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寺塔
赣州佛塔之一
大圣寺塔,又称大塔,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水北桥东南角圣塔广场内,占地面积90平方米,始建于孙吴赤乌八年(245年),重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史称“凌霄绝顶,通省无以伦比”,为江南现存最高宋塔,被称为“江南第一塔”。
历史沿革
孙吴赤乌八年(245年),始建宝塔于此。
唐贞观年间(627年—649年),重修宝塔,更名为延福寺塔。
唐末,延福寺塔毁于战火。
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县民在原址上重建延福寺塔。
明代,延福寺塔更名为祝圣寺塔。
清末,祝圣寺塔更名为大圣寺塔。
1953年,国家文物局对大圣寺塔进行了考察。
1954年,国家文物局再次对大圣寺塔进行了考察。
1955年,信丰县人民政府对大圣寺塔一、二层进行了维修。
1983年至1990年,信丰县博物馆实施大圣寺塔全面修复工程,省文化厅拨专款76万元,县财政拨专款10万元,主要修复塔体、九层飞檐、九层平座栏杆,安装华拱、斗拱,塔每层的真门、假门,塔堂内楼面和藻井绘画,吊装了塔刹。
2004年9月26日,信丰县党政联席会议决定重修大圣寺塔。信丰县财政拨款900万元,向开发商收回大圣寺塔周边1.2万平方米土地,用于建设塔下广场、博物馆和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历时300多天,于2005年11月18日前,清除了大圣寺塔周边一米多高的厚土,修建了由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按宋代营造法式设计的大檐廊(塔裙),安装了18盏聚光灯,修建了人工河及银桥玉栏,广场地面实行青砖铺地。
2009年至2011年,信丰县任命政府拨款10多万元对大圣寺塔霉烂梁、柱进行了更换。
201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263万元,对大圣寺塔进行全面保护修缮。
建筑格局
大圣寺塔占地面积90平方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九级六面,为穿壁绕平座的楼阁式砖塔。塔堂有明暗层之分,共18层,高66.45米。底层外墙每面宽5.9米、厚3.65米,内空对角距3米。三面有真门,与其相间的三面隐出假门,门上有平座及腰檐。底层檐脊上为第二层平座,平座用棱角牙子三层构成。各层正中为壶门,塔顶为生铁铸成的半圆形护拱覆盖,塔身全用青砖砌成,黄泥勾缝。
文物遗存
铭文砖
木雕像
1953年、1954年先后发现两尊木雕像,第一尊并有铜钱两枚,一为“开元”,二为“大观”。第二尊像上有铭文云:“朱叶民及妻来大圣寺,在塔上充供养,乙丑岁十一月日题。”
历史文化
传说轶事
传说,古时候的信丰连年水灾,瘟疫盛行,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有一个善良的神仙就在此建造了一座用于驱瘟镇邪的塔,此塔是在一个晚上就建造起来的,后因听到鸡叫五更,天快亮了,神仙要走了,但来不及做塔顶,就只好用一个锅盖住,直到1989年之后才有塔顶。自从建造了这座塔以后,信丰人民的生活一改前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信物丰,该县也改名为信丰。
史料索引
明《赣州府志》载:“宝塔寺初为延福寺,今更名祝圣寺,在县治北孝义坊,中为大雄宝殿,殿后宝塔相传吴大帝赤乌年造。”
清《康熙信丰县志》载:“ 殿后石塔,高九层,其始建岁月无考,相传砖上刻有字可识曰杨贯重修,又或有赤乌年号,今更名为祝圣寺,凡朝贺拜。”
文物价值
大圣寺塔被誉为江南第一宋塔,是信丰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蕴涵着佛教文化、客家文化和民间文化。圣塔广场又是信丰对外接待的重要窗口,发掘和提炼古塔文化成为信丰文化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物保护
1957年,大圣寺塔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包含大圣寺塔在内的赣州佛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大圣寺塔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水北桥东南角圣塔广场内。
开放时间
08:00—23:00
交通信息
信丰县内乘公交1路、3路、9路至下西门站下车,即可到达大圣寺塔。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3 18:5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