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镇,隶属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地处
青岛市西部,东与
藏南镇、
张家楼街道相邻,南靠
大场镇,北接
六汪镇,行政区域面积21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大村镇户籍人口为61553人。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8月,属藏马县龙马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龙马区改称第五区。
1955年,复称龙马区。
1956年3月,藏马县并入胶南县,仍称龙马区。
1958年3月,撤龙马区,分为大村、张戈庄2乡;同年9月,2乡合并成立前进公社,后改称大村公社。
1984年3月,改为大村镇。
2001年1月,市美乡所辖18村划归大村镇。
2012年6月,胶南市撤销理务关镇,其行政区域并入大村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大村镇辖大村中、大村前、大村河北、西北龙古、前龙古、东龙古、西北河崖、李家河崖、桑行、桃山、林子、刘家河崖、双庙、丁家洼、田庄、胡家沟、黄岭、孟家村、蔡家沟、封家小庄、龙古前、岭南庄、宋家村、庙子山、大桥、新村、横山后、后村、中村、李家、下藏马一、下藏马二、下藏马三、广家庄、管家、重罗山、韩家庄、姜家庄、西陈家、徐家庄、河外、大尧、南家村、河东崖、孟家官庄、红草岭、小石岭、大石岭、西南庄、前尧、双墩、草场、李家埠、西白马河、东白马河、新乡村、丁石桥、前茂甲庄、后茂甲庄、小白马河、塔山坡、龙潭、上藏马、市美、赵家前布、王家前布、胡家前布、西茶沟、小河西、皂户、北村、耿家沟、大河西、小泊、院前、后尹家沟、东茶沟、西北砚瓦、西砚瓦、东砚瓦、前尹家沟、斜屋82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大村镇辖20个行政村:丁家大村、理务关村、市美村、浓香山村、砚瓦村、龙潭村、双庙村、上藏马村、龙古村、龙马村、白马河村、西南庄村、茂甲村、韩家庄村、封家小庄村、前王村、红旗村、官家荣村、西十字路村、东十字路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村镇地处
青岛市西部,东与
藏南镇、
张家楼街道相邻,南靠
大场镇,北接
六汪镇,行政区域面积21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村镇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境内有藏马山、老桃山、重罗山、天台山、石楼山和龙古山等,山峦绵延起伏,沟壑纵横。
气候
大村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1月平均气温-0.4℃,8月平均气温25.3℃;年日照时数2640.7小时,无霜期231天,年平均降水量766.7毫米。
水文
大村镇镇内白马河发源于诸城市鲁山东麓,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全境,形成两岸河谷平原。
自然资源
大村镇境内主要矿产资源有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河沙等。山区有丰富的药材资源,主要有丹参、柴胡、桔梗等。有林地41590.1亩。水域用地12306.3亩。淡水资源存量约为8500万平方米。
2011年末,大村镇有耕地面积8.6万亩。
人口
2011年末,大村镇总人口6.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1万人,城镇化率16.0%。另有流动人口456人。总人口中,男性29617人,占47.01%;女性33383人,占52.9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占99.95%;有少数民族32人,占0.05%。2011年,人口出生率8.3‰,人口死亡率9.5‰,人口自然增长率-1.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12人。
2017年末,大村镇常住人口为56151人。
截至2020年末,大村镇户籍人口为6155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大村镇完成财政总收入2863万元,实现工商税收7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47元。
2020年,大村镇有工业企业54个,其中规模以上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3个。
农业
2011年,大村镇有60多个村6000多农户发展食用菌,食用菌总量达到6000多万棒,主要有香菇、黑木耳、猴头菇等20多个食用菌品种,培植占地面积15亩以上的示范基地25个。养殖小区100余个,培植养猪、养鸡、养兔等各类专业村50多个。茶园面积5000多亩,发展茶厂7处;蔬菜大棚100多个。专业合作社15家。
工业
大村镇以机械制造、造纸、服装加工、建安建材为主。2011年,工业企业5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家,实现年产值近8亿元,利税达1500多万元。
商业
2011年末,大村镇有商业网点10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大村镇有大村镇中心中学、大村镇中心小学、藏马小学、西南庄小学、茂甲小学、荣美希望小学。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大村镇有农民书画协会1个,丁耀亢暨龙马文化学会1个,文化大院68个,农家书屋51个。
2011年末,大村镇有学校体育场2个。9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
医疗卫生
2011年,大村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以上。
社会保障
2011年,大村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35户,人数1021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户,人数36人;农村五保户90户94人,其中敬老院集中供养55人,村分散供养39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大村镇有邮政局1个。电信企业2家;电话普及率96%,移动电话用户3.5万户,互联网用户0.9万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大村镇有供水站1座,年供水约10万立方米。
2011年末,大村镇有供电站、变电站各1座,日供电能力9.58万千瓦时。
2011年末,大村镇有绿化面积3.8万平方米。
交通运
大村镇有输桃大公路、于泊公路贯穿全境。2011年末,镇区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25班次,日均客运量1000余人次。
历史文化
大村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大村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