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易·乾》:“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李鼎祚 集解引 侯果 曰:“大明,日也。”
明 施耐庵《
水浒》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却早
天色大明。众人上山来;
《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江山吟》:“江山自古属人民,得民得国失民覆。逸鹿本从竞中得,得人谁欲复失鹿。大人但听唱《大明》,大人可听吟《硕鼠》。金瓯未见补残缺,残缺不补妨大部。今人轻评剩勇诗,当时统海尚无术。”
《大明》,《
诗经·大雅》第二篇。为
先秦时代的诗歌。这是一首叙述周朝开国历史的史诗,历述周祖之德,突出歌颂了周武王在牧野打败商纣王的胜利。《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1368年明太祖
朱元璋在南京
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
顺天府,而应天府改称为南京。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
朱明。
明朝前期
综合国力强盛,经过几个
盛世,国力达到全盛,疆域辽阔。中后期由于与
政治腐败导致国力下降。1644年,
李自成攻入北京,
明毅宗朱由检于
煤山自缢殉国,明亡。随后,满清入主中原,1662年永历帝
朱由榔被杀,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
明郑结束。
明朝初年,明太祖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北伐中原,最终推翻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并逐步恢复国力,史称
洪武之治。经过洪武之治 ,国力迅速成长。明太祖的继承人
明惠帝在位时进行
削藩,史称“
建文削藩”,
北平的燕王
朱棣发动
靖难之役并取得成功,1402年朱棣
改元永乐并于1421年迁都北京。
明成祖时曾五次北进
蒙古,并南征安南,令
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致万邦来朝,史称永乐盛世。其后在
明仁宗和
明宣宗的治理下,大明国力达到顶峰,史称
仁宣之治。
明英宗在位初期,朝中有“
三杨”杨溥、
杨士奇、杨荣主持政局,“海内清平’。
1449年发生了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
瓦剌俘虏,国家一度出现危机。但在
明代宗与大臣
于谦等人组织下,进行了
京师保卫战,最终击退强敌,解除国家危机。
明孝宗统治时期,君臣同心协力,国家呈现中兴气象,史称
弘治中兴。
明武宗沉溺游乐,最终使明孝宗一脉绝嗣。
明世宗即位后,引发
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总揽朝纲。明世宗中后期,东南沿海任用
胡宗宪、
俞大猷等将领,平定
倭患。
从
正德、
嘉靖朝开始明朝逐渐中衰,社会矛盾萌发,并面临蒙古、倭寇两大外患。
明穆宗时期陆上与蒙古
俺答部达成和议,史称
俺答封贡;海上开放民间贸易,史称
隆庆开关;因为这两项伟大措施,明朝又重现中兴气象,史称
隆庆新政。明神宗
万历朝初期经过
张居正改革曾一度中兴。明神宗中期,完成
万历三大征,平定内乱,粉碎
丰臣秀吉攻占
朝鲜王朝的梦想。然而因
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同时
东林党争也带来明朝末期政治的混乱,史称
万历怠政。
明熹宗时,
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加快了明朝灭亡的进程。至
崇祯帝在位时期,
后金军队突破长城,五入关内烧杀抢掠。又遇连年灾荒疫疾,民不聊生,各地爆发民变。1644年,
李自成的
大顺军队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明朝的统治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