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镇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下辖镇
大庄镇,隶属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 地处甘谷县西北部,东与西坪镇接壤,南连八里湾镇和西坪镇,西与通渭县襄南镇为邻,北接秦安县王铺镇和定西市通渭县襄南镇,区域面积107.12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20375人。
历史沿革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设九泉里(今席家大庄村)。
民国五年(1916年),撤里设区,通渭县辖5区56村,设大庄村。
民国十八年(1929年),撤村设镇,通渭县辖6区25镇,设大庄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撤区制,通渭县辖14镇(乡),设大庄镇。
1949年11月,设大庄乡。
1950年秋,大庄乡和安远区划归甘谷县管辖。
1951年3月,大庄乡归安远区管辖。
1952年6月,大庄乡归西坪区管辖。
1952年12月,大庄乡拆分为大庄乡、傅家河乡、大滩子乡。
1953年12月,拆分后的大庄乡再次拆分为大庄乡、席家局乡。
1955年11月,傅家河乡并入大庄乡。
1956年8月,撤西坪区,大庄乡,席家局乡合并为大庄乡,归安远区管辖。
1957年6月,偏远地区新设西坪区,大庄乡归西坪区管辖。
1958年4月,撤区制,撤西坪区设西坪乡;大庄乡、城子乡、莲花台乡合并为大庄乡。
1958年9月,撤乡镇,设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大庄乡、西坪乡合并为大庄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58年12月,甘谷县、武山县、漳县三县合并,撤销甘谷县建制,大庄公社并入金山公社,设金山公社大庄管区。
1961年12月,恢复甘谷县建制,同时恢复大庄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建制。
1962年1月,成立大庄区工委,辖大庄、席家局、后川沟、燕珍、西坪五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6月增辖城子、马家河两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8年10月,撤大庄区工委,城子、席家局两个公社并入大庄公社,初步形成现大庄乡的格局。
1976年10月,大庄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更名为大庄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5月,大庄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大庄公社革命(管理)委员会。
1983年12月,改社为乡,恢复大庄乡人民政府建制。
2015年10月,撤大庄乡,设大庄镇。撤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体制,其行政区域不变,政府驻地不变。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大庄镇辖席家大庄、杨家坡、席家曲、小庄、王家河、朱权、付家河、苏家湾、碌晦滩、蔺家坪、松树岔、芦家湾、巩家山、魏家峡、城子、小河口、苍王山、席家沟18个行政村;下设10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大庄镇下辖1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大庄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庄镇位于甘谷县东北部,介于东经105°13'45‘’至105°25'01'',北纬34°55'67''至35°03'20''之间,东西长约11.25千米,南北宽约9.50千米,平均海拔1800米;地处甘谷县西北部,东与西坪镇接壤,南连八里湾镇和西坪镇,西与通渭县襄南镇为邻,北接秦安县王铺镇和定西市通渭县襄南镇,区域面积107.1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庄镇地处六盘山系余脉,属土石侵蚀的低山区,为第三系粘土岩形成的梁峁骨架,地势略显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境内最高点冒儿顶(原微波站)海拔2069米,由此向西南下降,到该镇最低点城子村,海拔1426.70米,相对高差642.30米。大庄镇部分地区山势缓,黄土覆盖表层,黄土层厚,山大沟深,梁昂起伏,沟整纵横,土地破碎,土质癖薄,植被稀少,侵蚀严重。
气候
大庄镇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9℃,年均降雨量46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约1765小时,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
水文
大庄镇属于散渡河流域,境内的河流属渭河支流的散渡河水系和葫芦河支流的西小河水系。
自然灾害
大庄镇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冰雹、山洪、滑坡、泥石流、热南风、低温、霜冻、雷击及各种病虫害。滑坡、泥石流、风灾、霜冻每年均有发生,雹灾平均5年3遇,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7年7月份,霜冻最严重时发生在1991年5月份及2010年5月份,2010年霜冻农作物严重受灾面积3500亩,直接经济损失304.9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288.90万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大庄镇土地面积107.12平方千米,约16万多亩,截至2019年,耕地面积6.5万亩,林地3.46万亩,果椒园面积3万余亩,荒地、梁捕、沟整、田坎、河流约2万亩。耕地面积中,粮田面积6.36万亩。
水资源
大庄镇水资源贫乏,可开采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很少,唯一过境的散渡河仅可供魏家峡、城子、小河口三村的群众提灌部分农田。其他小溪除雨季外基本处于断流状态。
人口
2011年末,大庄镇辖区总人口20620人。
2014年,大庄镇共有4358户,20707人,其中农业人口20125人,非农人口582人。2014年全镇全年出生人数213人,出生率11.01‰;死亡人数91人,死亡率4.7‰;自然增长人数122人,自然增长率6.31‰。
2017年,大庄镇常住人口16640人。
2018年,大庄镇户籍人口2037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大庄镇财政总收入221万元,比上年增长25%,人均财政收入107元,比上年增长7.8%。
农业
大庄镇有农业耕地面积6.5万亩,人均3.1亩;可利用草地面积2.5万亩,林地面积6.8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达7540万元,农业增加值2801.4万元,比上年增长0.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1443.4吨,人均555千克,其中小麦3041吨,玉米5919吨,马铃薯2234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蔬菜等。2011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8500亩,产量732吨,其中胡麻籽382吨,油菜子320吨;蔬菜种植面积2200亩,产量2000吨,主要品种有甜菜等。
大庄镇畜牧业以饲养马、牛、羊、生猪、鸡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089头,年末存栏635头;羊饲养量900只,年末存栏426只;牛饲养量930头;家禽饲养量2.5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99吨,其中猪肉35吨;禽蛋75吨,鲜奶19.8吨;畜牧业总产值83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1%。
截至2011年末,大庄镇造林面积1.2万亩,其中防护林576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9万株。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6454亩,产量3238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其中苹果2638吨,梨600吨。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98元。
商业
2011年末,大庄镇有商业网点43个,职工81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926.7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8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
2018年,大庄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金融
2011年末,大庄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10万元,比上年增长9%;各项贷款余额362万元,比上年增长11%。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00年12月,建成大庄乡广播站,2011年,大庄镇有广播喇叭20只,入户率0.5%,广播综合覆盖率100%;甘肃卫视、湖南卫视等60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数字电视用户891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2011年末,大庄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8个,各类图书室20个,建筑面积650平方米,藏书4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达23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2011年末,大庄镇有体育场地2处,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9.5%。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大庄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150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15所,在校生3144人,专任教师11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55人,专任教师4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840万元,比上年增长25%,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38%,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大庄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个,门诊部(所)7个;病床110张,固定资产总值12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0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12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万多人次。
2011年,大庄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4/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万人,参合率97%。
社会保障
2011年,大庄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户,人数13人,支出3.7万元,比上年增长1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61户,人数3116人,支出377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68人,支出40万元,比上年增长15%。
2011年,大庄镇自然灾害受灾人口50人,紧急转移安置2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30亩,倒塌房屋5间,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救灾支出29万元,比上年下降1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9.4万元,比上年增长15%;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6000人,参保率96%。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大庄镇有邮政局1个,投递网点5个;征订报纸、期刊0.9万份(册),业务收入32万元;有电信服务网点3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0.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4000户,电话普及率90.5%;移动电话用户90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52%;互联网用户212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65万元。
交通
大庄镇境内有县乡(镇)级公路3条,总长70千米;大庄客运站日均发送客车15辆,日客运量500人次,年货运吞吐量5万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5 08:4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