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门
南明门
大水门(南明门)是浙江省丽水市(处州府)保留的古城门历史古迹。该城门已有750年历史,由瓮城、城墙、城楼构成。南明门是古代处州府六个城门中最为重要的一道门。因为它位于丽水城正南方向的瓯江北岸,而古代丽水是以水路作为最主要的交通通道,往往敌人就是从水路攻打进来的。
景点简介
丽水大水门城门图 
南明门的重要性,我们从它的格局上可以看出:整个南明门建筑由中门、东与西敌楼、半圆形瓮城、瓮城城门等多个部分组成,建筑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中门和瓮城城门门顶原有城楼,中门城楼于早年损毁,瓮城城门也于抗战时期拆除,北侧内墙筑有马道,并有踏跺供守城兵将登上城墙顶部巡视敌情,墙顶正面筑有城垛和垛口,东西敌楼为守城将士休息守望之用,楼壁正面和左右两侧设有望孔和射孔,防御时,兵将可在敌楼内对入侵之敌组织交叉射击网。如遇敌人进入瓮城,关闭前后城门,敌人成了“瓮中之鳖”,故名之。
经研究比较,在我国南方诸多古城墙中,南明门古城墙及城门建筑是最能反映其自身特点的:一是结构合理、布局紧凑,堪称古代城池设计之佳构;二是在建材上采用大规格紫红色火山砾岩块石垒砌,墙身做工精细,墙体厚实坚固,虽历经数百年而岿然不动,其高超的建筑艺术无与伦比;三是除防御功能外还具有防洪的功用,既是城墙也是江堤,可谓江南城墙营造之一绝。在本次挖掘过程中,从墙根基础、地层成分及包含物的种种迹象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四是瓮城内外场地宽阔,瓮城城门内近代以来还设有戏台,城门外有繁忙的江边码头,是温州、丽水、龙泉航运的重要商埠,人流物流高度集聚,自然形成了集农、商、军三位一体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对当时舟车不通、信息不便的浙西南来说,确实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其实南明门是官方的叫法,在民间,老百姓把南明门称作大水门。老百姓这种叫法当然是南明门面临瓯江水而得名的。
历史背景
元朝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处州路总管翰勒好古、万户石抹良辅委丽水县尹韩国宝,见处州府城墙防御敌人的能力很差,于是在原来旧址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筑,并设城门六处:北有望京门(亦称丽阳门)、东称岩泉门(俗称虎啸门)、东南称行春门(亦称厦河门)、南称南明门(俗称大水门),西南称括苍门(俗称小水门),西北称通惠门(亦称左渠门)。整个处州府城墙设有城楼六座,雉堞三千六百只,守舍六十九处,官厅六处,月城四座,望城三座,敌楼四座。这六门设置,沿袭了我国州郡府城建设的基本礼法。处州府衙设在望京门和南明门的中轴线上,其选址布局十分符合我国古代州郡府城“辨方正位”的传统礼制。
此时的处州府城墙初步定型,它依山水地势而建,规模宏大,布局奇巧,总体上由若干个曲折的弧线构成了一个硕大的椭圆造型,宛如天界飘落的一条彩练,自然安详地镶嵌在处州大地上。
到了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知府张大韶对处州府城墙进行了修复,砖毁处第一次用石头进行修补。
由于发大水,明崇祯年间和清康熙、乾隆年间,都对处州府城墙进行了修筑。
而真正大规模的修筑是在雍正年间。雍正七年,当时朝廷动用处州十县之力,由知府王钧主持,把砖换下,统一用规格大小差不多的石头重修处州府城墙。现存的大水门古城墙就是那时修缮后保留下来的格局。那时的古城墙用鲁班尺量是高三丈五尺,厚一丈五尺,堞高七尺四寸,周围一千八百五十丈。那时的处州府城墙是最蔚为壮观的。
嘉庆、道光、同治年间,处州府城墙连遭大水,又多次修复。近一百年来,处州府城墙和六座城门已逐渐失去了防御功能,慢慢地颓废了。
由于失去了防御功能,自民国始,处州府城墙即被附近居民占建住房,并因开筑公路及其它公共设施,府城及城门大部分先后被拆毁。现存南明门(就是大水门),原城楼是二层四檐挑出的木结构建筑,抗日战争期间被烧毁,改为单层城门楼。望京门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拓宽中山街时被拆,现残存其东侧墙,用城砖砌成。括苍门至万象山坡一段约存120米石砌城墙。行春门向北的一段,尚留有100米残墙基,压在民房之下。
世事嬗变,处州府城墙像一位历史老人,沧桑地走过了上千年历史,由无到有,由兴盛到衰落,这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9 16:06
目录
概述
景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