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吏
汉语词语
大吏,读音dà lì,汉语词语,意思为大臣;大官,出自《孙子·地形》。
释义1
大臣;大官。
《韩非子·难一》:“故行之而法者,虽巷伯信乎卿相;行之而非法者,虽大吏诎乎民萌。”
《史记·秦始皇本纪》:“羣臣諫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
《史记·酷吏列传》:“汤至於大吏,内行脩也。”
宋 苏洵 《上皇帝书》:“惟其大吏无所属,而莫为之长也,则课之所宜加。何者?其位尊,故课一人而其下皆可以整齐。”
明 王铎《
兵部尚书
节寰袁公(袁可立)夫人宋氏行状》:“夫人以书戒之,曰:‘利之陷人也贪,且反义事勉之,宁自吾,吾不厚是图,以为诸大吏笑足矣’。”
《明史·海瑞传》:“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
释义2
称独当一面的地方官。
清
薛福成
《
庸盦笔记
·骆文忠公遗爱》:“ 骆公 督 四川 ,凡 滇 、 黔 、 陕 、 甘 等省大吏之黜陟,及一切大政,朝廷必以諮之。”
清
李宝嘉
《
官场现形记
》第22回:“如今半年之间,已做到封疆大吏,自然是
感激
天恩,力图报称。”
释义3
指部将。
《孙子·地形》:“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懟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
出处
《孙子·地形》:“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
曹操
注:“大吏,小将也。”
参考资料
大吏
.汉典.
大吏
.百度汉语.
封疆大吏 (封畺大吏)的意思 - 成语大全 - 千篇国学
.千篇国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6 13:51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释义1
释义2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