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探测是指对地球大气圈及其密切相关的
水圈、
冰雪圈、
岩石圈(陆面)、
生物圈等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进行整理的过程。
其探测对象包括近地层大气、高空大气以及一些特殊区域的大气(如
大气边界层、
城市热岛环流、峡谷风场、海陆风场等)。
①创始时期。这是在16世纪末发明第一批大气探测仪器以前的漫长时期,这期间发明了相风乌、雨量器和风压板等,其特点是只能定性观察,不能定量测量,亦不能对大气现象进行连续记录。
⑤大气探测的
遥感时期。1945年美国首次将雷达应用于气象观测,后来发射了气象火箭和探空火箭,把探测高度延伸到了500千米。
⑥大气探测的
卫星遥感时期。这个时期,大气探测不仅从根本上扩大了探测范围,也提高了对大气探测的连续性。
大气探测按照探测方法可分为目测、器测两类。目测指的是凭借目力或借助辅助仪器进行的观测,主要由观测员用肉眼观测,主要应用于气象台站对
云、
能见度、
天气现象及其演变过程的观测。器测又分为直接观测和遥感探测,直接观测指将仪器的感应元件直接置于待测大气之中,根据元件性质的变化,得到描述大气状况的气象参数,例如气压表、温度表、湿度表等;遥感探测指根据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过程中信号的变化,反演出大气中气象要素的变化,例如气象雷达、声雷达(声波大气遥感)、激光气象雷达(激光大气遥感)、红外辐射(红外大气遥感)等。
大气探测系统按照传感器所处位置可分为天基观测、空基观测和地基观测系统。传感器在中层大气之外的为天基观测,主要由低轨卫星和高轨卫星以及相应的地面应用系统组成;传感器在地球表面以上、中层大气及以下的为空基观测,主要由气球探测、飞机探测和火箭探测组成;传感器在地球表面的为地基观测,主要由地面气象观测、地基气候系统观测、地基遥感探测、地基大气边界层观测、地基中高层大气和空间天气监测、地基移动气象观测、地基气象观测运行监控和技术保障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