓氏有殷姓。第一大姓为殷姓,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从迁移至本地。《大沙村殷氏族谱》, 大沙村殷氏族谱筹委会于2010年年纂修。
本地方言
世居民族有村民均为汉族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东莞大岭山话。
传统建筑
传统民居为广府传统民居。现存40座。主要建筑特色:其中建于民国时期的青砖瓦房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均已空置。
主要宗祠为殷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年。重修于清光绪年间、1992年、2009年。占地面积370平方米。主要建筑特色:用青砖、红石、佳木建筑,布局三进。
本地美食
特色农产品有荔枝。特色传统(节庆)食品有红团、松糕、米饼和龙眼干。
公共设施
乡道大岭山大道经过本村。2000年初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90年代年通自来水,20世纪80年代末年通电,90年代末年通电话,2000年通网络。小学有民办华强学校,共1个,体育设施有篮球场,共2个。公园有公园,共1个。村民活动中心文化广场,老人活动中心,共2个。图书室有农家书屋和电子阅览室,藏书1.8万册。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7 14:3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经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