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庭是汉语词汇,拼音dà tíng,意思是指朝廷;借指民风淳朴之世。
解释
大庭,亦作“大廷”。古代朝廷的外廷,在
雉门外,库门内。
指朝廷。
借指民风淳朴之世。
出处
《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朱右曾校释:“庭当作廷。大廷,外朝之廷,在库门内雉门外。”
《韩非子·解老》:“故议於大庭而后言则立,权议之士知之矣。”
宋·洪迈《夷坚支志景·馀干县楼牌》:“是时赵子直家居县市,赴省试,已而大廷唱名为第一。”
《东周列国志》第四回:“祭足曰:‘主公才智兼人,此事必非坐视,只因大庭耳目之地,不便泄露。子贵戚之卿也,若私叩之,必有定见。’”
章炳麟《代议然否论》:“故令贪夫盈於朝列,饕餮贡於大庭,犹曰美政文明,斯则戾矣。”
唐·杜甫《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退食吟大庭,何心记榛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