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集宁战役是中国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的一场战役,是集宁战役三次大规模战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46年7月至9月间,晋察冀军区和晋绥野战军部队,在山西省大同和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一部)集宁地区对国军傅作义部的攻城打援作战。
1946年1月,国共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后,国民党军仍加紧向解放区进攻。在华北,国民党军对晋察冀解放区首府张家口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大同位于张家口以西,是晋北的战略要地,驻有国民党军第2战区暂编第38师和第12战区东北挺进军骑兵第5、第6师,连同保安团队共约1.9万人。
为改变张家口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巩固解放区,晋察冀军区和晋绥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联合组成大同前线指挥部,由晋绥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任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罗瑞卿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晋察冀军区、晋绥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共9个旅30个团的兵力,夺取大同。其中以5个旅和地方武装一部攻城,以4个旅和地方武装一部于绥远省(今内蒙古中部)集宁(今乌兰察布)附近的卓资山、土城子、商都、凉城地区担任打援。
1946年7月31日,部队开始外围作战。至8月4日,攻占大同周围大部分据点,歼灭国民党守军2000余人。14日开始攻城,至9月4日,攻占北关、西关车站和部分城关街区。此时,原属第2战区所辖的大同改归第12战区管辖,第12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集中第35军3个师、暂编第3军2个师和4个骑兵纵队(师)共3万余人,自归绥(今呼和浩特)分3路向集宁进犯,企图夺取集宁,南援大同。
根据敌情变化,大同前线指挥部决定采取“先打援,后攻城”的方针,以3个旅和部分地方武装围困和监视大同国民党军,增调晋察冀军区第1、第2纵队3个旅参战,集中25个团4万余人的兵力于集宁地区,迎击国民党军援军。9月5日,国民党援军攻占集宁以西卓资山,10日,新编第31师、暂编第11、第17师在空军配合下从西、北2个方向进攻集宁。晋察冀军区部队和晋绥野战军实施反击,迫其就地转入固守。11日下午,向退守卧龙山、脑包山之敌发起攻击,歼灭暂编第11师大部、第17师一部共5000余人。12日,第12战区第101师来援。大同前线指挥部令主力西进阻援。第12战区新编第32师、新编骑兵第4师等部尾随第101师续援,并于13日拂晓全力进攻集宁城。晋察冀军区部队和晋绥野战军鉴于战役形势对己不利,遂于当晚撤出集宁,16日撤围大同。
此役历时1个半月,共歼国民党军1.2万余人,但未能达到攻城、打援的预期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汇编)