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腺癌(apocrine carcinoma)罕见。常见于大汗腺分布区,主要发生于腋窝,眼睑和外听道分别有变形大汗腺,Moll腺和耵聍腺。中等度或分化差的大汗腺癌,难以识别其大汗腺来源。
并发症
这个疾病无并发症。
症状体征
常见于大汗腺分布区,主要发生于腋窝,偶发于女阴、眼睑和外听道,后二者中分别有变形大汗腺,Moll腺和耵聍腺。皮损单发或多发,呈结节状或囊样斑块,直径1.5~8cm,表面皮肤为红或紫色,偶可破溃,虽然有些大汗腺仅发生局部侵袭,但另一些则转移至局部淋巴结,有些患者亦可由于广泛转移而致死。
用药治疗
手术切除,晚期病例可行化疗或放疗。
饮食保健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预防护理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注意生活细节,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病理病因
病因尚不明。
疾病诊断
这个病一般不会与其他疾病混淆。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学:组织象呈分化好、中等度或分化差的腺癌。分化好的大汗腺癌中核不典型性和侵袭性的程度有限,有充分发育的腺腔,腔呈囊性和分枝,瘤细胞胞浆呈强酸性,至少在某些部位有大汗腺典型的断头分泌证据。此外瘤细胞胞浆内含PAS阳性,耐淀粉酶颗粒,无肌上皮细胞。中等度或分化差的大汗腺癌,难以识别其大汗腺来源。
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有助大汗腺来源肿瘤的判断。40%~50%大汗腺癌,用普鲁氏蓝染色呈阳性反应。巨大囊性病液体蛋白15(GCDFP-15)呈强阳性反应。
预后
有些患者亦可由于广泛转移而致死。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