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青杄
松科、云杉属植物
大果青杄(学名:Picea neoveitchii Mast. i)是松科、云杉属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灰色,裂成鳞状块片脱落;老枝灰色或暗灰色;冬芽微有树脂,芽鳞淡紫褐色,排列紧密,四棱状条形,两侧扁,横级面纵斜方形,先端锐尖,四边有气孔线,球果矩圆状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两端窄缩,成熟前绿色,有树脂,种鳞宽大,边缘薄,苞鳞短小,种子倒卵圆形,种翅宽大,倒卵状,上部宽圆。
植物学史
大果青杄是裸子植物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的一个物种。裸子植物出现是晚古生代二叠纪时期,距今有 2 300-2800万年,这时地球的地质事件,正处在联合古陆形成阶段,正是伊宁运动向印支运动(早)过渡阶段。中国保康施家沟肖洞坡可能为大果青杆的残遗中心。
形态特征
乔木,高8-15米,胸径50厘米;树皮灰色,裂成鳞状块片脱落;一年生枝较粗,淡黄色或微带褐色,无毛,二、三年生枝灰色或淡黄灰色,老枝灰色或暗灰色;冬芽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微有树脂,芽鳞淡紫褐色,排列紧密,小枝基部宿存芽鳞的先端紧贴小枝,不斜展。小枝上面之叶向上伸展,两侧及下面之叶向上弯伸,四棱状条形,两侧扁,横级面纵斜方形(即高度大于宽度),或近方形(高度与宽度几相等),常弯曲,长1.5-2.5厘米,宽约2毫米,先端锐尖,四边有气孔线,上面每边5-7条,下面每边4条。
球果矩圆状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长8-14厘米,径宽5-6.5厘米,通常两端窄缩,或近基部微宽,成熟前绿色,有树脂,成熟时淡褐色或褐色,稀带黄绿色;种鳞宽大,宽倒卵状五角形,斜方状卵形或倒三角状宽卵形,先端宽圆或微成三角状,边缘薄,有细缺齿或近全缘,中部种鳞长约2.7厘米,宽2.7-3厘米;苞鳞短小,长约5毫米;种子倒卵圆形,长5-6毫米,宽约3.5毫米,种翅宽大,倒卵状,上部宽圆,宽约1厘米,连同种子长约1.6厘米。
近种区别
生长环境
大果青杄散生于林中或生于岩缝.大果青杆对生境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通常只生于自然植被保存比较完整的山谷沟底或山坡下部及半阴坡,其生长的地带一般比较阴湿,空气湿度很高,腐殖质层深厚,土壤酸性至微酸性,pH5.0- 6.0。而在山坡上部及山脊处,因空气及土壤干燥,大果青杆几乎不生长。在其分布区内,大果青杆常与青杆及其阔叶树种构成针阔叶混交林,不形成纯林。主要伴生树种有青扦、华山松、铁杉、五角枫、陕西花楸、冷杉、云杉、山楂、山杨树和油松等。
大果青杄喜湿、耐寒。适宜冬冷夏凉,秋季多雨,湿度大,年平均温度10-12℃,年降水量700-900毫米的气候。喜微酸性、棕壤土。稍喜光,根系发达,在湿度较大、空气湿润、土壤水分充足时,天然更新良好。
分布范围
大果青杄为中国特有树种,产于湖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天水及白龙江流域海拔1300-2000米地带。陕西省是该种的主要分布区,仅分布于秦岭山脉和化龙山,见于凤县、留坝县、平利县、周至县、佛坪县、户县、太白县及宁陕县,垂直分布在海拔1400-2100米间的中山地带,但以海拔2000米左右生长较多。在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分布少,大多以单株存在,垂直分布在海拔1800米左右。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整地:在播种前1年秋季对苗圃地进行深耕,拣出草根和石块施充分廣熟的有机肥1500-2000立方米/公顷和过筛后的森林腐殖土750-1500立方米/公顷后耙平镇压。春季进行10-15厘米深度的浅耕施入过磷酸钙750-1200千克/公顷和氮肥30-45千克/公顷。
作床: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对苗圃地进行浅耕后,以南北方向作床,床高20-30厘米,床面宽100-110厘米,床长15-20厘米,步道宽30-40厘米。
土壤消毒:在秋耕时,将2.0-3.0%的硫酸亚铁(用药量35-50千克/公顷)碾碎与50倍的干燥细土混合,结合施肥,均匀施入20-30厘米的土壤中。春播时,在作床前,用50%辛硫磷或3%的呋喃丹颗粒剂(60-150千克/公顷)进行灭虫处理,在播种前7天用75%甲基托布津或80%的代森锌(施药方法同上),或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2.0千克/公顷(浇透床面)进行消毒处理。施药后将苗床耙平、镇压。
种子的优选及催芽处理:于3月中旬至下旬,播种前将风选后的种子倒入清水中反复搅拌,滤去杂质和瘪粒种子及沉淀后的杂质。将种子用温水(水温不超过45℃)浸泡24小时,后用5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清种1.0小时,将消毒后的种子装在麻袋内或堆放在室内用麻袋盖上,适时适量洒水,保持种子湿度,待种子裂嘴吐白即可播种。
播种时间:在海拔2300米处,于当年4月上中旬,平均气温3.4-4.7℃,地面平均温度7.9℃,20厘米平均地温8.0℃左右,催芽种子裂口率达30%以上时开始播种。气温过低或连续降雨时可延至4月中旬至5月上旬。
播种量及播种方法:根据种子质量、计划产苗量和育苗方法具体确定适宜的播种量。在舟曲林区当大果青杆种子纯度为80-90%,发芽率60-80%,千粒质量4.5-5.5克,每千克种子纯种粒数186-232万粒时,播种量为150-270千克/公顷。一般采用条播方法进行播种条距70厘米,播幅5.0厘米,用规则的播种板播种。播种要分床定量下种撒播要均匀,播后应覆土,覆土宜用过筛和消毒后的森林腐殖土进行覆盖,覆土厚度一般0.5-1.0厘米,厚薄要均匀一致。覆土后稍加镇压,用竹帘或麦秸覆盖床面,覆盖物与床面保持50厘米左右的空间高度。
遮荫:覆盖的竹帘当种子发芽出土率达60%以上时,要及时升高棚架,搭成荫棚。在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夏季地表温度超过45℃的地区,1年年生苗需要适当遮荫,多用竹帘或透光度0.5的遮阳网进行遮荫荫槚高度40-50厘米。连续阴雨天时揭除荫棚。
除草: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进行。狗尾草、牛筋草、灰绿藜、缕等杂草刚出土时,利用苗木种子尚未出土的时间差,用25%扑草津或10%草甘磷乳油,稀释成5-10克/升的浓度进行床面和步道喷酒,用药量6.0-7.5千克/公顷。在杂草生长旺盛期,可结合中耕松土进行人工除草。
间苗和补苗:应根据“早间苗晚定苗”的原则进行,在苗木速生期进行间苗,苗木生长稳定后定苗。待幼苗全部出土后,进行第1次间苗,拔除生长过密、畸形、受伤或感染病虫害的幼苗,使苗床苗木分布均匀。苗木过于稀疏或缺苗地段,从苗木过密的地段间除苗木进行补栽补栽后及时浇水。间苗时要做到行间间密留稀,行内间劣留优。间苗次数一般控制在2-3次,最后定植密度控制在900-100株/平方米。
追肥:在苗木生长期间,用2-3克/升的尿素或3-10克/升的磷酸氢二钾进行叶面追肥,喷洒时间以早、晚或阴天空气湿度较大时进行。7月中旬之后停止追肥,以防苗木不能及时封顶。
越冬管护:主要预防早、晚箱引起的冻伤或早春季节变化引起的生理干旱、冻拔等灾害。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苗床撒施草木灰,以促进苗木及时木质化,防止因早霜引起的顶芽冻伤。于当年10月下旬,对苗床进行适当冬灌,并搭建荫棚,翌年早春对幼苗根际进行覆土镇压覆盖草帘,以防止冻拔。
嫁接
选取大果青杄优良单株上当年生长的一、二级侧枝制作穗条,以多年生生长健壮的云杉作为砧木。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将接穗顶端削成双面楔形插入砧木髓心,绑紧固定。在嫁接完成后浇足水,保证良好的水分状况和空气湿度,并及时清除杂草。
扦插
选取大果青杄优良母树中部发育良好的一年生枝条作为种条,经生根粉或吲哚丁酸等激素处理后,插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插床,扦插前用高锰酸钾对插床进行消毒,杄插后及时搭建遮荫棚减少插床水分蒸发,并浇水,成活后按时浇水,及时除草,适度遮荫。
病虫防治
病害
在大果青杆上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①芽腐,是在播种后至幼苗出土前种芽受病菌感染所致;②茎叶腐烂,是幼苗出土后或出土期因苗木密集或土壤湿度大使苗木受感染因而使茎叶粘结腐烂;③猝倒,在幼苗出土后扎根时期,由于幼苗幼嫩,茎部未木质化时病菌自根部侵人,初呈褐色斑点状,后扩大呈水渍状病菌在苗茎组织中迅速蔓延,破坏组织而使苗木组织迅速倒伏。在播种之前对土壤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待幼苗出土初期每隔6-7天喷洒100-200倍的波尔多液或20-30克/升的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防治硫酸亚铁喷洒30分钟后及时用清水洗苗。连续阴雨天可适当增加喷洒次数,并揭除荫棚降低苗床湿度待幼苗根茎木质化程度增加后,每隔15天左右喷药1次防治。
虫害
主要害虫为小地老虎、粗绿彩丽金龟、蓝边矛丽金龟,小云斑鰓金龟等。主要防治方法为:①在成虫羽化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在苗圃地周围设置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进行诱杀;②在虫害发生的苗床,用30克/升甲拌磷颗粒剂、30克/升呋喃丹颗粒剂、50克/升涕灭威颗粒剂或25克/升甲基对硫鳞粉剂,用药量180-225千克/公顷,加40倍细砂土拌匀,开沟施药,施药以药剂充分施到苗木根部为原则覆土后灌水。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木材淡黄白色,较轻软,纹理直,结构稍粗,比重0.45。可供建筑、电杆、土木工程、器具、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可作分布区内的造林树种。
科研价值:大果青扦系秦岭特有种,因破坏严重,残存林木极少,其种鳞宽大,极为特殊,对研究植物区系、云杉属分类和保护物种均有科学意义。
生态价值:在分布区内也是很 好的园林绿化、荒山造林和森林更新的树种。
观赏价值:树形整齐,树冠塔形,针叶碧绿,球果硕大,是很好的观赏树种。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21年,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Ⅱ级。
2021年,列入《中国裸子植物红色名录》——近危(NT)。
2013年,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近危(NT)。
2013年,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近危(NT)。
2004年,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植物部分)——近危(NT)。
1991年,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近危(NT)。
物种现状
由于大果青杆材质好,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加之大果青杆结果周期长,种子空粒多,完整种子少,种子产量小,传播范围小,土壤种子库存量少,发芽率低不利于幼苗转化,其生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
2004年8月,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湖北野生植物保护站在保康县海拔1320米的歇马镇施家沟村发现了约1000多亩5000余株的大果青扦群落。
保护措施
在有大果青扦的自然保护区和林场内,应注意保护,积极繁殖。其它产区也应加强管护,禁止采伐,促进母树结实和天然更新,并积极开展育苗、造林,扩大分布范围。
参考资料
大果青杄.中国自然标本馆.
大果青杄 Picea neoveitchii.|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9 15:02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