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汉语成语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是汉语成语,拼音dà qiǎo ruò zhuō dà biàn ruò nè ,出自先秦·李耳《老子》。
词语解释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dà qiǎo ruò zhuō dà biàn ruò nè )
若:似。拙:笨拙。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
解 释 :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 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出 处 先秦·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示 例 马南邨《燕山夜话·艺术的魅力》:“真正的大画家,却是~,独创新面貌。
近义词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反义词 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老子观点
老子美学观点。意为真正灵巧优美的东西应是不作修饰的。语自《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里老子以“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分析了巧与拙辩证关系。认为真正的巧不在于违背自然的规律去卖弄自己的聪明,而在于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在这种顺应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得到实现。
老子提出的“大巧若拙”虽本意不在审美,而在说明“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但它却恰恰说出了一切高度成功的艺术创作所具有的特征。任何杰出的艺术作品都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高度统一。在老子提出“大巧若拙”之后,巧拙的辩证关系问题逐渐成为中国美学经常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品出处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大巧若拙章
大巧若拙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参考资料
大巧若拙.在线成语词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6 15:15
目录
概述
词语解释
老子观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