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缉说
元朝王申子作品
《大易缉说》,作者王申子,成书于元朝。版本有《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元王申子撰。申子字巽卿,邛州(今四川邛崃县)人,据此书卷首载田泽《刊书始末》云,王氏曾于皇庆二年(1313)行省札付充武昌路南阳书院山长,称其曾居慈州天门山,历三十年始成《春秋类传》及此书。王氏说《易》,力主数学,而持论却与前儒诅异。大旨以河图配先天卦,以洛书配后天卦,而对于陈抟邵雍程颐、朱熹之说则一概辨其有误,于古来说《易》七百余家中,仅取六家,一为河图、洛书,二为伏羲,三为文王,四为周公,五为孔子,六为周敦颐太极图。虽然如此,但在书中却末贯彻始终,仅前二卷围绕图书进行阐述,三卷以后诠解经文,仍以辞变象占、比应乘承为说,而绝不生义于河图、洛书等。在其说解中,上、下经最为详细,系辞稍略,说卦、杂卦尤其简略,序卦一传则排斥非孔子之言,仅录其文而诠释。指出《周易》一书中凡错简、脱简及舛误之处为二十四,但仅注明某某当为某某,而不改经文,颇具郑氏注书之遗意。另外,时人有玉井杨氏,曾受学于朱熹门人之下,著书二卷,名为《易说》,对王氏观点提出反驳,王氏为其一一答辩之辞亦尽录于书中,大意为世间万物不出于奇偶,故图书之学,纵横反覆,皆可以通,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耳。王氏此书,特别是卷三以后,说解平正切实,多有发明,为前儒所不及。《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其说解既然绝大部分不以图书立义,就不必绘图作解,徒费笔墨,认为阅读此书,“取其诂经之语,而置其经外之旁文可也”。有《四库全书》本传世。 “扶阳柳阴”之说,详加论说,以为阴阳之中,皆有过不及,皆有中正和平;德有美凶,品皆有邪正,非“阳”一定是君子,“阴”一定是小人,阳、阴中皆有君子、小人;“阳”为美德则刚健,为凶德则暴戾,“阴”为美德则柔顺,为凶德则奸□;阴、阳之君子俱当褒扬,小人俱应贬抑。阴、阳二者,一理一气,调济刚柔损益过不及,务如天地运化均平之时;此四圣人前民之用,赞化之心,而《易》所以作。其说甚辨,然观于乾、坤之娠、复之初爻,实未审详,可为异论。
有《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参考资料
大易缉说.曲阜师范大学博物馆-孔儒文献.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9 20:30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