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
临沂市河东区汤河镇大坊坞,位于市区正东方向,距市中心20余公里,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距鲁国城邑祝邱古城遗址约6公里。
行政区划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汤河镇大坊坞,位于市区正东方向,距市中心20余公里,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距鲁国城邑祝邱古城遗址约6公里,是坊坞工作区(管理区)及坊坞小学驻地,坊坞工作区由六个行政村组成,其中有四个以坊坞为名的村子,分别是大坊坞、后坊坞、西北坊坞与西南坊坞,另外有后朱井寺、前朱井寺两村位于坊坞的西南方向。四坊坞均以诸葛氏族人为主,有五千之众。据当地诸葛氏族谱记载,坊坞诸葛氏乃诸葛亮嫡系后代传人。大坊坞规模、人口均为四坊坞之首,因位于南面也称前坊坞。
交通
大坊坞驻地交通发达,距省道日(照)枣(庄)公路S342与国家高速长(春)深(圳)公路G25相通枢纽及临沂东出口南约1公里,距国道G206公路6公里,西距河东区、东距莒南县城区各15公里,距日照市岚山港50公里。坐落于临沂第二大河——沭河西滨,南与曲坊接壤,北与后坊坞相连,西与前朱井司、后朱井司、西南坊坞及西北坊坞相邻……该村现有380余户、2千余人,可耕地600余亩,滩涂600余亩,总占地1400余亩。村落占地近百万平方米,有房屋800余栋、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临沂、莒南县、临沭三市县交界处。
物产
因地理位置于临(沂)郯(城)兰(陵)小平原东部边沿,局部为沭河冲积平原,大坊坞土地肥沃、油沙质土壤,灌溉条件优越,旱涝保收,为稳产高产田。素以农业为主,原本种植小麦、
玉米、
花生、大豆、水稻等
粮食作物,农业学大寨期间,曾为临沂地区最早达到年亩产及单季亩产过千斤的大队。现主要以种植
经济作物为主,因家庭手工柳编业普及多种植柳条,近年苗木花卉种植培育渐多,粮食作物主要用于自给消费。工艺柳编与苗木培植业形成季节互补,已成为全村两大支柱产业,平均为每位村民带来五千元的年收入。进入21世纪,在主河道处修筑一条200余米长的橡胶坝,形成南北长5千米的湖面与湿地,仅水面近千亩。
历史
汤河镇具有深厚历史积淀,附近村落、居民之传承与兴衰均与祝邱古城有着历史渊源。据史料记载,春秋鲁国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在此置祝邱邑,至秦朝实行郡县制设即邱县,再至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撤即邱县并入临沂县,前后1300年间此地均为县级以上官府治所。即邱县自隋代并入临沂县、治所迁入今临沂城后几经战火,城垣倒塌,故城消失,渐成废墟,明洪武年间在旧城遗址附近建四故县村。《临沂县志·古迹》中记载:“(祝邱城遗址)东距沭水十余里,西北距诸葛城三十里”。当今的坊坞座落于沭之滨,与故县祝邱遗址的距离为十余里,说明沭河仍在记载当时的位置上,没有发生改道。而此处所指“诸葛城”,为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诸葛城村处故城,位于临沂城北沂河西滨,西南距今白沙埠镇驻地十余里。据史料记载“诸葛城”为鲁国隐公七年(公元前716年)所建中邱城,古城遗址尚存,有残碑及银杏树等物。《沂州府志·古迹》记载:“诸葛城,亦名中邱城,在县东北三十里。”《后汉志》所载琅琊临沂县有中邱亭,即此地也。后因诸葛亮移居于此而易名,诸葛城内原有“武侯祠”,碑文记载诸葛家族来此“避兵”等事,惜毁于“文革”。
古代
相传坊坞村始建于秦汉时期,因被封为“武阳侯”的汉将樊哙的母亲曾在此地居住,取名“樊母村”。清同治年间因故易名,依北部有土丘如船坞而取名坊坞。也有传说因为坐落于沭河干道,旧时河水流量大,存在航运业,便有修造船只的作坊与船坞,故名之坊坞。
据村里老人回忆:大坊坞旧时村子地势低洼,南、西、北三个方向都有汪塘及壕沟,东面有沭河,形成四面环水的格局。为防水患,村四周依地势以三合土夯筑起2米多宽、3米多高的围墙,墙上用青砖砌起大半人高的女儿墙,为便于瞭望,相隔不远建瞭望口。围墙成近似直角梯形,东墙紧贴河堤成东北—西南方向,其余三面墙经纬方向,南墙最短。西墙开有前后两门,北墙开一北门,三门均建有门楼,均有以砖镌刻“诸葛砦”三个大字嵌于门楼中央,门宽近丈,挺气派,是名符其实的土寨。围墙外壕沟汪塘相连,沟内长年存水,兼有防洪与防御的功能。相传村中主要建筑多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植有四棵国槐,胸径均在1.5米以上,最大的超过2米,树洞中可容纳五六名儿童玩耍。至解放初期,虽有五六百年之久,但枝叶依然茂盛,春天人们收获槐米(花),秋天收获槐子。孩子们用槐子制作“槐儿荡”玩,就是将槐子砸碎塑成球形,中间放入布条,晾干后用作甩具。还有将槐子豆制成咸菜食用的,入口有嚼劲,味道也很别致,但是一般人不会做。村中央有一水井,井旁有两棵大皂角村,妇女们摘来洗衣,很管事,既环保又省钱。1920—1930年代,在寨门两侧修有炮台,铁铸大炮置于其上,在当时是远近闻名的。1943年日本侵略者攻村时,围墙、壕沟、大炮发挥了很好的防御作用,打死打伤多名日本鬼子,直到耗尽火药方被攻克。民兵队长诸葛福臣带领全体队员,组织、掩护村民撤往河滩芦苇荡内隐蔽。诸葛福臣在指挥分散撤退时,为了掩护大家、吸引敌人,自己故意藏在方便暴露的位置,择机暴露自己,将数十名鬼子吸引到自己身边,本想用仅有的手榴弹炸死鬼子再隐蔽撤退。可是这仅有的手榴弹竟是不能爆炸的哑弹,诸葛福臣不幸被鬼子俘虏并残忍杀害。那时的河道内都是湿地,全是芦苇荡、灌木丛、泥潭、水坑,还有很多藤蔓植物缠绕其中,狼豺狸豹蔽于深处,鬼子在里面折腾了半天,没有发现村民的踪影,放了些空枪撤了,乡亲们含泪就地掩埋了英雄。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民兵队长诸葛福臣为革命烈士,遗骨移葬于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祭拜,乡亲们每年都前往扫墓。
村中原来建有武侯祠,供奉诸葛亮等先祖。祠堂规模不大,房屋五间,前檐出廊,筒瓦龙脊,两端屋山及屋脊上缀有蛤蟆、狗子,屋脊中间有铁叉兽(封神榜中被封为神上神的姜子牙之子手持铁叉坐于神兽麒麟之上),其他鸟兽饰物分列屋顶两端,脊顶饰有龙头。丹漆朱门,祠堂正中塑有诸葛亮坐像,羽扇纶巾。仰面观之,庄严肃穆;近观视之,和蔼可亲;行礼跪拜,心悦诚服。塑像前有木制平台,众先祖灵位分列其上。祠院独立,青砖墙裙,院内青松指檐,幽静素雅。门前两棵白果树,粗可合抱,见证了祠堂久远。每年清明定为祭司日,仪式相当隆重,祭品多为整猪、整羊、鸡、点心及干果水果。祭司开始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香烟缭绕。鼓炮响罢,行三拜九叩大礼,接着由族长和有文化的族人领颂诸葛亮之《戒子书》,是日四坊坞与周边近乡及莒南、郯城县市甚至江苏等地的诸葛氏族人云集于此,场面相当庄严隆重。
近代
村中原有两座庙宇,一座是樊哙庙,建于明崇祯年间。樊哙庙建在约1800平方米的半岛上,三面环水,建筑精巧,庙基为一米高的平台,面阔三间,大殿前面出廊,前檐柱为雕花八棱石柱,莲花覆盖柱础,室内梁架皆有彩绘,筒瓦覆顶,脊置六兽,檐头和排山勾滴,有虎头盘龙等缀饰。大殿内壁及殿前檐下廊壁皆有壁画,题材多为《鸿门宴》故事,另有花鸟虫鱼,皆生动精美,活灵活现,正殿西头建有较矮瓦房两间,为看庙人住所。另一座是观音庙,香火一直旺盛不衰。信佛的人们每逢初一十五都来烧香磕头,家中有重要事情都要前来祈求保佑顺利,儿女新婚父母祭拜求子。
在坊坞周边,关于樊哙的历史印记厚重。不仅坊坞曾叫樊母村、村内建有樊哙庙,而在沭河东岸与坊坞隔河相望、距离不足10里的莒南县板泉镇现有五个以“武阳”为名的村,武阳街、李家武阳、唐家武阳及前后王家武阳,这些武阳村西面原有一座 “武阳寺”,据老人回忆寺内陈列着屠狗的器具,说明武阳寺当为武阳侯寺,也就是樊哙寺(樊哙封号武阳侯)。这里的“武阳”与樊哙(武阳侯)显然存有内在的联系。另外,当地流传着关于樊哙的一个俚语,十里八乡很响:“樊哙杀狗,王妈妈造罪(作孽)。”意思是说樊哙杀狗,王妈妈作孽。佛教有不杀生的教义,杀生就是(造罪),是要遭报应的,来世要受苦受难。原来,樊哙买来狗并不是马上杀死,而是拴在柱子上养着,但狗总是哀嚎乱叫,邻居王妈妈嫌烦,就说:樊哙,赶紧把狗杀了吧,别让它天天乱叫了。所以,樊哙杀狗都是王妈妈教唆的,所以王妈妈在造罪。历史上樊哙是否真的在此居住、营生,缺少明确的史料支持。但是这些传说与印记具有相当的客观性,而樊哙的家乡小沛(江苏沛县)离临沂不过百余千米,两地间无高山峻岭阻隔,古代徒步行走不几日便往。因此,传说樊母在此居住也是相当可信的。
樊哙庙前有一大汪,称为庙汪,后来庙被当作“牛鬼蛇神”拆掉,殡葬制度改革初期,在汪西北角上建了一座骨灰堂,后又废弃。汪西南方向原有一土地庙,也于“文革”时期遭拆。1970年代兴起联办中学时,在此建起了联中,后改建成工厂,但村民办丧事还是到此处旧址祭拜。
村中寺庙、祠堂及围墙、古树直到解放初期都有较好的保存,后来开展的诸如打倒牛鬼蛇神、破旧立新等运动才渐渐被毁坏。但破坏力最强的还不是政治运动,而是农村住宅的排房改造,造成这些古迹被彻底清理,连里地基墙土都清理得干干净净了,表面上一丝印迹也没有了。破坏了这些古迹,中断了乡村文化脉络与传承,失去了原有的乡土文化、姓氏文化特点,实在令人惋惜。
文化
在坊坞周边,关于樊哙的历史印记厚重。
传说与印记
不仅坊坞曾叫樊母村、村内建有樊哙庙,而在沭河东岸与坊坞隔河相望、距离不足10里的莒南县板泉镇现有五个以“武阳”为名的村,武阳街、李家武阳、唐家武阳及前后王家武阳,这些武阳村西面原有一座 “武阳寺”,据老人回忆寺内陈列着屠狗的器具,说明武阳寺当为武阳侯寺,也就是樊哙寺(樊哙封号武阳侯)。这里的“武阳”与樊哙(武阳侯)显然存有内在的联系。另外,当地流传着关于樊哙的一个俚语,十里八乡很响:“樊哙杀狗,王妈妈造罪(作孽)。”意思是说樊哙杀狗,王妈妈作孽。佛教有不杀生的教义,杀生就是(造罪),是要遭报应的,来世要受苦受难。原来,樊哙买来狗并不是马上杀死,而是拴在柱子上养着,但狗总是哀嚎乱叫,邻居王妈妈嫌烦,就说:樊哙,赶紧把狗杀了吧,别让它天天乱叫了。所以,樊哙杀狗都是王妈妈教唆的,所以王妈妈在造罪。历史上樊哙是否真的在此居住、营生,缺少明确的史料支持。但是这些传说与印记具有相当的客观性,而樊哙的家乡小沛(江苏沛县)离临沂不过百余千米,两地间无高山峻岭阻隔,古代徒步行走不几日便往。因此,传说樊母在此居住也是相当可信的。
遗迹遗址
有中共临沂市河东区委、河东区人民政府设置革命遗址《坊坞伏击战遗址纪念碑》一座,背书简介:1941年4月14日,八路军115师教导二旅第四团一部在大坊坞村袭击向滨海区抗日根据地侵犹的伪军陈世昌部300多人;4月25日,与国民抗敌自卫军互相配合,伏击在大坊坞村一带抢掠的日伪军200余人,毙伤敌数十人。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