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
汉语成语
大手笔(dà shǒu bǐ),是汉语的一则成语,语出唐·房玄龄等《晋书·王珣传》。
成语出处
“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諡议,皆珣所草。”(唐·房玄龄等《晋书·王珣传》)
后人从这则典故中剪裁“大手笔”作为一则成语。
成语故事
王珣是东晋名相王导的孙子。他年轻有为,才思敏捷,胆量过人能写一手好文章。因此,他在二十岁那年,就被大司马桓温聘为主簿。有一次,桓温为了试试王珦的胆量,在大司马府议事的时候,故意骑着一匹马直冲堂上。其他的幕僚见了,有的吓得浑身瑟瑟发抖,有的干脆钻到桌子底下躲起来,只有王珣端坐不动,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桓温勒住马,环视了一下堂上的情况,感叹地说:“王珣能面对奔马,处变不惊,将来一定能大有作为!”又有一次,桓温为了试试王珣的才学,趁王珣不注意的时候,在议事时悄悄拿走了王珣的发言稿。王珣想发言时,发觉稿子没了,但他点也不在意,仍旧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桓温见了,不由从内心里感到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考察,桓温对自己所聘的这位年轻主簿十分信赖。桓温带兵出征的时候,便把军中往来文书等事务全部委托给王珣,军中的文武官员对王珣也十分敬重。由于王珣确实很有才能,再加上受到桓温的器重和赏识,王珣很快得到升迁,被任命为中军长史,封为东亭侯。不久以后,又被朝廷任命为给事黄门侍郎。
公元396年秋天的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送给他一支比普通毛笔大几十倍的大笔。醒来后,他自言自语地说:“看来,朝廷中要发生什么大事,又有大手笔的事要我做了。”王珣的猜测没有错。当天上午,晋武帝死了,朝廷急忙召王珣入朝,让他起草讣告、哀策、谥议等各种文件。王珣以自己卓越的才华,在极短的时间里,挥笔立就,体现了“大手笔”的风范。后来,“大手笔”成为一则三字成语
成语寓意
大手笔是一种大规划的成功。做大文章需要大手笔。大手笔需要大气魄,但仅有大气魄,没有宽广的视野,没有对实现目标的形势、背景、路径等的清醒认识,就可能陷于盲目、偏离方向,热闹一阵,无功而返,甚至适得其反。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大手笔用来形容著名的作家或名家的作品,又引申为一种大规划的成功。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宾语等。
运用示例
唐·姚思廉陈书·徐陵传》:“世祖、高宗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
唐·白居易冯宿除兵部郎中知制诰制》:“吾闻武德暨开元中,颜师古、陈叔达、苏頲称大手笔。”
唐·李商隐韩碑》:“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宋·王禹偁寄献鄜州行军司马宋侍郎》:“国朝大手笔,日夕期鼎鼐。胸中泰山云,舒卷何霮䨴。”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苏颋传》:“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燕、许大手笔。”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6 08:04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