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核试验
指爆炸高度在30公里以下的空中核试验和地面核试验
指爆炸高度在30公里以下的空中核试验和地(水)面核试验。核装置可用飞机或火箭运载、气球吊升等方法送到预定高度,也可置于铁塔或地(水)面上爆炸。
爆炸高度在约30千米以下的空中、地(水)面的核试验。是最早被采用的一种核试验方式。
大气层核试验的目的是:测量核爆炸的反应过程,分析核爆炸产物,测定核爆炸威力,以确定被试验的核装置的性能;对核爆炸产生的力学、光学、核辐射、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等效应进行观测和研究,为核爆炸防护和核武器使用提供数据。后一目的是其他核试验方式不便实现的。为确保安全,大气层核试验要求有保障试验安全的场地和适宜的气象条件。试验的核装置可通过飞机、火箭或气球送到预定高度实施爆炸,也可置于塔架、地面和水面上实施爆炸。大气层核试验有利于大威力试验,且方法简单、易于实施,特别是能直接观测、研究核爆炸效应等。但大气层核试验的规模较大,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沾染,不便于在近距离进行射线物理测量,也不利于核装置性能的保密。大气层核试验造成的放射性沾染程度与爆炸高度有关,当比高大于150米/(千吨梯恩梯当量)1/3时,爆炸气浪掀起的地面尘柱不与核爆炸烟云相接,可以大大减少近区放射性沾染。低空核爆炸、地面核爆炸和水面核爆炸,由于有大量尘土或水进入烟云,会造成比较严重的近区放射性沾染。核武器国家进行一定数量的大气层核试验后,都相继停止了该方式试验。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7 22:55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