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乡,隶属于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地处
常宁市西北部,东与新河镇毗邻,南与官岭镇接壤,西与
祁阳县黄泥塘镇交界,北与祁东县
河洲镇隔湘江相望。区域面积82.9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31668人。
历史沿革
1950年,属第十区。
1956年,设大堡乡。
1958年,属群英公社。
1961年,建立大堡公社。
1962年,属河洲区。
1995年5月,撤区并乡,将原大堡、麻洲、到湖3个乡合并设立大堡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大堡乡辖大堡居民委员会和省胜、排山、檀山、东风、新立、永安、宜冲、高岭、龙凤、麻洲、深水、乔木、三黄、复兴、桥头、元目、联丰、丰胜、永红、到湖、大堡、寨子坑、高竹、玉荷、石江口、培龙、枫林、枫树、双音等29个建制村,下设2个居民小组、33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大堡乡下辖1个社区和15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大堡村。
地理环境
大堡乡地处
常宁市西北部,东与新河镇毗邻,南与官岭镇接壤,西与
祁阳县黄泥塘镇交界,北与祁东县
河洲镇隔湘江相望。区域面积82.93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大堡乡辖区总人口32721人,其中城镇常驻人口1996人,城镇化率6.1%;总人口中,男性17492人,占53%;女性15229人,占47%;18岁以下7726人,占23.61%;18~35岁7681人,占23.47%;36~60岁12039人,占36.79%;60岁以上5275人,占16.12%。人口以汉族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长率5‰。
2017年末,大堡乡常住人口27678人。
截至2019年末,大堡乡户籍人口3166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大堡乡财政总收入58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435万元,其中完成国税15万元,地税60万元,矿产资源税31万元。
2019年,大堡乡有工业企业30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4个。
农业
大堡乡有耕地面积2.9万亩,人均0.89亩;林地面积4.9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2亿元。生产粮食18150吨,人均600千克,其中水稻16150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5000亩,总产量415吨,其中茶油产量240吨。生猪饲养量3.5万头,年末存栏0.8万头;家禽饲养量42.3万羽。渔业以山塘、水库养鱼为主,养殖水面150公顷,水产品总产量1900吨。
工业
大堡乡工业以冶炼、建筑材料为主,主要产品为铁、锰、锌和石灰、红砖、砂砾石等。2011年工业总产值2.2亿元。拥有工业企业25家,职工260人。
商业
2011年,大堡乡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亿元。共有商业网点475个,职工988人;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0.9亿元。
金融
2011年,大堡乡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2.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50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大堡乡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850人,专任教师20人;小学3所,在校学生1760人,专任教师92人;初中2所,在校学生765人,专任教师64人。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720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大堡乡有乡文化站1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处,文化专业户10户,文化艺术团体8个,农家书屋23家,图书5万册。
2011年末,大堡乡有2个村安装了农民体育健身器材。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大堡乡有乡级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31个;有床位20张;专业卫生人员46名,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11人,注册护士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6万人次。29个村的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大堡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户,人数21人,支出45360元,月人均18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78户,人数1338人,支出128万元,月人均80元;医疗救助5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50人次,共支出0.7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7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5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35张,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9人,支出22.1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91人,支出32.5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37万人,参保率9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大堡乡有邮政所1处。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9个,固定电话用户1120户,电话普及率20%;移动电话用户9800户,互联网用户350户。
交通
大堡乡境内有县道X082线,全长15千米;乡道2条,全长23千米;村道30条,全长75千米。2011年末境内有县内班车10趟,地际班车4趟。
历史文化
大堡乡因驻地有小溪汇入湘江之浦,得名“大浦”,后演变为大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